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樂浪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樂浪郡(諺文:낙랑군(南)Nangnang-gun/락랑군(北)Rangnang-gun),是漢武帝在公元前108年設置的朝鮮四郡之一,該樂浪郡治所在朝鮮縣(今平壤大同江南岸),管轄朝鮮半島西北部,4世紀初,被高句麗吞併[1]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進攻,滅衛滿朝鮮,次年置為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屬於幽州。治所朝鮮縣城是故衛氏朝鮮都城王險城。

公元前82年,漢昭帝罷臨屯、真番二郡入樂浪郡,以真番故縣置南部都尉;次年玄菟郡後為夷貊所侵,徙郡於高句驪縣(今遼寧省新賓縣西南)西北,更以沃沮為縣,屬樂浪東部都尉(以嶺東七縣置東部都尉)。

東漢末,公孫康分屯有縣以南荒地分置帶方郡,郡治在帶方縣。轄境與從前樂浪南部都尉的管區相同。

高句麗與樂浪郡

三國史記》記載公元37年大武神王向鴨綠江南的樂浪郡發動進攻,一度占據。 七年後,光武帝派兵渡海收復了樂浪,阻止了高句麗的擴張。49年2月,慕本王派遣將軍襲擊後漢的北平、漁陽、上谷、太原等四個郡。遼東太守蔡彤以恩義及信義嚮慕本王對質,並透過和親使兩國的關係得以回復。 據《三國史記》東川王本紀記載,東川王二十一年(247年),「王以丸都城經亂不可復都,築平壤城,移民及廟社。平壤者,本仙人王儉之宅也,或雲王之都王險。」 不過《晉書》卷一四《地理志》記載:「咸寧二年(276年)十月,分昌黎、遼東、玄菟、帶方、樂浪等郡國五置平州」,「樂浪郡,漢置,統縣六,戶三千七百」,「帶方郡,公孫度置,統縣七,戶四千九百」。因此247年東川王所城的平壤應該為國內城的衛城,而不在大同江。 西晉八王之亂後,中原大亂,高句麗開始南下壓迫樂浪郡。高句麗美川王十二年(311年)奪取西安平縣(位於今鴨綠江口北岸),切斷了樂浪, 帶方二郡與遼東的聯繫。《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記載,高句麗「侵樂浪郡,虜獲男女二千餘口。」;故國原王四十一年,「百濟王率兵三萬來攻平壤城」;小獸林王七年「百濟將兵三萬來侵平壤」;廣開土王四年,「與百濟戰於浿水之上」。這些都表明公元4世紀初高句麗已奪取了二郡,控制了大同江流域。

313年初,據有樂浪,帶方二郡的張統因不堪長期孤軍與高句麗、百濟作戰而率千餘家遷到遼西投靠慕容廆,慕容廆後為其在遼西僑置樂浪郡(《資治通鑑》卷八八,建興元年條)。不過在樂浪故地發現的4世紀和5世紀初的帶有晉朝年號和官銜的晉人墓銘和磚銘表明313年後到5世紀初,還有一定數量的晉人居住在朝鮮半島北部並繼續奉晉朝正朔,並未被高句麗或百濟降服。

前燕慕容氏是最後一次給高句麗以巨創的中國地方政權。342年冬,慕容皝毀高句麗丸都城,不過並不能恢復中國以前對朝鮮半島北部的控制,只好接受高句麗的臣服。 《資治通鑑》卷97載故國原王在前燕伐高句麗的次年「遣其弟稱臣入朝於燕,貢珍異以千數」。迫於前燕壓力,高句麗遷都到平壤。

371年,當時的百濟世子近仇首王率3萬軍隊拿下樂浪並處死了高句麗故國原王,百濟短期獲得樂浪地區。高句麗好太王和長壽王兩代多次大敗百濟,百濟勢力被逐出了樂浪郡。427年前後,百濟繼續爭奪樂浪、帶方兩郡的控制權。

平壤與樂浪郡

在中國史籍中,「平壤」之名首見《魏書·高句麗傳》:『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年)遣員外散騎侍郎李敖拜璉(即長壽王)為都督遼海諸軍事征東將軍領護東夷中郎將 遼東郡開國公 高句麗王敖至其所居平壤城。』而同期南朝似乎記載高句麗的都城還在丸都山下。後隋唐史採用北史記載認為平壤就是漢朝樂浪郡。《新唐書·東夷》記載,「其君居平壤城,亦謂長安城,漢樂浪郡也.......隨山屈繚為郛,南涯水,王築宮其左,又有國內城,漢城,號別都。」

1935年到1937年,在今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平壤的樂浪區域,發現了樂浪郡城遺址和大約2000餘座漢墓。在該遺蹟中出土的漆器十分精美,史稱「樂浪漆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發掘的安鶴宮遺址被認為是平壤的早期建築。而吉林集安的將軍墳被認為是長壽王的陵墓即承認長壽王死後又歸葬「故國」,這是一種可能,儘管無文獻記載。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即長壽王遷都之平壤並非今日之平壤。427年,高句麗長壽王遷都平壤很有可能不是今日大同江畔的平壤,而是國內城衛城或者和國內同一個城。今日之平壤,為586年(隋文帝開皇六年)平原王遷都到最後一個首都長安城,新唐書認為長安城就是平壤即樂浪郡,於是國內城附近的平壤就與今日之平壤混淆[2]

視頻

樂浪郡 相關視頻

東漢歷史簡介:五分鐘看完一個大統一的王朝
三國:曹操和袁紹大軍對峙,關羽策馬出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