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白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白辛
出生 1920年
吉林永吉
國籍 中國
職業 戲劇家
知名作品冰山上的來客
《赫哲人的婚禮》
歌劇《好班長》

烏·白辛男,吉林永吉人,原名吳宇洪。烏·白辛是解放後成就卓著的第一位赫哲族戲劇家。他先後改編創作了20多部歌劇、話劇和電影文學劇本。影響較大的有話劇和電影文學劇本《冰山上的來客》、《赫哲人的婚禮》,歌劇《好班長》、《焦裕祿》、話劇《黃繼光》、《雷鋒》等。其中《赫哲人的婚禮》是赫哲族新文學的代表,也是當代文學史上由赫哲族戲劇家寫的第一個反映我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的生活和歷史的劇本。[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烏·白辛

民族 赫哲族

出生地 吉林永吉

出生日期 1920

逝世日期 1966

職業 戲劇家

代表作品 《冰山上的來客》

人物簡介

烏·白辛是當代才華橫溢的戲劇家、文學家。白辛早年曾在奉天佛學院學習,後加入瀋陽協和劇團。1939年開始從事戲劇活動,抗戰期間創作了《海的召喚》、《南行草》等作品,表達了對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強烈不滿,充滿關愛國主義感情。1945年參加革命,做文藝工作。又隨軍南下解放湖南、廣東,並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8年調到哈爾濱話劇院,開始專業編劇生涯,創作進入黃金時代,先後創作了話劇《黃繼光》、《印度來的情人》、《雷鋒》、《赫哲人的婚禮》,歌劇《映山紅》、《焦裕祿》和電影文學劇本《冰山上的來客》等作品。白辛以戲劇、電影創作成就最大。他的電影文學劇本《冰山上的來客》和話劇《赫哲人的婚禮》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代表了白辛戲劇創作的高度和成就。特別是《赫哲人的婚禮》,他成功地把赫哲族"伊瑪堪"形式運用於話劇創作,對話劇創作的民族化作了有益探索,是赫哲族新文學的代表。"文革"當中受迫害致死,年僅46歲。

《冰山上的來客》這部"象徵着友誼和愛情"的影片在"文革"時被打成"大毒草",主創人員命運多舛。編劇烏·白辛是我國第一位赫哲族戲劇家,他創作的電影紀錄片《風雪崑崙駝鈴聲》,曾得到伊文思的高度讚揚,但因創作電影《冰山上的來客》被江青點名之後,於1966年在松花江邊自殺身亡。

人物生平

烏·白辛,原名吳宇洪。1920年生于吉林(今吉林省吉林市)。赫哲族。祖籍烏蘇里江支流畢拉河畔紅石砬子村。曾祖父烏定克·蘇清河是清朝佐領。17世紀中葉,隨滿族鑲紅旗和其他幾個氏族一同遷居到吉林松花江上游西響水河子定居。從此改烏定克為吳姓,併入滿籍。

白辛少時勤奮好學。高中畢業後,迫於父命考入瀋陽佛經學院。生性活潑的白辛,不習慣於沉悶的經院生活,不到半年就離開經學院,考入瀋陽協和劇團當演員,開始他的文藝生涯。先後參加話劇《雷雨》和《艦隊的毀滅》等名戲的演出。不久,應"滿州映畫株式會社"的聘請,參加電影《在地平線上》的拍攝,他扮演一個"勞工"角色。後因該片有"反滿"傾向,被禁止放映。這件事對白辛震動很大,激發他的愛國思想,決定放棄演員生活,入關尋求革命。但因沒有組織引導,流浪一年多後,又返回故里。

1943年白辛于吉林組織起一個教師業餘話劇團,他自編、自導,演出話劇《松花江上》等。在演出話劇《後台》時,被日偽特務、憲兵禁演,劇團也被迫解散。離開舞台後,以柳如絲、庚辛余、吳大海等筆名在報刊上發表詩作,作品有《南行草》和《九月之歌》等。這些作品的發表,引起日偽當局注意,他被特務機關列入黑名單。

1945年夏,白辛結識中國共產黨吉林特別支部地下組織的領導人,參加黨的地下工作。日本投降後,於1946年被任命為吉林文工團團長。

不久,組織決定白辛帶領文工團的部分團員,編入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在部隊中,白辛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一縱隊、三十八軍文工團副團長、戲劇教員、編劇、導演、隨軍記者等職。這一時期,他創作大量作品如歌劇《鞋》、《好班長》,話劇《四海為家》等,熱情地歌頌軍民魚水關係和革命戰爭的偉大意義。為此,部隊為白辛評一等功,頒發"工作模範"獎章和二等勳章。

1953年秋,白辛被調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任編導。他多次帶着攝製組,遠赴新疆、西藏等地,拍攝具有邊疆美麗風光和風土人情的影片。藝術記錄片《在帕米爾高原上》和《傘兵生活》,在1956年的全國影片評比中,分別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

1958年,因頭部摔傷,離開部隊,轉業到哈爾濱話劇院,後又調哈爾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做專業作家。從此,在思想上、藝術上都有很大提高。為了塑造好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黃繼光的形象,在話劇《黃繼光》里大膽嘗試,把舞台藝術手法與電影蒙太奇技巧融合運用,以無場次的戲劇結構,突破了舞台時空的局限,推出一台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戲,博得廣大觀眾的讚賞。話劇《黃繼光》連續演出達300餘場。

1960年,白辛根據長期深入邊疆生活積累下來的素材,創作著名的電影文學劇本《冰山上的來客》。為了拍好這部影片,他隨"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組,再度深入新疆邊防哨所,和戰士們一起爬山涉水,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完成影片的攝製工作。影片公演後,受到廣大觀眾熱烈歡迎。

同年,開始話劇《赫哲人的婚禮》的創作。為了寫好這部話劇,他3次深入赫哲族聚居的烏蘇里江畔,以歌舞相兼的形式,濃郁的民族風格,頌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使這個瀕臨滅絕的民族起死回生,走向興旺發達。《赫哲人的婚禮》搬上舞台後,從哈爾濱到瀋陽、吉林、北京,都受到觀眾的高度讚揚。

1964年白辛創作話劇《印度來的情人》,次年又創作歌劇《映山紅》。《映山紅》是反映東北抗日聯軍英雄事跡的劇目。為了排好這部歌劇,他和該劇的導演、作曲、演員一起,深入長白山區體驗生活。但這兩部劇,都因牽涉當時國際關係問題,未能搬上舞台演。1965年冬,中國共產黨的好幹部、中國老百姓忠誠公僕焦裕祿的長篇報導發表後,他與幾位作者合作,創作了歌劇《焦裕祿》,並親自協助排練,使這部歌劇很快出台與觀眾見面。上演後,他感到劇本只憑一些間接有限的材料編寫,甚嫌粗糙。於1966年春,親自到蘭考縣,走訪焦裕祿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搜集大量具體生動的人、事材料,準備修改已經公演的歌劇《焦裕祿》。因"文化大革命"開始,被迫中斷。

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央文革小組負責人江青點了幾十部"黑"影片的名字,其中就有《冰山上的來客》,並在一次講話中說《冰山上的來客》作者烏·白辛是偽滿州國人員。

白辛對強加在自己頭上的"罪名",無法申辯。1966年9月22日,在他經常垂釣的太陽島上,人們發現了他的遺體。他身旁放着一隻裝酒的和一隻裝敵敵畏的空瓶子。這位富有才華的著名劇作家以死表示自己的抗爭。時年46歲。

[==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