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木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木蕨

中文學名:烏木蕨

拉丁學名:Blechnidium melanopus (Hook.) Moore

界:植物界

門:蕨類植物門

亞 門:真蕨亞門

綱:薄囊蕨綱

目:水龍骨目

科:烏毛蕨科

屬:烏木蕨屬

烏木蕨植株高30-50厘米。根狀莖細長橫走,粗約3毫米,黑褐色,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約5毫米,先端長漸尖或為纖維狀, 邊緣近全緣,褐棕色,有光澤,膜質。 [1]

烏木蕨形態特徵

植株高30-50厘米。根狀莖細長橫走,粗約3毫米,黑褐色,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約5毫米,先端長漸尖或為纖維狀, 邊緣近全緣,褐棕色,有光澤,膜質。葉疏生至近生,葉柄細長,長12-26厘米,粗約1毫米,棕色至暗褐色,基部密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向上光滑,上面具淺縱溝;葉片披針形至闊披針形,長15-25厘米,寬3-7厘米,先端漸尖,向基部變狹,一回深羽裂;羽片15-26 對,互生,平展或斜展,彼此接近或略疏離,下部羽片向基部逐漸縮小,下部2-3對縮小為圓耳形,長僅4-12毫米,中部羽片最大,披針 形或闊披針形,往往呈鐮刀狀,長1.5-4.7厘米,基部寬5-10毫米,短漸尖頭或急尖頭,邊緣全緣,干後內卷。葉脈不明顯,沿主脈兩側 各有1-3行六角形網眼,網眼外的小脈通常分離,單一或二叉,直達葉邊(網眼外的小脈也偶有聯結成少數形狀不規則的小網眼)。葉厚 紙質至革質,干後棕綠色,兩面均無毛,常呈褶皺狀。孢子囊群線形,在主脈兩側各有1行,緊靠主脈,羽片先端不育,亦不達羽片基部 ;囊群蓋線形,開向主脈,宿存。

烏木蕨生長環境

附生長於海拔1600-2 800米的林中樹幹上或石壁上。

烏木蕨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瀘水、貢山)、台灣(阿里山、太平山、台中、台東、台北、南投)。也分布於印度北部及緬甸北部。模式標本產地:印度 (Khasya) 。

參考來源

  1. [1], ,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