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中國明代書法理論著作。項穆著。項穆,萬曆年間書法理論家,字德純,號貞元、無稱子。書畫收藏家、鑑賞家項元汴之子。秀水(今浙江省嘉興市)人。

目錄

作者簡介

項穆(生卒年不詳),字德純,號貞元,亦號無稱子。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宮中書。工書法,融會晉唐諸家,追摹逸少。著有《書法雅言》、《元貞子詩草》等。

書籍簡介

《書法雅言》1卷,共17篇,包括:書統、古今、辨體、形質、品格、資學、規矩、常變、正奇、中和、老少、神化、心相、取捨、功序、器用、知識。作者從儒家的觀點出發,把書法推到」同流天地,翼衛教經」的地位,認為它可以」發天地之玄微,宣道義之蘊奧,繼往聖之絕學,開後覺之良心」;書法是人格的表現,」心之所發」,」運之為字跡」,」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關於書法學習,項穆強調內心修養,強調一開始便應注意精神與形式的互相滲透。此外,作者還強調書法的」正統」,把王羲之與孔子並列,排斥蘇軾、米芾,認為後世有成就的書法家,都不過是發揮了王羲之的某一方面。 《書法雅言》有沈思孝序。穆父元汴鑑藏書畫,甲於一時。穆因承家學,耳濡目染,見識尤廣,且於書法特工,故自抒心得而成此書。全書共十七篇。一、「書 明統」,主張以晉代右軍為正統;二、「古今」,論偏古偏今,皆為書家之弊,提倡「學古而不拘於古法」;三、「辨體」,論性情對書法 畫的影響,提出「施教者貴因材,自學者先克己」;四、「形質汀,論書體之肥瘦,認為「瘦而腴者,謂之清妙」,及「肥而秀者,謂之豐艷」;五、「品格」,論定書品之優劣,分正:宗、大家、名家弋正源、傍流共五等;六、「資學」,論資質與書法之關係,指出「資不可少,學乃居先」;七、「規矩」,論書當以右軍為法規,提出「書不入晉,固非上流;法不宗王,詎稱逸品」;八、「常變」論「字形雖變,體格不可逾」;九、「正奇」,論書之正奇關係,兼述唐代真、草書體之三變;十、「中和」,論書之中和標準,並敘述唐代各家書法之長;十一、「老少」,論書法之老少,宜混為一談;十二、「神化」,狀書之神化,並指出神化而不能越規;十三、「心相」,發揮;「人正則書正」的論點;十四、「取捨」,主張學書要擇長而去短,獨尊右軍,力斥蘇、米;十五、「功序」,以為學書非積有四十年功夫不可,後附論書之三戒;十六、「器用」,主張筆、墨、紙、硯皆務須精良;十七、「知識」,論鑑賞,主張「論書如論相,觀書如觀人」和「人品既殊,識見亦異」。 此書大旨以晉人為宗,而力排蘇、米等書,雖持論稍有過高,然項氏終生一藝,研求至深,故所論極其精闢。行文大體擬孫過庭《書譜》,但無剽襲、類同與苟且之弊,而氣息亦頗為純厚。

版本

傳世有明萬曆刊本、《夷門廣牘》本、八千卷樓舊鈔本和《四庫全書》本等,流傳較廣的是《美術叢書》本和上海書畫出版社《歷代書法論文選》本。

內容預覽

河馬負圖,洛龜呈書,此天地開文字也。羲畫八卦,文列六爻,此聖王啓文字也。若乃龍鳳龜麟之名,穗雲科斗之號,篆籀嗣作,古隸爰興,時易代新不可殫述,信後傳今篆隸焉。爾厯周及秦,自漢逮晉,真行迭起,章草浸孶,文字菁華,敷宣盡矣。然書之作也,帝王之經綸,聖賢之學術,至於玄文、內典、百氏、九流、詩歌之勸懲,碑銘之訓戒,不由斯字,何以紀辭?故書之為功,同流天地,翼衛教經者也。夫投壺射矢,猶標觀徳之名,作聖述明,本入列仙之品,宰我稱仲尼賢於堯舜。余則謂:逸少兼乎鍾張大綂斯,垂萬世不易。苐唐賢求之筋力軌度,其過也嚴而謹矣。宋賢求之意氣精神,其過也縱而肆矣。元賢求之性情體態,其過也溫而柔矣。其間豪傑奮起,不無超越尋常,槩觀習俗風聲,大都互有優劣。我明肇運,尚襲元規,豐祝文姚,竊追唐躅,上宗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