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針十二原篇第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九針十二原篇第一

【釋題】

九針,是指古代針刺治療所用的九種不同形狀的針具;十二原,是指臟腑真氣輸注於體表的處所,也是治療臟腑疾患的十二個要穴。本篇詳細明確地介紹了九針的名稱、形狀以及不同的用途;介紹了十二原穴的名稱及其各自所對應的臟腑,並說明了五臟六腑有病,可以分別取用相應的十二原穴來進行治療的道理。所以本篇名為"九針十二原"。

【原文】

黃帝問於岐伯曰餘子萬民,養百姓而收其租稅。余哀其不給,而屬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藥[1],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令可傳於後世,必明為之法。令終而不滅,久而不絕,易用難忘,為之經紀。異其章,別其表里,為之終始。令各有形,先立針經。願聞其情。

【注釋】

[1]毒藥。古人將一般可以治療疾病的藥石通稱為毒藥。

【譯文】

黃帝對岐伯說我將百姓視為自己的子女,養育他們,並徵收他們的錢糧賦稅。我憐憫他們時常不能生產自給,還接連不斷地生病。對於疾病的治療,我想使他們避免遭受藥物、砭石的傷害,而僅用微小的針,刺人肌膚,就可以疏通經脈,調和氣血,使氣血在經脈中逆順運行、出入離合循行無阻,從而治癒疾病。同時,為了把這種療法流傳到後世去,就必須明確地制定出使用法則,而使它永遠不會湮沒,歷久而不失傳;並且這個法則還應該是容易運用而不容易忘記的孛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使其有綱有紀,清楚地分出章節,辨明表里關係,確定氣血終而復始的循行規律。而所用的針具也都要交待出具體的形狀。為此,我想綜合以上的問題先著一部針經。現在,我想聽聽你對於這個問題的意見。

【原文】

岐伯答日:臣請推而次之,令有綱紀,始於一,終於九焉。請言其道。小針[1]之要,易陳而難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門,未睹其疾,惡知其原。刺之微,在速遲,粗守關,上守機,機之動,不離其空[2],空中之機,清靜而微,其來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機之道者,不可掛以發,不知機道,叩之不發,知其往來,要與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獨有之。往者為逆,來者為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逆而奪之,惡得無虛,追而濟之,惡得無實,迎之隨之,以意和之,針道畢矣。

【注釋】

[1]小針亦稱微針,即現代所用的毫針。[2]空即孔穴,也就是穴位。

【譯文】

岐伯回答說讓我盡我所能依次陳述,使它條理清楚,就像萬物起於一而終於九的規律一樣清楚明白。現在讓我首先來談一談關於用針治病的一般道理。

運用小針治病的要領,說起來比較容易,可是要達到精妙的境界就不容易了。一般技術粗淺的醫生,只是拘泥於觀察病人的形體,單從外表上辨別病情;而技術高明的醫生則更注重病人的精神活動以及氣血盛衰的情況。高明的醫生可以辨別神氣的盛衰,並且還能了解客居在人體內的外邪往來出入的門戶所在。要知道,沒有看出疾病的性質,怎麼能知道疾病的來源,而給以適當的治療呢?

至於針刺的微妙作用,關鍵在於正確使用疾徐的不同手法。在這方面,粗率的醫生,僅僅會依據症狀而取用關節附近的若干與症狀相對應的穴位來進行治療;惟有高明的醫生,才會根據病人經絡中氣機的變化,而選取相應的穴位來進行治療。人體經絡氣機的變化是離不開穴位空竅的。在這些空竅中,所反映出的氣血虛實盛衰的變化,是至清至靜而微妙的。當邪勢正盛的時候,切不可迎其勢而用補法;而當邪氣已去時,則不宜再用瀉法去追瀉邪氣。知道氣機變化之理的醫工,謹守着氣的往來之際,及時運用補瀉之法,不能差之毫髮;不懂得氣機運行之理的人,到了應該補瀉的時候而不能及時地運用手法,就好像是箭扣在弦上,應當發射而不發射一樣。用針的人必須知道氣機的往來運行變化,並相應地嚴格由氣機運行來把握針刺的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粗率的醫生對這一點,閻然不能明了;惟有高明的醫生,才能體察到其中的妙用。

至於氣的逆順,氣已去的,脈氣虛而小,為逆;氣已來的,脈氣平而和,為順。清楚地了解氣的往來逆順變化,就可以毫無疑問地及時施行針法。根據經氣的循行方向,朝着經氣來的方向進針,和它的來勢相逆,用瀉法奪其有餘,邪氣怎麼會不由實而虛呢?相應的,隨着經氣的去路進針,和它的去勢相順,用補法濟其不足,正氣怎麼會不由虛轉實呢?然而,迎而奪之的瀉法,或是隨而濟之的補法,都應當在用心體察氣機變化後,再靈活運用才能調和虛實。掌握了這個關鍵,針法的主要道理,就盡在其中了。

【原文】

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2]則除之,邪勝則虛之。《大要》日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言實與虛,若有若無,察後與先,若存若亡,為虛與實,若得若失。

【注釋】

[1]宛陳宛,同"郁"。宛陳,即血鬱積日久的意思。

【譯文】

一般針法的運用原則是屬於虛證的,當用補法,使正氣充實;屬於滿實證候的,當用瀉法,以疏泄病邪;對於因血鬱積日久而引起症狀的,應當採用瀉血法,以排除壅滯的病邪;對於病邪亢進,邪勝於正的,也應當採用瀉法,以使邪氣外泄,由實而虛。古經中的《大要》篇曾說徐緩進針而疾速出針,則能使正氣充實,不致外泄,這屬於補法;疾速進針而徐緩出針,則能使邪氣隨針外泄,由盛而虛,這屬於瀉法。所謂實與虛,是在針下得氣之後所感覺到的,針下有氣為實,針下無氣為虛,不過得氣的時候,氣的來去迅速飆疾,必須細心體察才能感覺到。根據針刺後得氣的或後或先,也可以體會出正氣的虛實、邪氣的存在或消亡,而予以相應的治療。運用補瀉的時候,一般而言,對於正氣虛的,要補之令其實,使他好像若有所得一樣;對於邪氣盛的,要瀉之令其虛,使他好像若有所失一樣。

【原文】

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補瀉之時,以針為之。瀉日必持內之[1],放而出之,排陽得針[2],邪氣得泄。按而引針,是謂內盈[3],血不得散,氣不得出也。補日隨之,隨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還,去如弦絕,令左屬右[4],其氣故止,外門已閉,中氣乃實,必無留血,急取誅之。

【注釋】

[1]必持內之;內,作"納"字解。

[2]排陽得針陽,指皮膚的淺表部。即搖大針孔,以利邪氣泄出。

[3]內溫指氣血蘊蓄於內。

[4]令左屬右即右手出針,左手隨即按壓針孔的意思。

【譯文】

調和虛實的主要方法,以運用九種不同的針具和手法最為理想。雖然補瀉各有它合適的時機,但都可以利用針刺與其時氣的開合來去相配合。所謂瀉的手法,必須很快地持針刺人,而得氣後要徐徐地出針,並搖大針孔,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在屬陽的體表部位,通過針刺打開一條出路,使邪氣得以隨針外泄。如果病證當用瀉法,而反用按住針孔後出針的手法,就會使血氣怫鬱在內,這就是一般所說的內溫。內溫會造成鬱血不得泄散,邪氣不得外出的後果。所謂補的手法,主要是隨着經氣將去的方向而進針,以補其氣。像這樣在氣去之後隨之行針,醫者的意念、手法可輕鬆隨意。而在行針導氣和按穴下針時,又要非常輕巧,如同蚊子用尖銳的嘴叮在皮膚上一樣,似有似無。在留針與出針時,更要像蚊子叮完皮膚後,悄然飛去,而感覺上好像它仍舊停留在那裡那樣的輕妙。出針時,又要同箭離開了弓弦那樣乾脆與迅疾。當右手施行出針手法時,左手應當隨即按閉針孔,藉以阻止中氣外出,這就好像把在外面的門戶關閉起來一樣,如此,則中氣自然就充實了。這種補正祛邪的療法,應當防止留滯惡血之弊;假使在絡脈上留有惡血,應當儘快採取刺絡放血法將它除掉。

【原文】

持針之道,堅者為寶,正指直刺,無針左右,神在秋毫,屬意病者,審視血脈者,刺之無殆。方刺之時,必在懸陽[1]及與兩衛[2],神屬勿去,知病存亡。血脈者,在腧橫居,視之獨澄,切之獨堅。

【注釋】

[1]懸陽衛氣居表而屬陽,固護於外,如太陽之懸掛在天,故稱懸陽。

[2]兩衛脾所主之肌肉為臟腑的外衛,衛氣循行皮膚之中,為表之外衛,二者合稱兩衛。

【譯文】

持針的要領,以堅定有力最為可貴。進針時用右手拇、食、中三指夾持針具,要直針而下,切不可偏左或偏右。在操作過程中,必須聚精會神於針下的感覺,明察秋毫。同時還要凝神注意病者神態的變化,並細心觀察病人血脈的虛實,惟有這樣去進行針刺,才不致發生不良的後果。剛開始針刺的時候,必先刺到表陽所主的衛分,然後再刺到脾陰所主的肌肉;而由此體察病者的神氣及其各臟腑的氣是否有散失,則可知道病的存在或消失。至於血脈橫結在經穴之間的病證,尤其容易看得清楚,而用手去按切時,由於外邪的結聚,有病的部位必然顯得特別堅實。

【原文】

九針之名,各不同形一日鏡針[1]長一寸六分員針,長一寸六分;鍶針[2]引,長三寸半;四日鋒針,長一寸六分;五日鈹針[3],長四寸,廣二分半六日員利針,長一寸六分七日毫針,長三寸六分;八日長針,長七寸;九日大針,長四寸。鏡針者,頭大末銳,去瀉陽氣。員針者,針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以瀉分氣。錠針者,鋒如黍粟之銳,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鋒針者,隅,以發痼疾。鈹針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員利針者,大如肇[4],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毫針者,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養,以取痛痹。長針者,鋒利身薄,可以取遠痹。大針者,尖如梃[5],其鋒微員,以瀉機關之水也。九針畢矣。

【注釋】

[1]鐫針纏,銳也。即針尖非常尖銳的針。

[2]錠針音敵,同"鏑"。謂針尖如箭頭。

[3]鈹針音劈。即劍形針具。

[4]大如麓麓,音毛,指長毛,氂牛尾之毛。

[5]尖如梃梃,音艇,作杖解。

【譯文】

九針的名稱和形狀都各不相同第一種叫鏡針,長一寸六分;第二種叫員針,長一寸六分;第三種叫鍶針,長三寸半;第四種叫鋒針,長一寸六分;第五種叫鈹針,長四寸,寬二分半;第六種叫員利針,長一寸六分;第七種叫毫針,長三寸六分;第八種叫長針,長七寸;第九種叫大針,長四寸。

九針的功用鐫針,針頭大而針尖銳利,適用於淺刺,以瀉除皮膚肌表的邪熱。員針,針尖橢圓如卵形,可作按摩之用,主治邪在分肉之間的疾患,用時,不致損傷肌肉,而得以疏泄分肉之間的氣血。鍶針,針尖像黍粟一樣圓而微尖,不致刺人皮膚,主要是用作按摩經脈、流通氣血,但用時不宜陷入肌肉,否則,反會損傷正氣。鋒針,針鋒銳利,三面有鋒棱,適用於熱毒癰瘍或經絡久痹的頑固性疾患。鈹針,針尖如劍鋒,適用於癰瘍等疾患,可作刺破排膿之用。員利針,針尖大如氂尾,圓且銳利,針身略粗,能用於治療急性病。毫針,針尖纖細如蚊虻之喙,可用於靜候氣的徐緩到來;而其針身微細,適宜於持久留針,以扶養真氣;同時還適宜於治療痛痹。長針,針尖鋒利而針身細薄,可以治療口久不愈的痹症。大針,針體如杖,粗而且巨,針尖略圓,可用來治療水氣停留於關節而致浮腫的疾患,作為瀉水之用。九針的名稱、形狀與主治作用,都盡在於此了。

【原文】

夫氣之在脈也,邪氣在上,濁氣在中,清氣在下。故針陷脈[1]則邪氣出,針中脈則濁氣出,針太深則邪氣反沉,病益。故日皮肉筋脈各有所處,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無實無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是謂甚病,病益甚。取五脈者死,取三脈者愜[2]奪陰者死,奪陽者狂,針害畢矣。

【注釋】

[1]陷脈指孔穴在筋骨陷中而言。

[2]取三脈者惟愜,音筐,即形體衰敗的意思。此言瀉手足三陽脈,必致形氣虛弱。

【譯文】

說到邪氣侵犯經脈引起疾病的情況,一般是這樣的賊風邪氣,常常由頭部侵入,所以說邪氣在上;由飲食不節所致的濁氣,往往滯留在腸胃,所以說濁氣在中;清冷寒濕之邪,大多從足部侵入,所以說清氣在下。在針刺的時候,上部取筋骨陷中的各經腧穴,則能使賊風邪氣隨針而出。針刺中土的經脈(指足陽明胃經),就可以排除滯留在腸胃中的濁氣。凡是病在淺表的,都不宜深刺;如果刺得過深,邪氣反而會隨之深入,而加重病情。所以說皮、肉、筋、脈各有自己一定的部位,而每種病也各有與之相適應的治療方法。九針之形狀各不相同,各有其適應的病證,要根據病情適當選用。實證不可以用補法,虛證不可以用瀉法。如果正氣不足的反用了瀉法,或是邪氣有餘的反用了補法,就會使病情更趨嚴重,這就是所謂的病上加病。在病重的時候,如果誤瀉了五臟陰經的經氣,就會造成死亡;而如果誤瀉了六腑陽經的經氣,就使病人形體衰敗,難以恢復。誤瀉陰經,使髒氣耗竭,就會導致死亡;誤瀉陽經,損耗陽氣,就會使人發狂。這些都是誤用補瀉的害處。

【原文】

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針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譯文】

進針之後,如果沒有得氣的感覺,就說明"氣"還沒有"至",應當繼續施行手法,而不須拘泥於手法的次數,總以達到"氣至"為度。如進針之後,有了得氣的感覺(即"氣至"),就可以出針,不須再行針刺和留針了。九針各有它的適應證,因而針的形狀也各不相同,要根據病情選用,才能適合需要。針刺的要領,就在於達到氣至,有了"氣至"的感覺就表明有了療效。療效確切的,就好像風吹雲散,立刻明朗地看到了青天一樣。針刺的主要道理,就完全包括在這裡了。

【原文】

黃帝日願聞五臟六腑所出之處。岐伯日五臟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腧,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也。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所言節者,神[1]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注釋】

[1]神氣,指真氣。

【譯文】

黃帝說我想聽你講一講五臟六腑的經氣是從何處發出的。

岐伯說五臟各有其自己的經脈,每條經脈各有井、滎、輸、經、合五個腧穴,五條經脈各五個穴,共有二十五個腧穴。六腑也各有其自己的經脈,每條經脈各有井、滎、輸、原、經、合六個腧穴,六條經脈各有六個穴,共有三十六個腧穴。人體共有十二條經脈、十五條絡脈,合起來共有二十七條經絡,從經絡的脈氣來講,則總計共有二十七氣。這二十七氣在全身上下循行出入。

脈氣所發出的地方,如同泉水的源頭,稱作井;脈氣所流過的地方,像剛湧出泉眼的微小水流,稱作滎;脈氣所灌注的地方,像水流漸漸匯聚輸注於深處一樣,叫做輸;脈氣所行走的地方,像大的水流迅速流過一樣,叫做經;脈氣所進入的地方,如同百川的會合人海,叫做合。十二經脈合十五絡脈的二十七氣所出入流注運行的地方,就是在這井、滎、輸、經、合的五腧穴之中。

周身關節空隙的交通之處,共有三百六十五個腧穴。如果掌握了它的特點,懂得了其中的要領,那麼一句話就可以將它說得明白;如果不懂得其中的要領,就會感到散漫而沒有體系,而對這麼多腧穴也就無法完全了解。

必須說明的是,這裡所說的關節空隙之處,指的是神氣運行活動、出入內外的處所,着重於內部功能的反映,而並非指皮、肉、筋、骨的局部形態。

【原文】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一其形,聽其動靜,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氣至而去之。

【譯文】

在進行針刺時,醫者必須先觀察病人的氣色,注意病人的眼神,以了解病人的精神及正氣是處於渙散狀態還是有所恢復。然後要力求使所診知的疾病內在變化與反映在形體上的病象相一致;同時還要通過診脈,從脈象的動靜辨明邪正的盛衰情況。在進針時,右手持針,主要任務是進針;左手以兩指夾持住針身,防止其傾斜和彎曲。針刺入後,等到針下有了得氣的感覺,即可考慮出針。

【原文】

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五臟之氣已絕於內,而用針者反實其外,是謂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靜,治之者,輒反其氣,取腋與膺;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而用針者反實其內,是謂逆厥,逆厥則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1]。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害中而去,則致氣。精泄則病益甚而框,致氣則生為癰瘍。

【注釋】

[1]四末指四肢的末梢部位。

【譯文】

凡是將用針刺進行治療之前,醫者都必須首先診察脈象,只有根據脈氣所呈現出的病情輕重情況,才可以制定相應的治療措施。如果病人在內的五臟之氣已經虛絕,這本"是陰虛證,而醫生反用針去補在外的陽經,補陽則愈虛其陰,虛上加虛,叫做"重竭"。髒氣重竭的病人必死。因為是五臟之氣虛竭而死,所以臨死前的表現是安靜的。形成"重竭"的主要原因,是醫者誤治,違反了髒氣陰虛理應補髒的原則,而誤瀉了腋下和胸前的髒氣所出之腧穴,促使髒氣愈趨虛竭所致。至於五臟之氣已虛於外的病人,乃屬陽虛,而醫者反去補在內的陰經,助陰則陽氣愈竭,這就形成了陰陽氣不相順接的病變,叫做"逆厥"。厥證的病人也必死。因為是五臟之氣有餘,所以病者在臨死前的表現是煩躁的。這也是由於醫者的誤治,違反了陽氣已虛理應補陽的原則,反而誤瀉四肢末梢的穴位,促使陽氣愈趨虛竭所致。

凡針刺用瀉法的,已刺中了病邪的要害,但仍然留針而不出的,就反而會使精氣耗損;刺中了要害,但未經運用適當的針刺手法,就立即出針的,就會使邪氣留滯,進而郁壅。如果出針太遲,損耗了精氣,病情就會加重,甚至使形體衰敗。如果出針太快,邪氣留滯於氣分,就會使肌膚上發生癰瘍。

【原文】

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陽中之少陰,肺也,其原出於太淵,太淵二。陽中之太陽,心也,其原出於大陵,大陵二。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於太沖,太沖二。陰中之至陰,脾也,其原出於太白,太白二。陰中之太陰,腎也,其原出於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於鳩尾,鳩尾一。肓之原,出於脖腴[1],脖腴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者也。脹取三陽,飧泄[2]取三陰。 [1]

【注釋】

[1]脖腴,音勃殃,是任脈氣海穴的別名,在臍下一寸五分處。

[2]飧泄飧,音孫,飯和水為飧。飧泄,即指瀉下的大便清稀,完谷不化。

【譯文】

五臟有在外的六腑相應,互為表里,六腑與五臟之氣表里相通。六腑與五臟之氣相應的還有十二個原穴。十二個原穴的經氣輸注之源,多出自兩肘兩膝以下的四肢關節部位。這些在四肢關節以下部位的腧穴,都可以主用來治五臟的疾病。凡是五臟發生的病變,都應當取用十二個原穴來治療。因為這十二個原穴,是全身三百六十五節稟受五臟的氣化與營養而精氣注於體表的部位。所以五臟有疾病時,其變化就會反映在十二個原穴的部位上。十二個原穴各有其相應的臟腑,由其各自穴位上所反映出的現象,就可以了解相應臟腑的受病情況了。五臟中的心肺二髒,位於胸膈以上,上為陽,其中又有陰陽的分別陽中的少陰是肺臟,它的原穴是太淵,左右共有兩穴;陽中的太陽是心臟,它的原穴是大陵穴,左右共有兩穴。五臟中的肝、脾、腎三髒,都位於胸膈以下,下為陰,其中再分出陰陽陰中的少陽是肝臟,它的原穴是太沖,左右共有兩穴;陰中的至陰是脾臟,它的原穴是太白,左右共有兩穴;陰中的太陰是腎臟,它的原穴是太溪,左右共有兩穴。在胸腹部臟器附近,還有膏和肓的兩個原穴。膏的原穴是鳩尾,屬任脈,只有一穴;肓的原穴是氣海,屬任脈,也只有一穴。

以上五臟共十穴,加上膏和肓的各一穴,合計共有十二穴。這十二個原穴,都是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可以用它們來主治五臟六腑的各種疾患。凡患腹脹病的,當取用足三陽經,即取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的穴位進行治療。凡患完谷不化的泄瀉證的,當取用足三陰經,即在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的穴位進行治療。

【按語】

[2] 本節所指的十二原名稱,是屬於五臟的十穴和膏肓的各一穴,而並無六腑所屬的原穴。在《靈樞•本輸》篇中,則分別指出了六腑的原穴。後世所通稱的十二原,就是將本節所指出的五臟原穴,和《靈樞•本輸》篇中所指出的六腑的原穴,再加上心經的神門穴所組成的。

【原文】

今夫五臟之有疾也,譬猶刺也,猶污也,猶結也,猶閉也。刺雖久,猶可拔也污雖久,猶可雪也;結雖久,猶可解也閉雖久,猶可決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說也。夫善用針者,取其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污也,猶解結也,猶決閉也。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譯文】

現在來說一說五臟有病的情況。五臟有病,就好比人的皮肉中扎了刺,物體上有了污點,繩子上打了結扣,河道中發生了淤塞一樣。刺扎得日子雖久,但仍可以拔掉它;沾染的污點日子雖久,但仍可以洗掉它;打上的結扣日子雖久,但仍可以解開它;河道淤塞的日子雖久,但仍可以疏通它。有些人認為久病是不能治療的,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善於用針的醫生,其治療疾病就好像拔刺、洗污點、解繩結、疏通河道一樣,無論患病的日子多麼久,都是可以治癒的。說久病不能救治的人,那是因為他沒有掌握好針灸的治療技術。

【原文】

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陰有陽疾[1]者,取之下陵三里[2],正往無殆,氣下乃止,不下復始也。疾高而內者,取之陰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也。 [3]

【注釋】

[1]陰有陽疾指熱在陰分。[2]下陵三里即足三里穴。

【譯文】

針刺治療各種熱病,適宜用淺刺法,手法輕而且捷,就好像用手去試探沸騰的湯水一樣,一觸即還。針刺治療寒性和肢體清冷的病證,適宜用深刺留針法,靜待氣至,就好像旅人留戀着家鄉不願出行一樣。在內的陰分為陽邪侵入而有熱象的,應當取用足陽明胃經的足三里穴進行治療,要正確地去進行治療,不要鬆懈疏忽,直到氣至而邪氣下退,方可停針;如果邪氣不退,則應持續治療。如果證候出現在上部,且屬於在內的髒病,就可以取用足太陰脾經的陰陵泉穴進行治療;如果證候出現在上部,而屬於在外的腑病,則應該取用足少陽膽經的陽陵泉穴進行治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