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鄉韻祥荷,仙境裡的人間煙火(馬昌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鄉韻祥荷,仙境裡的人間煙火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鄉韻祥荷,仙境裡的人間煙火》中國當代作家馬昌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鄉韻祥荷,仙境裡的人間煙火

我以為,歸功於鹿牧洛江的美麗傳說,神奇中渡的山山水水都是浸染了無限的靈動仙氣的,不用說如夢如幻的香橋、鬼斧神工的石林、巨芙鳴琴的響水、千年蝶變的古城,單是清澈蜿蜒的洛水之畔,雞犬相聞的田園小村,就讓人如入仙境心往神馳了。

祥荷鄉韻即是這樣一處仙境般的清涼風景。光聽它的名字,就已勾起我無限美好的遐想,一幅幅美輪美奐的錦繡畫圖早已在我通靈的腦海里縱情編織恣意描摹,並由衷地生出「拼此一游」的內心嚮往。

村屯的名字便很有意趣,一個叫石祥,背靠鷹山峰林,以神鷹守護,寓示吉兆祥瑞;一個叫塘藕,片片田塘,荷葉翻飛,泥土之下,玉藕暗生,昭著物產豐茂。合在一處是為「祥荷」,而以鄉韻之清幽明媚,婉轉流連,更是詩情畫意的極度升華。

風情六月時令正好,終於可以神遊祥荷鄉韻這個極具誘惑的靈魂放牧之所了。

信步蓮花棧道舉頭凝望,越過碧綠的荷田,越過參差的畫壁翹檐,由近及遠的鷹山峰林就是掛在村屯後面的巨幅背景圖,以雄奇浩蕩作為襯托,猶以鷹山、銅盆山為代表,給溫婉的小村屯以自然與歷史人文的厚重底蘊。

「一山飛崎洛江邊,酷似蒼鷹羽翼全;萬里晴空天如水,峰頂常掛月嬋娟。」如一隻傲岸的蒼鷹,峭立的鷹山突兀地孤守着靜靜流過的洛江,千年萬年不改靈犀的初衷。鷹山腳下是古縣治,空濛夜色下,人們常常在此待月吟詩,冥想着嫦娥起舞雄鷹振翅的美妙場景,進而生出 「嫦娥戲鷹」的浪漫情思。昔人曾在鷹山嘴上題寫「鷹山不二」四字,雖不及「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偉大胸襟,但那種「捨我其誰」自負情懷已昭然若揭。

「鷹山城隍」的傳說於亦真亦幻中分明折射出壯家人心繫家國和衷共濟的民族精神,如今,皇帝御賜的牌匾雖已不復存在,民族團結的習俗傳統卻更加發揚光大。每年農曆五月二十八城隍誕日,中渡民間都要舉辦盛大的廟會活動,設百家宴,亦稱和家宴,也是和睦友愛的最好見證。

而銅盆山的「一方保障」等摩崖石刻,則現實地記錄了明王朝鎮壓壯、瑤民族起義的「文治武功」。其實,這也是殘酷慘烈的一部血淚史。不過在今天,早已成為遠去的歷史煙雲,唯有這靜默的石刻,昭示出一種無聲的執着。石祥、塘藕及周邊村屯,多為壯族村寨,屬於當年起義者的後裔,暗淡了刀光劍影,古樸的石刻倒成了受一方保障的人文景觀。

洛江為帶碧玉繞屯,黛瓦白牆阡陌縱橫,抬眼峰林滴翠,頷首荷田泛綠,油紙傘下旗袍秀,觀景台前花如海,這便是眼前的祥荷鄉韻精緻的工筆畫,迷人仙境般卻又褪去了神話色彩的實實在在的人間煙火。

走進村莊,但見鷹山護佑之下,一幢幢具有壯族特色的民居次第映入眼帘,所有房屋的外立面都進行了風貌改造,外牆粉刷成一律的乳白色,房頂都鑲上了漂亮的琉璃瓦,統一的風格,別致的呈現。而白色的外立牆面上,各種與荷相關的清雅壁畫,更是鄉村藝術家們別出心裁的神來之筆,與一碧無垠的荷塘相互映襯,相互融合,構成一幅渾然天成的立體巨軸。水泥硬化的屯內道路乾淨整潔,主幹道上還鋪上了軟面的瀝青,顯得氣派而排場,道路兩旁種上了各種美麗的樹木花草,綠色環保的共享單車整齊地停在路旁的車棚,為村中百姓出行及來此旅遊的騎行愛好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一盞盞排列有序的太陽能路燈,一到夜晚便齊唰唰將天上銀河搬下了凡間。唯有情景再現的農耕體驗館,則通過古樸的農家建築、古老農具及傳統物產,無言訴說着歲月不改的農桑情結,讓前來遊歷的人們,再次回到原始的農耕時代,氣定神閒之際早已心無旁騖,遠離了現代都市的塵囂與煩惱。滄海桑田也只在驚鴻一瞥間舉袂流連,成為一種虔誠的懷舊與憑弔。

我們來時正趕上中渡城隍廟會,祥荷鄉韻景區作為廟會分會場,那些現代的古老的、現實的夢幻的壯家故事傳奇,以彩調、山歌、武術、醒獅表演乃至旗袍走秀等形式,鉚足了勁頭,在村東頭的古戲台上依次粉墨登場輪番上演,博取着觀賞者陣陣叫好聲。

千畝太空蓮如緩緩鋪開的巨大壯錦,碧浪起伏之間,迎風翻卷的荷葉疊翠滾珠,隨風搖曵的蓮花托露帶雨,荷田溝渠交錯其間,純粹成為點綴的水車組合,古韻滴滴,伴着清澈的渠水,吱呀欸乃,仿佛搖搖晃晃的童年,帶着天真無邪的幸福的嘻笑。

蓮花驚艷,以太空之名閃亮登場,可人如斯,以粉黛之媚為其襯托。沒錯,正如某位迷醉的遊客所驚嘆的:隨手一拍就是一幅絕美的大片!

陪同的主人欣然給我們說起了一段太空蓮的「佳話」。數年前種植太空蓮,純粹是奔着蓮子的收成,因為水稻種植的經濟效益有限,頭腦靈活的村民便開始嘗試引種豐產的太空蓮,果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蓮子的收益是以前種水稻的好幾倍。聽行家介紹,這種太空蓮的種子曾被送到太空,通過太空中的射線、真空、微重力等綜合作用,引起基因突變,再帶回地面,經過「誘變育種」而成,也就賦有了這高大上的名字。

據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引種成功後,很快便在屯裡產生了蝴蝶效應,村民們紛紛跟着種起了太空蓮,而屯裡所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們也在種植太空蓮後順利實現了脫貧,家家蓋起了舒適的小洋樓。

而蓮子之外,太空蓮的另一個經濟神話隨即催生了。漂亮的太空蓮一開花,意外地引來了許多賞花者,結果蜂擁而至的遊人把狹窄的田埂都踩塌了。面對這熱鬧的場景,善于思變的石祥人頓時萌生了新的啟發。

如今,超千畝的四星級「祥荷鄉韻」太空蓮景觀區已名聞遐邇。成為風景的祥荷鄉韻,讓我感嘆最多的,不是這蓮葉接天的無窮之碧——雖然這無窮之碧亦令我心曠神怡,也非這荷花映日的別樣之紅——雖然這別樣之紅已使我心醉神迷,而是這風景之中如清清洛江般順勢而為的機巧思辨,是壯家人天生不服輸的宏大氣魄。

景區里一路遇到售賣蓮花蓮蓬的大娘大嫂或小女孩,一朵蓮花10元,一個蓮蓬5元,價格不低,但也實惠,都是現摘現賣,中意哪朵摘哪朵。蓮花嬌艷動人捧在手中賞心悅目,蓮子鮮嫩可口咬在嘴裡清脆滋潤,賣蓮花蓮蓬的人熱情大方,爽氣中透着真誠,更讓人心裡倍覺親切。

「大娘,我想自己摘一朵,可以麼?」我望着荷田,再回頭詢問小攤前豁牙的老大娘。

「好咧,看中了你隨便摘。」大娘微皺的臉在麗日下煥發出古銅色的亮光,分明藏着鄉村式的善意狡黠。

我笨拙地從荷田裡扯下一朵碩大挺拔的蓮蓬,一個踉蹌差點一腳踹進了淤泥齊腿深的荷田。看着我的狼狽樣子,大娘關切地提醒我「當心點」,卻又禁不住用手輕掩着笑得合不攏的嘴。

站在景區中央的觀景台上,四面環顧,如織的遊人興高采烈地在荷田中穿梭賞玩,或擺出各種各樣的 POSE拍照留影,與荷田一道,構成了一幅和美的動態畫卷。我墜入了一種即興的情景冥想,正思量着還有什麼可以為之增色添彩的神來之筆,能讓這美麗畫卷更加豐富多姿,更加天地空靈。這時,一群翩然的白鷺,仿佛心有靈犀般,從遠處一座兀立的山林間,振翅飛來,在荷田上空反覆盤桓,一會兒拉開整齊的一字形,一會兒排成靈活的方陣,忽起忽落,忽高忽低,整個荷田頓時變得氣象萬千了。我追着鷺群粗略數了數,嚯,總共將近上百隻呢,真稱得上龐大的仙鷺家族啦。

「哇,好大一群仙鷺!」

喜出望外的遊人歡呼起來,一個個舉起手中的長槍短炮和手機,對着鷺群一陣狂拍,更有人以白鷺為背景,來個寫意的人鷺合影,要沾沾這絕美的靈仙之氣。

是啊,這樣壯觀的美景,叫人見了怎不欣喜若狂?

在「祥荷鄉韻」,不僅要飽覽美麗動人的祥荷秀色,還需歷經一道必不可少的饕餮程序:品嘗別具風味的荷家盛宴。中渡荷家盛宴在祥荷鄉韻變成了「專業」的荷家盛宴,村人們智慧超常就地取材,以荷葉、荷花、蓮藕、藕帶、蓮子等為原料,開發了荷葉包、荷葉煎蛋、荷葉雞、清蒸荷香魚、蓮子雞湯、血鴨藕片、蓮藕紅肉、蓮藕丸子等數十種與荷相關的系列新鮮菜式招待遊客。開席前我們還很嗨地體驗了一把摏擂盆。摏擂盆是中渡民俗文化之一,就是用新鮮的辣椒、姜蒜、紫蘇葉等材料,和上食鹽、味精,放到特製的「盆」中「擂」碎,製成一道酸辣可口的「開胃菜」。

色香味俱佳的荷家盛宴,不斷推陳出新,做足了極致的「荷樣」文章,成就了舌尖上無可挑剔的祥荷鄉韻。

壯家人是天生樂觀派,豪放熱情,向來喜好以酒會友以歌傳情。美食滿席,當然得有美酒相伴,更少不了傳情的酒歌。竹筒酒榐已架好,大方的山歌手高舉酒杯,唱起了待客的敬酒歌:「貝儂哎,壯家敬酒要唱歌,山歌聲聲伴酒喝,貴客越多心越暖,貝儂哎,好比春風過呀過山坡……」這是無法拒絕的款款深情。

一席豐富的荷家盛宴,吃得我胃口大開,吃得我回味無窮,吃得我不知天下美味佳宥,酒雖醉人人更自醉了。

夜幕降臨,荷風拂煦,荷香暗盈,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廣場上,老人們安逸地坐在涼亭內拉着家常,或就着燈光下象棋,拱卒走馬妥妥地紙上談兵,漢子們撇下一天的勞頓,打起了籃球乒乓球,婦女們隨着優美的音樂,跳起了律動的健身廣場舞,孩子們小鹿般滿場奔跑,歡快地打鬧戲嬉,一派其樂融融的動人場景。這樣的溫馨與祥和,正是我們所要追尋的美麗鄉愁的特定意蘊。

喜歡靜處覓幽的我,繞過熱鬧的小廣場,獨自一個人,沿着荷花棧道漫步徐行,不覺間來到荷花深處,而喧聲已遠,祥荷靜謐,側耳細聽着腳下溝渠里潺潺的水流、田埂上啾啾的蟲吟、荷田裡小鯉魚偶爾捲起的划水聲或偶爾的蛙鳴,嗅一嗅觸手可及的荷葉蓮花,眯眼做個舒緩的深呼吸,然後端坐在茂密的蓮荷之下,透過荷葉仰望點點星空,仿佛又置身另一個精妙絕倫的世界,整個人被一種奇妙的快意裹挾了融化了蛻變了。習習荷風知音般輕輕吟誦着荷花仙子的採蓮曲,掠過靈敏的鼻息,掠過忽閃的眼睫,掠過顫動飄逸的髮絲,仿佛夢境中相遇,在我的思緒里撓着幸福的痒痒,為我安神,為我撫慰忐忑浮躁的心房。

往回走的路上,朦朧中見到一對小情侶親密地倚坐在荷塘邊,姑娘半摟着小伙,小伙子手持小釣竿,靜待着水中的小龍蝦、荷花魚前來上鈎,那份從容淡定,那份怡然自得,像極了當年沽名的姜太公。

踏着遠遠近近的蛙聲蟲鳴,回到下榻的鄉棧民宿,已近夜深,熱鬧了一天的小村屯終於安憩了。然而,被安祥的夜色糾結着,依舊沒有半點睡意,乾脆沏上一壺荷花茶,斜倚着陽台欄杆,靜看點點的螢火蟲流星般從眼前輕輕划過,將深深的夜色淺淺分割,任意而無痕,是那麼的得心應手道化自然。只有隔壁天台上還在飄來燒烤的煙火薰香,間或參雜着愉悅的笑鬧打趣,有些固執的誘惑。

今夜又將無眠!不獨是我,每個來此艷遇的人,都被寵幸得不能自已。

「一方保障,留住鄉愁,留住詩與遠方,留住仙境裡的人間煙火。」我的腦海里情不自禁地湧出這樣的意念,一邊輕磕茶杯,衝着忽明忽暗的流螢,衝着遠處凝眸的鷹山峰林,會心一笑。[1]

作者簡介

馬昌華,廣西作家協會會員,柳州市作協委員、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