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喬治·馬洛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喬治·馬洛里
出生 喬治·約翰特·里·馬洛里
1886年6月18日
英國
逝世 1924年6月8日或9日 (時年37歲)
北坡, 珠穆朗瑪峰
母校 劍橋大學莫德林學院
職業 教師, 登山者
配偶 Ruth Turner
軍事生涯
效命 英國
軍種 英國陸軍
服役年份 1915年-1918年
軍銜 中尉
參與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

喬治·約翰特·里·馬洛里George Herbert Leigh Mallory,1886年6月18日-1924年6月8日或9日)[1]英國探險家,在嘗試攀登珠穆朗瑪峰途中喪生。

他在被問及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瑪峰時回答說,「因為它就在那兒。」("Because it's there."),成為人們至今經常引用的名言。

馬洛里曾就讀於溫切斯特公學劍橋大學,與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曾經是同學與好友。1922年馬洛里首次從北坡挑戰珠穆朗瑪峰沒有成功,2年後與隊友安德魯·歐文(Andrew Irving)再度嘗試登頂,最終一去不復返,而有關兩人死前到底是否曾經登頂的爭議也成為登山歷史上著名的「馬歐之謎」。如果能夠證明兩人生前確曾登頂,則將改變珠峰的歷史,這次攀登也將成為人類歷史上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

馬洛里曾是英國著名公學查特豪斯(Charterhouse)的教師與書院長(Housemaster)。查特豪斯學校為紀念馬洛里至今還保留着學校的一個著名登山探險社團──馬洛里組織(Mallory Group)。

逝世遺蹤

1999年,一支由BBC贊助的美國攀登隊在珠穆朗瑪峰北坡大約海拔8190米處發現了馬洛里的遺體,但是攀登隊並沒有發現他們攜帶的柯達照相機,因此依然無法證實兩人是否已經登頂。這台照相機據信可能由歐文攜帶,而歐文的屍體至今沒有被發現。柯達的攝影專家認為,只要照相機中有膠捲,現有的技術就可以將膠捲沖洗出來,而這樣就很有希望揭開「馬歐之謎」。

馬洛里與歐文成功登頂有幾點爭議:首先,以現代的標淮來評估,1924年的登山裝備是近乎原始的。其次,當天馬洛裡帶的6或7個氧氣瓶(馬洛里屍體口袋中的氧氣瓶壓力表列出5瓶接近全新瓶的壓力,剩下全新瓶的壓力可能未列)能使用十幾個小時,是否足以支持攻頂時間(馬歐相信下山時氧氣瓶沒有用,因此只會在上山時使用)。加上登頂前的最後一道天險─「第二台階」(The Second Step),並沒有發現繩索等人工遺物,徒手從「第二台階」下攀登非常困難(現在都是使用中國登山隊架設的鋁梯攀登此處);但是1999年攀岩專家成功徒手攀登,證實應該在馬洛里能力範圍之內。最後,馬洛里登頂後沒有足夠的日光時間通過珠峰最險峻的山脊下山,而必須摸黑下山(當天星月之光很弱)。在明知要摸黑下山的情況下,馬洛里是否仍然決定冒險登頂,是一個疑問。[2][3][4][5]

但美國網站EverestNews提出了獨家的理論:在歐文的幫助下,馬洛里直接從更險惡的東北山脊翻越「第二台階」(一條現代登山家從未嘗試的登峰路線),登頂後從「諾頓雪溝」(Norton Couloir)直下8,200米(也是一條極冷門的路線),再摸黑橫越珠穆朗瑪峰北坡,在距離突擊營地祇有400餘米距離時力盡滑墜,或被落石擊中左額後迅速失去知覺。歐文在馬洛里翻越第二台階後,過了若干時間,曉得隊友再也不會回來了,於是在缺氧情況下掙扎回突擊營地,在東北山脊約8450米附近遺下了冰斧,然後永遠失去影蹤。

一般歷史學家認為歐文是與馬洛里一起滑墜,並摔到6500米的冰川中國登山家許競宣稱他在1960年在8300米以上曾遇見過歐文的遺體。馬洛里的家人堅信他確曾登頂,理由是馬洛里生前曾說過,如果登頂將會把妻子的照片留在珠峰,而在他保存完好的隨身衣物中沒有發現妻子的照片,可推斷他已經將照片放在了頂峰。

外部連結

  • Davis, Wade, Into The Silence: The Great War, Mallory and the Conquest of Everest, Bodley Head, 2011, pp. 546–7
  • Everest: Mystery of Mallory and Irvine. PBS. 
  • What climbing Everest taught me about George Mallory’s final hours
  • Mount Everest – Archaeology in the Death Zone
  • Eric Simonson, Jochen Hemmleb, and Larry Johnson. Ghosts of Everest(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