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也寫寫「回家過年」 (楊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也寫寫「回家過年」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也寫寫「回家過年」 》中國當代作家也寫寫「回家過年」 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也寫寫「回家過年」

(一)

很多人寫「回家過年」的文章。我尋思着,如果這個家指的是父母家,那我其實是一個無家可歸的人,我母親已經仙逝十年有餘,我父親住在養老院裡面,他們的房子、我曾經的家,我已經兩年沒進去過了。

(二)

可是,我不想傷感。因為,如果我還是現在這樣的狀態,沒有錢也沒有愛,父母也還是像以往一樣,過年只知道要帶我們回農村老家,那這樣的年,我不想過。

(三)

沒有錢也沒有愛,呵呵,雖然有足夠生活的錢,但也僅此而已,沒有更多的錢去做一些想做的事情,比如開個書吧,比如暢遊世界,感覺人生都被膩味的工作套牢了。

到了這個年紀,我已經不太相信會碰到單身且優質的男人。這個優質,不是說他要多有錢,而是他不能靠我養,更不能存壞心思想騙錢;這個優質,不是說他要有多愛我,而是他和我在一起的時候,還是一心一意想過好日子的。

(四)

我沒聽說父母的老家有變成美麗鄉村的消息,它們好像寂寂無名。如果是美麗鄉村,我可能會回去轉一下、拍拍照、發朋友圈和抖音。但如果不是,還是原來那樣,我想我沒有必要回去。

我和那些農村親戚也說不上話,他們問的不外乎就是收入和婚姻,這兩個話題於我都沒什麼好說的。事實上,這些農村親戚的後代,基本上都離開了農村,在城市安了家買了車。相對於他們的出身,他們的人生是進步的,而我的人生卻是在黃石原地打轉,是一種退步。這讓我更加不想與他們來往。

(五)

回到說年。對於一個有寒假的人來說,過年那七天假真的不算什麼。但是因為那七天全國人民都要過年,所以我也被一股龐大的潮流所裹挾着,身不由己。那七天不再用公曆記日,而是大年初一、大年初二這樣,或者是什麼財神日、人日,還有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講究,如果你不遵守這些講究,好像這一年就會不順。

而且這七天好像必須過得與平日不同!那能幹什麼讓它顯得與平日不同呢?大家唯一想到的好像只有旅遊。當然了,大部分沒有寒暑假的人一年之中也只有這幾天可以出去旅遊

幸好今年過年的七天天氣不錯,滿足了很多人出遠門旅遊的心愿。也有更多人,知道外面會人擠車堵,不出去,就在家附近溜達溜達,為本地的旅遊業做貢獻。

那如果過年的七天天氣不好、不適合出去遊玩呢?比如說這低溫雨雪天氣就是不長眼睛、就是選在這七天降臨,國人又該怎樣度過?宅家追劇?打牌搓麻?或者是淺嘗輒止地看看書?不知道。

(六)

七天假結束以後,網上出現了一些孤寡老人捨不得親人離開、倚着破舊屋舍流下傷心眼淚的視頻。看着確實難受,我心裡就會想:那些開着車回來過年的子女,城裡的家條件那麼好,為什麼就不能把老人接到身邊一起生活?當然可能有各種緣由,比如老人不想離開故土,比如家裡沒有條件住不下。我知道「不知其苦,莫勸人善」。

我和我的兩個哥哥也都沒有將父母接過來同住,這可能也是古話說的「三個和尚沒水吃」吧。

細想一下,和父母在一起的生活也不總是和諧的,也是經常充斥了對立和不悅。我們小的時候不得不忍着,但是大了以後真的不想再忍,我們要按照我們的意願活着。所以,有人提出了,子女與父母最好的距離,是一碗湯的距離。

(七)

其實,每個人都遲早會成為沒有家的人,即沒有父母的人。但好像只有這樣,TA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當一個人上班以後,TA再回父母的家過年,那種感覺和學生時代天天回家是不一樣的。父母的家不再是TA的家,而只是父母的房子。TA所要做的,是趕緊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

(八)

不管是回家過年、回老家過年還是就在自己家過年、出去旅遊過年,是個中國人就逃不出這個「年」字。它仿佛一種強大的思維枷鎖,讓你無法獨立生活於這個框架之外。

我覺得那些在國外隆重慶祝過年的華裔好奇怪,既然他們已經放棄了自己的國籍、放棄了被傳統文化持續薰陶的必然性,選擇擁抱另一種語言另一種文化另一種思維方式另一種生活習慣另一種社會制度,為什麼又如此捨不得老舊的傳統呢?

有時候,年的力量也沒有非常強大。我的一些大學同學,去美國讀了博士以後,就選擇留在美國。大學畢業十年、二十年聚會,他們都沒有參加,因為為了那麼一個小小的聚會,付出往返飛行的代價,好像也不太值得。同樣,他們也沒有為了回家過年而飛回來。我的一位前任領導,獨生女兒和女婿在澳大利亞,也沒有回來過年,夫妻兩個做空巢老人。

(九)

總之,年,可能團圓,也可能不團圓;可能幸福,也可能不幸福;可能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飯內里卻貌合神離,也可能一個人冷冷清清卻甘之如飴。

套用一句話「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生命若是足夠健康、豐盈,又豈在過年七天」?[1]

作者簡介

楊靜:教師,愛好寫點文字、記錄生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