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雞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雞騸
圖片來自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烏雞騸,中藥名。為水龍骨科假瘤蕨屬植物陝西假瘤蕨Phymatopterisshensiensis(Christ)Pic.Serm.的根莖。植物陝西假瘤蕨,分布於我國雲南、四川、西藏、陝西、山西和河南。具有通淋,消腫之功效。主治淋濁,水腫。[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烏雞騸
漢語拼音:Wū Jī Shàn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通淋,消腫
主治:淋濁,水腫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烏雞騸

拼音名:Wū Jī Shàn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ymatopsis shensiensis(Christ)Ching[Polypodium shensiensis Christ]

來源

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陝西假瘤蕨的根莖。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採挖,除去鬚根,洗淨,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附生於海拔1300-3600m的山地林中樹幹或岩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山西陝西河南四川西藏等地。

原形態

植株高7-20cm。根莖細長,橫生,密被棕色、卵狀披針形鱗片,漸尖頭,以黑色的中央一點盾狀着生,邊緣有睫毛。葉遠生;葉柄長5-10cm,禾稈色,基部具關節,有鱗片,向上光滑;葉片薄紙質,長圓形或近三角形,長5-10cm,寬3-7cm,基部深心形,羽狀深裂;羽片5-11片,長圓狀披針形,長2-3cm,寬1.5cm,鈍頭,基部以狹翅相連,邊緣有疏細齒;中脈兩側有明顯的側脈,側脈間的細脈網狀,網眼內有單一或分叉小脈。孢子囊群圓形,沿中脈兩側各成1行,較近中脈。

性味

苦;涼

功能主治

通淋;消腫。主淋濁;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2]

摘錄

中華本草

相關論述

《湖北中草藥志》:「治風濕腳氣:烏雞騸、松樹根各15g,泡酒服。」

相關配伍

治風濕腳氣,烏雞騸、松樹根各15g,泡酒服。(《湖北中草藥志》)[3]

參考資料

  1. 烏雞騸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烏雞騸中醫世家
  3. 烏雞騸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