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書旨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書旨述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書名;書旨述

作者;虞世南

名句1;三才審位,日月燭明,固資異人

名句2;加之奮逸,時言草聖

'''書旨述'''》由虞世南著。虞世南(558-636年),唐朝初職為秘書監。隋朝末曾任竇建德政權的「偽黃門侍郎」,後投靠李世民任「秦府參軍」。歷史上有名的書法家,對「二王之法」(王羲之,王獻之)很是精通。[1]

書旨述]]》虞世南 (唐)。

客有通元先生,好求古蹟,為余知書啟之發源,審以臧否。曰「余不敏,何足以知之。今率以見聞,隨紀年代,考究興亡,其可為元龜者,舉而敘之。古者畫卦立象,造字設教。愛置形象,肇乎倉史。仰觀俯察,鳥跡垂文。至於唐、虞,煥乎文章,暢於夏、殷,備乎秦、漢。

洎周宣王史史籀,循科斗之書,采倉頡古文,綜其遺美,別署新意,號曰籀文,或謂大篆。秦丞相李斯,改省籀文,適時簡要,號曰小篆,善而行之。其倉頡象形,傳諸典策,世絕其跡,無得而稱。其籀文、小篆,自周、秦以來,猶如參用,未之廢黜。或刻以符璽,或銘於鼎鍾,或書之旌鉞,往往人間時有見者。夫言篆者,傳也。書者,如也。

述事契誓者也。字者,孳也,孳乳浸多者也。而根之所由,其來遠矣。」****先生曰「古文籀篆,曲盡而知之,愧無隱焉。隸、草攸止,今則未聞,願以發明,用祛昏惑。」曰「至若程邈隸體,因此罪隸,以名其書,朴略微奧,而歷祀增損,亟以湮淪。而淳、喜之流,亦稱傳習,首變其法,巧拙相沿,未之超絕。

史游制於急就,創立草藁,而不之能;崔、杜析理,雖則豐研,潤色之中,失於簡約。伯英重以省繁,飾之銛利,加之奮逸,時言草聖,首出常倫。鐘太傅師資德升,馳騖曹、蔡,仿學而致一體,真楷獨得精研。而前輩數賢,遞相矛盾,事則恭守無舍,義則尚有理疵,未分賢明,失之斷割。逮乎王廙、王洽、逸少、子敬,剖析前古,無所不工。八體六文,心揆其理;俯拾眾美,會茲簡易;製成今體,乃窮奧旨。」****先生曰「放戲!三才審位,日月燭明,固資異人,一敷而化,不然者何以臻妙!無相奪倫,父子聯聯,軌範後昆。」先生曰「書法玄微,其難品繪,今之優劣,神用無方,小學疑迷,惕然將寤。而旨述之義,其聞乎。

另一版本《書旨述》,個別文字與以上版本有出入,現抄錄於下:

客有通玄先生好求古蹟,為余知書啟之發源,審以臧否,曰予不敏,何足以知之?今率以聞見,隨紀年代,考究興亡,其可為元龜者舉而敘之。

古者畫卦立象,造字設教,爰闐(「門」作「宀」,「置」之異體字)形象,肇乎蒼史仰觀俯察鳥跡,垂文至於唐虞煥乎文章,暢於夏殷,備乎秦漢。洎思宣王史史籀循科斗之書,采蒼頡古文,綜其遺美,別署新意,號曰「籀文」,或謂「大篆」。秦丞相李斯改省籀文,適時簡要,號曰「小篆」,善而行之。其蒼頡象形,傳諸典策,世絕其跡,無得其稱。其籀文、小篆,自周、秦以來,猶或參用,未之廢黜,或刻於符璽,或銘於鼎鍾,或書之旌鉞,往往人間時有見者。夫言:「篆者,傳也;書者,如也,述事契誓者也。字者,孳也,孳乳寢(「丬」作「氵」)多者也。而根之所由,其來遠矣。」先生曰:「古文、籀篆,曲盡而知之,愧無隱焉,隸、草攸止,今則未聞,願以發明,用去昏惑。」曰:「至若程邈隸體,因之罪隸以明,其書朴略,微而歷祀,增損亟以湮渝,而淳善之流,亦稱傳習,首變其法,巧拙相沿,未之超絕。史游制於急就,創立草藁,而不之能。崔、杜析理,雖則豐妍,潤色之中失於簡約。伯英重以省飾繁之,銛利加之,奮逸時言草聖,首出常倫,鐘太傅師資,德升馳騖,曹蔡仿學而致一體,真楷獨得精妍。而前輩數賢,遞相矛盾。事則恭守無舍,儀則尚有瑕疵,失之斷割。逮乎王廙、王洽、逸少、子敬,剖析前古,無所不工,八體六文,必揆其理,俯於眾美,會滋簡易,製成今體,乃窮奧旨。」先生曰:「於戲三才審位,日月燭明,固資異人一敷而化,不然者何以臻妙無相奪倫,父子聯鑣,軌範後昆。」先生曰:「書法玄微,其難品繪。今之優劣,神用無方,小學疑迷,惕然將寤。而旨述之義,其可聞乎?」曰:「無讓繁詞,敢以終序。」

參考資料

  1. 虞世南《書旨述》《筆髓論》,360doc個人圖書館 , 2015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