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大果忍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大果忍冬
圖片來自植物智網

大果忍冬,常綠藤本;全體幾無毛;小枝暗紅色或淡褐色,有時具短剛毛。做藥有活血散瘀的功效。用治跌打損傷,疼痛、麻木、血腫。

形態特徵

常綠藤本;全體幾無毛;小枝暗紅色或淡褐色,有時具短剛毛葉革質,橢圓形、卵狀矩圓形、矩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7-15厘米,頂端急漸尖或漸尖,基部圓形而稍下延於長1-2.5厘米的葉柄。雙花單生於葉腋或在小枝頂集合成短總狀花序;總花梗長4-15毫米;苞片三角形,長約1.5毫米;小苞片卵狀三角形,長1-1.5毫米;萼筒長6-8毫米,萼檐杯狀,萼齒三角形,頂端鈍,長0.5-1.5 (-2) 毫米;花冠粗大,白色,後變黃色,長 (9-) 10-12厘米(緬甸的標本長15-17厘米),筒長 (5-) 6-7厘米,直徑達4毫米,唇形,上唇兩側裂片深達唇瓣的3/8,中裂片長5-6毫米;雄蕊比花冠短,花絲有微伏毛,花葯條形,長7-8毫米;花柱長等於花冠,有微伏毛。果實大,梨狀,卵圓形,長約2.5厘米。花期3-7月,果熟期5月下旬至8月。[1]

生長環境

生於林內或林緣濕潤地灌叢中,海拔1070~2300米。

生境:灌叢中, 林緣濕潤地, 林中, 山谷林下, 山坡, 山坡密林中

海拔下限:1070

海拔上限:3200

是否中國特有:否

是否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分布範圍

中國廣西(那坡)和雲南東南部至西南部。緬甸和泰國。

主要價值

根、嫩枝、葉:用於跌打損傷。

來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藥名:大果忍冬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忍冬科植物大果忍冬的根、莖、葉。

性味歸經:苦,平。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亦可外用:適量搗敷。

考證:始載於《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中藥化學成分:花含綠原酸1.38%。

參考來源

  1. 大果忍冬植物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