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乾陽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乾陽殿

乾陽殿,隋東京紫微宮城 三大殿之首,是紫微宮城的大朝正殿,唐時重建又稱乾元殿武則天拆其上層而建明堂。

乾陽殿至於是不是三重檐殿頂結構還有爭議,不同學者有不同解讀 , 是中國古代宮殿建制的最高規格,該形制延續至明清北京祈年殿,乾陽殿的殿基高達九尺(2.6米),推測總高270尺(折合今80米)。乾陽殿面闊十三間(長115-120), 南北進深50-60米); 而其柱子達到了二十四圍(周長36米),大到需要"二千人曳一柱"。

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宮城正殿。 隋末秦王李世民攻克洛陽,忌其過於奢華, 於是"焚東都紫微宮乾陽殿"。 唐人評價:"乾陽畢工,隋人解體。"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乾陽殿 [1]

外文名稱 The Qianyang Palace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陽市 [2]

占地面積 6720平方米

開放時間 早08:30-晚21:30

景點級別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門票價格 全價120元,半價60元

著名景點 乾陽殿遺址

所屬皇宮 紫微城

歷史沿革

大業始建

隋煬帝大業元年( 605 年),煬帝登 基之初即開始了新的洛陽城市及宮殿的營造。此後 300 年間,這座洛陽城曾作為隋唐兩代的東都,而隋唐洛陽宮中也上演了一系列大規模宮殿營造的大戲劇。

宮殿建築營造史上,在位於隋唐紫微宮殿 外朝正衙的主殿位置上,在自隋煬帝大業年間到唐玄宗開元年間短短的100餘年間,經歷了一系列大規模的殿閣營造活動,譜成了中國古代建築史上一段極其罕見的宏大樂章。 隋煬帝大業元年,洛陽城正殿乾陽殿始建。這座大殿即使從大業初年即已建成計,也僅存在了不足 18 年。

大業二年(606年),隋煬帝在紫微宮正殿 --乾陽殿接受萬國朝賀,設九賓之禮。隋煬帝作《冬至乾陽殿受朝詩》:"端拱朝萬國,守文繼百王。"

太宗焚毀

唐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攻克洛陽後,因為看到其宮殿過於奢侈,於是"焚東都紫微宮乾陽殿 。

顯慶重建

9 年之後,到唐太宗貞觀四年 ( 630 年),太宗李世民又想在原址上重建乾陽殿,但遭到了大臣張玄素的極力反對,他聽聞"阿房成,秦人散;乾陽畢工,隋人解體。"於是聲明再修乾陽殿"繼承了隋朝滅亡的禍根,恐怕還要比隋煬帝還要昏庸。"遂又罷止。

乾陽殿被毀 35 年之後的唐高宗顯慶元年( 656 年), 終於敇司農少卿田仁汪,因舊殿余址,重修了洛陽皇宮中的這座正殿,稱為乾元殿。

武后改建

又 32 年之後,至武則天垂拱四年( 688 年)二月,拆除了這座正殿乾元殿,於其地造明堂。這座位於外朝正衙之位上的明堂建築,僅僅存在了不足 7 年,於武則天證聖元年 ( 695 年)被大火所焚毀。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 696 年)三月,這座明堂被毀之後的第二年,重新建造的明堂重新落成。焚毀後重建的武則天明堂,僅存在了 21 年。

玄宗改造

唐玄宗開元五年( 717 年),以武太后所造明堂,有乖典制,遂擬拆除明堂上層,依舊建乾元殿。詔將作大匠康贊素往東都毀之,康份素以毀拆費工,乃奏拆去上層,但留下層為正殿。一說康氏拆除武則天明堂上層是在開元二十六年( 738 年),如此,則武則天明堂存在了 42 年,至開元二十七年 ( 739 年),在明堂舊址上恢復了乾元殿,其實只是對武則天明堂原有結構的一個改建。

從大業元年( 605 年)至開元二十七年( 739 年),在 134 年的時間中,在洛陽紫微宮同一個基址上,先後存在了隋乾陽殿、唐乾元殿、武則天明堂、焚毀後重建的武則天明堂,及拆除明堂上層改建的唐玄宗乾元殿等 5 座大規模的殿堂。這樣以國家之力在皇家宮殿的正衙之位上大規模進行的跌宕起伏的大型木結構殿堂建造,不能不說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觀。

史料記載

唐·杜寶《大業雜記》:"乾陽門東西亦軒廊周幣,門內一百二十步有乾陽殿,殿基高九尺,從地至鴟尾高二百七十尺,十三間二十九架,三陛軒。文掍鏤檻,欒櫨百重,楶拱千構,雲楣繡柱,華榱璧璫,窮軒甍之壯麗。

其柱大二十四圍,倚井重蓮,仰之者眩曜;南軒垂以失絲網絡,下不至地七尺,以防飛鳥;四面周以軒廊,坐宿衛兵。

殿廷左右各有大井,井面闊二十尺。庭東南西南各有重樓一,懸鐘一,懸鼓刻漏心則在樓下,隨刻漏則鳴鐘鼓。"

舊唐書·本紀·卷一》:"庚寅,焚東都紫微宮乾陽殿。"

全唐文·卷一百四十八·諫修洛陽乾陽殿書》:"臣聞阿房成,秦人散;章華就,楚眾離。乾陽畢工,隋人解體。"

資治通鑑·唐紀五》:秦王世民觀隋宮殿,嘆曰:"逞侈心,窮人慾,無亡得乎!"命撤端門樓,焚乾陽殿,毀則天門及闕;廢諸道場,城中僧尼,留有名德者各三十人,餘皆返初。

宋,孔平仲《續世說·直諫》:" 貞觀四年,詔發卒修洛陽宮乾陽殿 ,以備巡幸。 張元素上書極諫雲:' 阿房成, 秦人散; 章華就, 楚眾離; 乾陽畢功, 隋人解體。'"

宮殿形制

建築尺度

乾陽殿的規模,唐初張玄素曾經做過描述:"臣又嘗見隋室造殿,楹棟宏壯,大木非隨近所有,多從豫章采來。二千人曳一柱,其下施轂,皆以生鐵為之,若用木輪,便即火出。鐵轂既生,行一二里即有破壞,仍數百人別齎鐵轂以隨之,終日不過進三二十里。略計一柱,已用數十萬功。"

尺度記載:永泰門內四十步,有乾陽門,並重樓。乾陽門東西亦軒廊周匝。門內一百二十步,有乾陽殿。殿基高九尺,從地至鴟尾高一百七十尺。又十三間,二十九架。

三陛(一作階)軒……其柱大二十四圍,綺井垂蓮,仰之者眩曜……四面周以軒廊,坐宿衛兵。殿庭左右各有大井,井面闊二十尺。庭東南、西南各有重樓,一懸鐘,一懸鼓。

屋檐結構

隋乾陽殿為三重屋檐(三陛軒),至於是不是三重檐殿頂結構,不同學者有不同解讀,從主流看中國古代大型宮殿建築多為二重檐結構。 而唐乾元殿可能僅有兩重檐,而這50尺的差別恰好正是這一重屋檐在高度上的差別。

如果將這兩座建築的基本信息綜合在一起,並參照宋《營造法式》所規定的宋代建築的一些基本規則,可以將這兩座中國古代史上最為宏偉的大型宮殿建築推想還原出來,使我們一睹隋唐時最高等級殿堂建築的規模形象與尺度。

珠帘布置

隋代乾陽殿在前檐廊柱間,每一間都掛了珠簾,簾下部距離大殿台基的高度為7尺。這一珠簾可能是為了防止鳥兒飛入殿中的,也起到了遮蔽殿內景象,並對大殿起裝飾效果的作用。

遺址發掘

2010年洛陽市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中對乾陽殿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南部被唐代明堂打破,北側被宋代太極門打破,乾陽殿的台基已不完整。根據考古資料綜合分析,乾陽殿規模東西寬約115-120米,南北進深50-60米。由此可以看出乾陽殿確實是中國古代規模巨大的木構建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