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月十日即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九月十日即事》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這首詩是李白在當塗(今安徽當塗)龍山登高之作,時在唐代宗寶應元年(762)秋重陽節後一日,作者已於前一日登過一次龍山,並作了首《九日龍山飲》,這屬於第二次登上宴賞,故作者感嘆菊花連續兩天遭到採摘,聯想到自己兩入長安,都遭到政治上的重創。

這首詩借菊花的遭遇,抒發自己惋惜之情。前兩句說重陽剛登高完畢,小重陽又再來飲酒賞菊。後兩句說菊花為何這樣命苦,遇到兩次重陽,遭到兩次採摘。實際是借菊花聯想自己遭饞出京流放夜郎的不幸。意蘊深遠。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九月十日即事》[1]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作者;李白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原文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詩詞注釋

即事:以眼前事物為題材之詩,稱即事。

登高:古時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

更:再。舉觴(shāng):舉杯。觴,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遭此兩重陽:古時重陽節有採菊宴賞的習俗。重陽後一日宴賞為小重陽。菊花兩遇飲宴,兩遭採摘,故有遭此兩重陽之言。

詩句譯文

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裡舉起了酒杯。

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采折之罪?

賞析

在唐宋時代,九月十日被稱為"小重陽",詩人從這一角度入手,說菊花在大小重陽兩天內連續遇到人們的登高、宴飲,兩次遭到採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澆愁,朦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這個朝廷"逐臣",他痛苦地發問:菊花為什麼要遭到"兩重陽"的重創?

對於賞菊的人們來說,重陽節的歡樂情緒言猶未盡,所以九月十日還要繼續宴飲;但菊花作為一種生命的個體,卻要忍受兩遭採擷之苦。詩人以其極為敏感、幽微的靈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場上,發現了這一詩意的空間。實際上,詩人是借菊花之苦來寄託自己內心的極度苦悶。借嘆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饞離京、流放夜郎的坎坷與不幸,正見其愁懷難以排解。此詩語雖平淡,內涵卻十分深沉。主要表現了作者一生屢遭挫敗和打擊,而在節日裡所引發的憂傷情緒。

名家點評

王琦李太白文集》註:"菊以兩遇宴飲,兩遭采掇,故有太苦之言。"

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云:"九日登高而採菊者,重陽之故事也。十日而復登焉,似乎兩重陽矣。菊花再折,何太苦邪?菊非有所苦也,白詩善謔,體物悉情,化無為有,後世遂以為名言。詩人風流,千古一人也。"

嚴羽評本《李太白詩集》云:"摘蒼耳何其趣,苦菊花何其頹,豈仙官之典亦為逐敗耶。"嚴評本載明人批:"此亦是亂道派。"

郭沫若《李白與杜甫》:"詩的格調情趣完全相同,把李白豪邁之氣差不多洗脫乾淨了。簡單二十個字,不僅僅在惜花,而且在借花自惜。他的一生也是遭了兩次大蹭蹬的--賜金還山與長流夜郎。花遭兩次重陽,人遭兩次重傷。語甚平淡,而意卻深遠,好像在對自己唱安眠歌了。"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2]。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讚,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

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唐玄宗大為讚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 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3]

視頻

古代最「狂」詩人

參考資料

  1. [1] 詩詞古文網;
  2. 李白簡介 古詩文網
  3. 李白是唐朝大詩人,名聲絕對一流,為什麼唐玄宗那麼喜歡李白 騰訊視頻,發布時間;2019年09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