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內門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內門竹
圖片來自百家號百度網

內門竹(學名:Ampelocalamus naibunensis (Hayata)T.H.Wen) 禾本科懸竹屬植物,竿高3-6米,較纖細,徑粗5-10毫米,上部垂懸,近似攀援狀,花枝無葉,每節有2-10枚小穗簇生,在每簇的下方托有一組逐漸增大的卵形苞片,末級小枝具(3)5-7(-10)葉;葉鞘長3-6厘米,無毛;葉耳小,其上具數條棕色繸毛。台灣省南部屏東縣內門村特產,恆春半島有零星栽培,生於1000米處山區。

內門竹,竹竿細長挺拔,竹葉稀疏秀氣,節間距長顯得空靈,微風吹拂,隨風搖曳,充滿竹韻,深受盆景愛好者和竹愛好者的喜愛。內門竹是沒有竹鞭的叢生竹。內門竹竿高較纖細,上部垂懸,近似攀緣狀;節間光滑無毛,竿環隆起;竿節分多枝。籜鞘薄紙質,鞘口截平,背部疏被短毛,邊緣無毛;籜耳微小,其上生棕色短縫毛;籜片細線形或呈錐狀,易自籜鞘上脫離,無毛,邊緣亦無毛。[1]

植物學史

內門懸竹被柴田桂太(Hayata)命名。可能不了解它的地下莖特徵而放置於青籬竹屬Arundinaria,Arundinaria被分成Pseudosasa、Pleioblastus等屬,因而內門竹也被組合到這些屬中。到了1932年中井猛之進(Nakai)發現內門竹是一個叢生竹,因而把內門竹組合到籟竹屬Bambusa,又被組合到孝順竹屬Leleba。1979年林維治負責編台灣植物志竹亞科時,可能認為內門竹與孝順竹屬不同,又組合到節柱竹屬Arthrostylidium,注稱「可能是引進的」。因節柱竹屬是拉丁美洲的特有屬。從世界植物區系來看,兩者分別屬於兩大不同的區系。節柱竹屬是新熱帶植物區系的植物,而內門竹是古熱帶植物區系的植物。這兩大區系在都為巨大水體所隔離,不大可能有接近的機會。從形態上來看,節柱竹屬是假花序,分枝節間扁平,而內門竹為真花序,分枝節間圓筒形,顯然是遠緣的,不能放到一個屬內。但內門竹與海南島的懸竹屬Ampelocalamus相比較,兩者花、地下莖、分枝特性、生態環境等都是近似的,因此組合為懸竹屬。

形態特徵

竿高3-6米,較纖細,莖粗5-10毫米,上部垂懸,近似攀援狀;節間光滑無毛長12-28厘米,竿壁厚2-3毫米;竿環隆起;竿節分多枝籜鞘薄紙質,鞘口截平,背部疏被短毛,邊緣無毛;籜耳微小,其上生棕色短縫毛籜片細線形或呈錐狀,易自籜鞘上脫離,無毛,邊緣亦無毛

末級小枝具(3)5-7(-10)葉;葉鞘長3-6厘米,無毛;葉耳小,其上具數條棕色繸毛;葉舌突出,圓弧形,被細柔毛;葉片呈窄披針形,長(3)4-14厘米,寬5-12毫米,先端漸細尖,基部楔形,並收縮成長為3-6毫米的葉柄,葉緣密被小鋸齒而粗糙,次脈3或4對,再次脈5-7條,小橫脈不明顯。

花枝無葉,每節有2-10枚小穗簇生,在每簇的下方托有一組逐漸增大的卵形苞片;小穗柄纖細,長2-4厘米;小穗含3-6朵小花,全長2-4厘米;穎2,長圓形,長3-5毫米;外稃卵狀長圓形,長10-12毫米,寬3-4毫米,7-11脈;內稃長7-11毫米,寬2-3毫米,背部2脊間具3或4脈,脊外至邊緣各有3脈;鱗被表面被細柔毛;花葯長約4毫米;子房倒卵形,花柱短,柱頭2,帚刷狀。果實未見。花期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米的山區。

分布範圍

台灣省南部屏東縣內門村特產(模式標本產地),恆春半島有零星栽培。

本種提示

因其分布較局限,故《台灣植物志》第5卷說它可能是輸入的竹種。

參考來源

  1. 內門竹為什麼這麼貴百家號百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