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大頭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頭烏龜(拉丁學名:Chinemys megalocephala)隸屬龜鱉目龜科烏龜屬,俗稱大頭龜。甲長一般183~252毫米,寬133.5~156.5毫米。頭寬53.5~58.5毫米,為甲寬的1/3~1/2,是龜屬中比例最大者。頭不能縮入甲內。背甲栗棕色或稍帶黑色,具3條縱棱,脊棱明顯,且為棕黑色。甲橋與腹甲顏色一致,棕黑色或帶不規則黃色,四肢及身體其它軟皮部分均為灰黑色。
雜食性。卵生,卵白色,橢圓形,每年5~9月為產卵期,每次產卵2~7枚,指、趾間具蹼,生活于山丘附近的溪流中。在中國分布於江蘇、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區)。
簡介
大頭烏龜(Chinemys megalocephala),又名大頭龜,隸屬烏龜屬。偶爾見於江蘇、安徽、湖北等地,但都是成年大龜,如1986年在安徽省屯溪發現一隻大頭烏龜,重1000克。
龜體有腥臭味。頭大,吻端為鈍圓形,不像烏龜那樣尖。頸盾細小呈細條形。四肢和尾能縮入殼內,唯頭部不能縮入殼內。其他特徵與烏龜相似。
上海自然博物館收藏本種1件標本,其背甲上刻有「道光二十年放生」字樣,至該龜1971年死亡時,至少已活了130年以上 。
形態特徵
基本特徵
頭寬大,約大於其背甲寬的1/2~1/3。頭頂前部較平滑,後部被覆細鱗。吻端鈍,且垂直向下達喙緣。背甲有3條明顯的嵴棱。椎盾5枚,第1枚呈鼎形,第2~3枚幾乎呈方形,第4枚六邊形,第5枚近似梯形。每側肋盾4枚,第1枚扇形,餘三枚為方形。頸盾小,略呈鐘形。每側緣盾11枚,邊緣較整齊,但第3~8枚略向上翹。臀盾後緣略微凹陷 。
腹甲略短於背甲,前緣平切或微凹,後緣凹成弧形。喉盾三角形;肱盾梯形,外緣寬大於內緣寬的2倍。其餘各盾片略呈方形或長方形。腋盾較小,約為胯盾的1/3 。
前後肢5指(趾);指(趾)間全蹼。前肢具5爪,後肢的第5趾不發達,則後肢4爪。尾細尖,長度適中。
此種龜的體色略帶棕色,眼後每側有2條帶黑邊的黃綠色縱紋,至頸部漸細,最後消失。鼓膜的上緣有1條黃色弧線紋。下頜有黃色蟲紋。在頸部,約有數條黃色縱紋。
此種龜的背甲雖為深棕色,但在椎盾前緣及中央的嵴棱為黑色。腹甲棕黑色,盾片間的溝緣為黃色或黃綠色。四肢及尾為橄欖色 。
識別特徵
1、背甲呈紡錘型,脊棱明顯且為棕黑色。
2、頭寬為甲前緣寬度的1/3~1/2,頭背橄欖色。
3、吻端與頜緣幾乎成一垂直向下的直線,頜寬厚,眼大。
4、頭側沿眶後緣向後有斷續多條鑲黑灰色邊淡黃色紋。
5、甲橋與腹甲顏色一致為棕黑色放射性條紋不明顯,有些成全黑色。
特徵與生活習性
四肢發達
大頭龜之所以頭部很大,是因為其肌肉發達。除了頭部發達之外,大頭龜的四肢也十分發達。其四肢雄壯,並且肌肉很厚,底部更是非常粗糙,能夠支撐它們走過比較尖銳的地面,不受到傷害。大頭龜廣泛分布於亞洲的東南部地區,泰國、緬甸等國家有大量大頭龜的分布。[1]
大頭龜不喜歡在海里生活,它們更喜歡在淡水區域生活,尤其是陸地上的溪流以及河澗區域內部有許多大頭龜的存在。它們的體型在所有龜類當中屬於中等體型,但是由於四肢雄壯,其在水中的天敵較少,能夠不費力氣的吃到很多食物以飽腹。
腹甲較短
大頭龜在四肢發達的同時還長有非常堅硬的鱗片,這使得它們能夠克服很複雜的生存環境。即使樹林當中有不少尖銳的樹枝,也不會傷害到它們分毫。大頭龜以魚類和蝦類為食,其雖然喜歡在溪流中生活,但是也有一部分時間是在岸上的。在岸上捕獵的它們主要吃蝸牛和蚯蚓等等蟲子。大頭龜在白天活動很少,大部分活動都集中在夜間。大頭龜與青蛙一樣有很強的夜視能力,因此晚間捕獵的它們能夠成功捕捉到很多處於休息狀態的昆蟲。大頭龜白天多休息,在溪流附近的石頭以及植被之下有大量大頭龜的蹤跡。
雌雄鑑別
雌龜體型較大,體重一般為1~1.5千克,背甲棕色,尾較短。有關雄龜,尚存在異議,有人認為雄性大頭烏龜的體重在0.6千克左右;有人則認為,雄性大頭烏龜與雄性烏龜是同一種。目前雄性大頭烏龜的個體很少發現。
繁殖特點
6~9月產卵,每次產卵2~7枚,卵長徑31~39毫米,短徑21~2毫米。卵白色,橢圓形,卵重10~12克 。
飼養管理
大頭烏龜數量極少,僅有零星發現,均捕自野外,幾乎沒有人工飼養,其飼養管理方法不清楚,一般認為與烏龜的飼養管理方法差不多 。
分布範圍
生活丘陵、坡地附近的溪流或池塘內。見於江蘇、安徽、湖北、廣西、海南等地。
適應環境
大頭烏龜為水棲龜類。自然界的大頭烏龜生活于山丘附近的溪流中。人工飼養條件下,大頭烏龜能適應深水區域,可飼養於水泥池、水塘等處。
生存現狀
大頭烏龜為廣西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為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名錄的瀕危保護水生野生動物,但並無具體有效保護措施。不過,已有初步成功的馴養繁殖技術,動物園及私人有少量飼養供觀賞,農貿市場有出售。
分布區窄,數量甚少,加上棲息地環境質量下降,棲息地遭破壞,被亂捕濫殺,野生自然資源量日漸減少。
物種保護
CITES附錄III,野生種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