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鯧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鯧(學名:Parastromateus niger)是烏鯧科、烏鯧屬的魚類。體呈卵圓形,高而甚側扁。背部和腹部輪廓隆起,甚突出。吻鈍圓。小。脂性眼瞼不發達。口小,下頜略突出於上頜。上下頜各有一列小圓錐狀齒;鋤骨、齶骨和舌面均無齒。體被小圓鱗,胸部完全具鱗;背鰭及臀鰭上覆蓋有鱗片。側線前部稍呈彎曲,沿體側延伸至尾柄處而直走;棱鱗僅存在於尾柄處,各棘相連而形成一隆起脊。第一背鰭弱,成魚時消失。腹鰭長,但隨著成長而消失。體色一致為銀白色至藍褐色。各鰭皆暗色。幼魚體側具橫斑,腹鰭則為黑色[1]

烏鯧為暖水性中上層魚類。每年夏季游向長江口近海。喜群聚和陰影,一般在產卵季節游至水上層,在氣候惡劣時下沉海底。主要攝食浮遊動物,餌料組成包括10個生物類群,約19種。出現頻率最高的是被囊類、橈足類,其次是水母類、櫻蝦類等。分布於印度洋西太平洋,西起非洲東岸,北至日本南部,南抵澳洲北部之海域。在中國台灣各地沿岸皆可見,尤以西南部。

主要價值

烏鯧肉質鮮美,鮮銷、制罐或醃製鹹魚。 以油炸食之較宜。烏鯧為中國南海和東海次要經濟魚類,是圍網、大圍繒、刺網、敷網等作業的捕撈對象。中國廣東和福建兩省沿海漁民捕撈烏鯧有悠久的歷史,當地漁民根據烏鯧喜陰影結群習性,利用草蓆、木製鯧板等誘捕,取得較好效果。廣東省最高年產量1983年曾達6000餘噸,一般產量為1000~2500噸,台灣省產量1981~1982年為5000噸左右,福建省約為700噸。

形態特徵

成魚

背鰭Ⅵ,Ⅰ~Ⅱ,40;臀鰭Ⅱ,Ⅰ-37~38;胸鰭20;腹鰭Ⅰ-5;尾鰭1。側線鱗86~87。鰓耙6+12。

體長為體高1.6~1.8倍,為頭長2.9~3.2倍。頭長為吻長3.2~3.5倍,為眼徑3.8~4.5倍。為眼間隔2.8~2.9倍。尾柄長為尾柄寬1.5~1.7倍。

體卵圓形,側扁而高,背緣和腹緣隆起,甚突出尾柄細短,每側有1隆起嵴頭中大,側扁,背面較窄,腹面較寬頭高大於頭長。吻較鈍眼小,位於頭前部。脂眼瞼不發達間隔隆起,甚突出。孔每側2個,長圓形,等大,距吻端較距眼前緣為近。小,前位,稍傾斜。上下頜略等長。上頜骨後端幾伸達眼前緣下方。兩頜各具1列稀疏尖細齒;齶骨及舌面無齒。孔大。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7.無假鰓。鰓耙粗,排列較稀。

體側、頰部、鰓蓋、頭後部及各鰭基底均被小圓鱗。側線鱗在尾柄處較大,棱鱗狀,每鱗具1後向棘,各棘連接形成隆起嵴。側線完全,淺弧形,在尾柄處呈直線形,伸達尾鰭基。

背鰭1個,幼魚具4鰭棘,成魚棘埋於皮下,不易見到;背鰭基底長,前方鰭條常延,鐮狀。臀鰭與背鰭同形,幾相對,前方無游離鰭棘。胸鰭長,鐮形。腹鰭胸位,幼魚具腹鰭,成魚腹鰭漸消失。尾鰭分叉,上下葉約等長。幽門盲囊小,數目多。

體黑褐色;鍶蓋後緣近胸鰭基部具一黑色斑點。背鰭、臀鰭和尾鰭邊緣淺藍色,各鰭黑褐色。

幼魚

叉長38毫米稚魚,頭後至體後半部體側具5條暗色橫帶,尾鰭基上、下葉具明顯黑色素,全長至95毫米時頭橫帶不明顯。

生活習性

烏鯧為暖水性中上層魚類。每年夏季游向長江口近海。喜群聚和陰影,一般在產卵季節游至水上層,在氣候惡劣時下沉海底。每年1~2月從外海結群向近海密集進行生殖泂游,7~8月產卵結束,魚群分散逐漸返回深海。中國烏鯧分為海南島近海和東海近海兩個地方種群。其中中國東海種群越冬場位於台灣海峽南部,3月起進行生殖洄游,4~6月魚群靠近台灣淺灘後,北上經閩南、閩中、閩東和溫台等漁場,7~8月部分魚群繼續北上,抵達浙江中、北部近海。北上魚群一般沿水深50米以外分布,卵則在水深40~60米一帶,產卵後魚群比較分散,但仍有親魚繼續向北移動趨勢。當年孵出的仔、幼魚則廣泛分布在近岸水域索餌,秋季陸續折返,游向深水越冬。

主要攝食浮遊動物,餌料組成包括10個生物類群,約19種。出現頻率最高的是被囊類、橈足類,其次是水母類、櫻蝦類等。以重量計,被囊類占絕對優勢,占82.2%;其次是水母類,古9.8%;甲殼類占5.4%,其他類群不超過2%.攝食強度秋季高於春夏季。

分布範圍

海域範圍:分布於印度洋至西太平洋,西起非洲東岸,北至日本南部,南抵澳洲北部之海域。在中國台灣各地沿岸皆可見,尤以西南部。

國家地區:澳大利亞、巴林、孟加拉國、文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中國(香港、澳門、台灣、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亞、法國南部領土(莫桑比克海峽群島)、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日本、約旦、肯尼亞、科威特、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毛里求斯(毛里求斯主島)、莫桑比克、緬甸、阿曼、巴基斯坦、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卡塔爾、留尼汪島、沙特阿拉伯、塞舌爾、新加坡、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蘇丹、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越南、也門。

繁殖方式

產卵場主要分布在台灣海峽中、南部,產卵期為4~8月,盛期為5~6月。個體絕對生殖力為(158~226.6)千粒,平均為198.2千粒。卵徑為0.65~0.93毫米。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參考來源

  1. 烏鯧有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