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樂府詩集·雜歌謠辭·上陽白髮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樂府詩集·雜歌謠辭·上陽白髮人出自唐·白居易。

【原文】

  上陽人,紅顏暗老白髮新。綠衣監使③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同時採擇百餘人,零落年深殘此身。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皆雲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④遙側目⑤。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耿耿⑥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遙賜尚書號。小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上陽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⑦,又不見今日《上陽白髮歌》。

【注釋】

  ①上陽:唐宮名,在洛陽皇宮內苑的東面。②白髮人:指年老宮女。③綠衣監使:太監。唐制中太監着深綠或淡綠衣。④楊妃:楊貴妃。⑤遙側目:遠遠地用斜眼看,表忌妒。⑥耿耿:微微的光明。⑦《美人賦》:天寶時人呂向,同情被幽禁的宮女,向皇帝進獻《美人賦》來勸諫此事。

【譯文】

  上陽宮人啊,上陽宮人,當年的花容月貌已經暗暗消失;如今已是垂暮之年,白髮如銀。綠衣的宮監把守着宮門;從被幽閉在這上陽宮裡,不知已經過了多少春。說起來,還是玄宗末年被選進皇宮,進宮的時候剛十六,現在已是六十的老人。一起被選的本來有一百多個,可是,日久年深,凋零淨盡,如今剩下的只有老身一人。想當初,吞聲忍淚,痛別親人,被扶白居易進車子裡不准哭泣。都說進了皇宮便會承受恩寵,因為自己是那樣的如花似玉。哪曉得進入皇宮,還沒容見到君王一面,就被貴妃娘娘遠遠地冷眼相看。我遭到嫉妒,被偷偷地送進上陽宮,落得一輩子獨守空房。秋夜是那樣漫長,夜長無覺,天又不肯亮。

一盞殘燈,光線昏昏沉沉,照着人的背影,投映在牆壁上;只聽到夜雨蕭蕭,敲打着門窗。春日的白天是那樣慢,那樣慢啊,獨自坐着看天,天又黑得那樣晚。宮裡的黃鶯兒百囀千啼,本該讓人感到欣喜,我卻滿懷愁緒,厭煩去聽。樑上的燕子成雙成對,同飛同棲,是多麼地讓人羨慕;但我老了,再也引不起絲毫的嫉妒。黃鶯兒歸去了,小燕子飛走了,宮中長年冷清寂寥。就這樣送走春天,又迎來秋天,已經記不得有多少年。只知對着深宮,望着天上月,看它東邊出來,西邊落下;我已經見過四五百回月缺月圓。現如今,在這上陽宮中,就數我最老。皇帝聽說後,遠遠地賜了個「女尚書」的稱號。我穿的還是小頭鞋子、窄窄的衣裳;還是用那青黛畫眉,畫得又細又長。外邊的人們沒有看見,看見了一定要笑話,因為這種妝扮,還是天寶末年的時髦樣子。上陽宮裡的人哪,苦可以說是最多;少小的時候苦,老大的時候也苦。一生孤苦,除了無可奈何,又能怎樣?你沒有看到從前呂向的《美人賦》?又不見今日的《上陽宮人白髮歌》?

【賞析】

  唐代著名大詩人白居易繼承並發展了《詩經》以來的現實主義傳統,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創作了《新樂府》五十首。《上陽白髮人》是其中的第七首,寫洛陽上陽宮的一個老宮女的痛苦生活。嬪妃制度是封建社會的一大罪惡。封建帝王為了滿足自己的淫慾,強選民女,幽閉深宮,剝奪並葬送了她們的青春和幸福。這首詩,詩人通過對上陽女子一生遭遇的敘述,揭露了封建帝王荒淫無恥,摧殘無辜女性的罪惡行徑。宮女絕望的呼聲,淒涼悱惻,怨可通天。憤怒的控訴,字字都是血淚凝成,令人不忍多聞。[1]

歌謠概述

雜歌謠辭,是古代樂府采自民間的歌謠。其中歌是入樂的,謠雖未入樂,但是性質和樂府民歌卻相似。《樂府詩集》把樂府詩分為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和新樂府辭12大類。[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