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樂極生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樂極生悲

樂極生悲,漢語成語,【拼音】:lè jí shēng bēi,高興到極點時,發生使人悲傷的事。[1]

出處 

《史記·滑稽列傳》:「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淮南子·道應訓》:「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

示例】:

唐.陳子昂《館陶郭公姬薛氏墓志銘》:「華繁艷歇,樂極悲來,以長壽二年太歲癸巳二月十七日,遇暴疾而卒於通泉之官舍。」

元.無名氏《點絳唇.贈妓》曲:「嘆光陰白駒過隙,我則怕下場頭樂極生悲。」

元.宮天挺《范張雞黍》四折:「可正是樂極悲生,今日個泰來否往。」

《淮南子.道應訓》:「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日中而移,月盈而虧。」

《雲笈七籤》卷八七:「氣浮而為喜適感會之悅,氣煩而為戲歡笑劇之極,氣激而為啼號哀泣之至,由是有樂極則悲,悲極則樂。」亦作「樂極悲來」。

《雲笈七籤》卷八三「虧盈盛衰,物之常理」註:「日中則移,月滿則虧,樂極悲來,物盛則衰,有生死是天地人之常數也。」亦作「樂極悲生」。

《喻世明言》卷四:「不料樂極悲生,為好成歉,一陽失去,片時氣斷丹田,七魄分飛,頃刻魂歸陰府。」

《警世通言》卷一七:「那王涯丞相只道千年富貴,萬代奢華,誰知樂極生悲,一朝觸犯了朝廷,闔門待勘,未知生死。」

清.壯者《掃迷帚》一九回:「及至會散回家,只落得搶地呼天,追悔無及。本來想尋歡樂,卻不道樂極生悲。」亦作「樂極則悲」。

相關成語 

近義詞】:否極泰來物極必反

反義詞】:樂而忘返樂不可支

典故 

戰國時,齊威王經常通宵飲酒作樂,不理朝政。楚國乘機出兵進攻齊國。齊王派淳于髡去趙國請來救兵,才解了齊國之圍。

在慶賀淳于髡搬兵有功的宴會上,齊王問淳于髡喝多少酒才會醉?淳于髡回答說:「我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齊威王不解其意,又問道:「先生喝一斗酒就醉了,怎麼能喝得了一石呢?」

淳于髡想藉此機會規勸齊威王不要通宵飲酒,於是就委婉地說:「道理是這樣的:如果大王賞給我酒,在喝酒的時候,大王坐在我面前,法官站在我旁邊,御史站在我後邊,我就感到恐懼,喝上一斗也就醉了;

若是在民間,不分男女坐在一起,一邊飲酒,一邊遊戲,喝上八斗也不會醉;假如到了夜裡,主人把我留下,無拘無束地坐在一起,這時喝上一石,也不會醉。所以古人說,酒喝到了極點,就不能遵守禮節,人快樂到了極點,就會發生悲哀的事情。」

齊威王聽出淳于髡是在諷諫自已,從那以後就不再通宵飲酒了。

視頻 

成語故事《樂極生悲》

參考資料 

  1. 樂極生悲 國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