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樂觀(李志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樂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樂觀》中國當代作家李志華的散文。

作品欣賞

樂觀

說起穿衣,村民們很樂觀,上邊經常組織捐助,其中時常送來一些城裡人穿剩下的衣服,衣服都是大半新子,村民挑好的穿,在外面打工的年輕人手頭寬綽,穿剩下的衣服老人們穿,其實那衣服還很新鮮,穿在老人們的身上挺趕形勢。

無兒女的老人也生活無憂,村子裡有幾位單身漢生活怎麼樣?有個叫蔡榮的單身漢,他不種地,地包出去了,國家每個月給他300元工資,包種他地的人還要給他租金,要是種玉米國家還給補助金。這些錢他吃飯穿衣生活用不了,他好幾個月不支存摺上的錢了,存摺上存了一萬多元。他自豪地說,我比城裡人富裕,有住的,有穿的,有吃的,也花不了多少錢,這樣的日子還有啥說的。

這一帶農村十年九旱,乾旱讓這個村子的村民收入減少了,影響到了他們的生活;但是,國家的扶貧政策和幫扶措施,抵消了老天給他們帶來的困難。土地對他們不重要,年頭好壞對他們也不重要,重要得是他們生活在一個充滿陽光的盛世里。

呂玉七十多歲了,他年輕時就喜歡看文學作品,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浩然作品《艷陽天》、《金光大道》他都細細地讀過,那個時候他就對黨在農村的政策倍感溫暖,一直想用小說的形式表現出來,但生活條件所限,艱苦的勞作,緊迫的日子,他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更沒有心思寫小說。近些年農閒時間很多,時間充裕,吃飯穿衣住房都不再是問題,他心中又升起了年輕時的夢想,拿起筆來用小說的形式描寫共產黨給農民帶來的各種各樣好處。因為年齡大,他不會用電腦,作品都是寫在白紙上,寫了一大疊。他字寫的相當認真,儘管每個字寫的歪歪斜斜,但每一個筆畫清清楚楚,特別好認。

農民的日子都富裕,兒女都已經成家立業,單獨生活,他們不需要為生活奔波,閒時間很多,有的不願意跳舞、扭秧歌、打撲克、下象棋等,就用在了寫作、繪畫、唱歌等高級藝術上。

莊稼人靠種地為生,種地就要勤快,早睡早起是村莊人的習慣,想想看,在地里幹了一天活兒,累得褲子掉了都懶地提,明天還要下地幹活兒,不早點睡覺能行嗎!如果哪個人天天串門子,晚上不睡早晨不起,會被村莊人斥之為「不是過日子人」。

現在村莊人的觀念變了,人們習慣晚睡晚起,當然有電視的因素,更主要得是人們不再以種地為生,而是把地包了出去,讓那些不能出外打工的老弱病殘種,農忙的時候老弱病殘忙不過來,就僱工;年輕人都在外面的鎮子或者更大的城市干着各種各樣掙錢的買賣,他們穿着城裡人穿的衣服,抽着香煙,喝着飲料,很拿派地談掙錢的事,老一輩子人看着年輕人這樣都是敬畏的眼光。

[1]

作者簡介

李志華,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