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岳西紅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岳西紅茶簡稱岳紅,原料採摘於大別山區的優質雲霧茶。新創岳西嶽紅紅茶。產於皖西大別山腹地岳西縣境內的中關鄉和五河鎮。該地原屬陸羽《茶經》所載盛產茶葉的壽州和舒州,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茶園大多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峽谷之中,周圍樹木蔥籠,百花溢香,雲霧瀰漫。「岳西嶽紅」是在岳西一千多年種茶,制茶的傳統製作技術基礎上創製的。

岳西紅茶繼承了岳西傳統茶葉的優點,高香耐泡,香氣清高持久。在研製過程種,他又借鑑了現代紅茶的製作工藝,生產出來的岳紅湯色紅潤,味道醇厚,回味無窮。[1]

歷史

岳西產茶歷史悠久,始於秦漢時期。陸羽《茶經·八之出》載:淮南,茶,出「光州」、「義陽郡」、「舒帥I』I、「壽州」。岳西位於大別山東段分水嶺,為古舒州、壽州結合部。自唐代以來,生產的紅茶、蘭花茶、天柱茶、閔山茶一直聞名遐邇。明清方志多記載:此地「茶優異,多入貢」。茶葉是岳西縣最大的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

營養成分

紅茶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A、鈣、磷、鎂、鉀、咖啡鹼、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穀氨酸、丙氨酸、天門冬氨酸等多種營養元素。紅茶在發酵過程中多酚類物質的化學反應使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會產生茶黃素、茶紅素等成分,其香氣比鮮葉明顯增加,形成紅茶特有的色、香、味。

主要功效

紅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慾,可利尿消除水腫,並強壯心臟功能。紅茶中「富含的黃酮類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病率。中醫認為,茶也分寒熱,例如綠茶屬苦寒,適合夏天喝,用於消暑;紅茶、普洱茶偏溫,較適合冬天飲用。至於烏龍茶、鐵觀音等較為中性。

紅茶能輔助血糖調節,但仍無確切的定論。 在冬天胃容易不舒服,冰瓜果吃太多感到不適的人,可以紅茶酌加黑糖、生薑片,趁溫熱慢慢飲用,有養胃功效,身體會比較舒服,但不建議喝冰紅茶。

提神消疲

紅茶

紅茶中的咖啡鹼藉由刺激大腦皮質來興奮神經中樞,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進而使思維反應更加敏銳,記憶力增強;它也對血管系統和心臟具興奮作用,強化心搏,從而加快血液循環以利新陳代謝,同時又促進發汗和利尿,由此雙管齊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覺疲勞的物質)及其它體內老廢物質,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

生津清熱

夏天飲紅茶能止渴消暑,是因為茶中的多酚類、醣類、氨基酸、果膠等與口涎產生化學反應,且剌激唾液分泌,導致口腔覺得滋潤,並且產生清涼感;同時咖啡鹼控制下視丘的體溫中樞,調節體溫,它也刺激腎臟以促進熱量和污物的排泄,維持體內的生理平衡。

利尿

在紅茶中的咖啡鹼和芳香物質聯合作用下,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提高腎小球過濾率,擴張腎微血管,並抑制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於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於排除體內的乳酸、尿酸(與痛風有關)、過多的鹽分(與高血壓有關)、有害物等,以及緩和心臟病或腎炎造成的水腫。

消炎殺菌

紅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經由實驗發現,兒茶素類能與單細胞的細菌結合,使蛋白質凝固沉澱,藉此抑制和消滅病原菌。所以細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紅茶頗有益,民間也常用濃茶塗傷口、褥瘡和香港腳。

解毒

紅茶中的茶多鹼能吸附重金屬和生物鹼,並沉澱分解,這對飲水和食品受到工業污染的現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項福音。

強壯骨骼

2002年5月13日美國醫師協會發表對男性497人、女性540人10年以上調查,指出飲用紅茶的人骨骼強壯,紅茶中的多酚類(綠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壞骨細胞物質的活力。為了防治女性常見骨質疏鬆症,建議每天服用一小杯紅茶,堅持數年效果明顯。如在紅茶中加上檸檬,強壯骨骼,效果更強,在紅茶中也可加上各種水果,能起協同作用。

抗衰老

在過去的5年裡,美國政府資助了150多項關於綠茶和紅茶及其化學成分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綠茶和紅茶中的抗氧化劑可以徹底破壞癌細胞中化學物質的傳播路徑。波士頓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血管流行病學主任墨里?密特爾曼醫生說:「紅茶與綠茶的功效大致相當,但是紅茶的抗氧化劑比綠茶複雜得多,尤其是對心臟更是有益」。美國雜誌報道,紅茶抗衰老效果強於大蒜頭、西蘭花和胡蘿蔔等。

養胃護胃

紅茶茶藝

人在沒吃飯的時候飲用綠茶會感到胃部不舒服,這是因為茶葉中所含的重要物質——茶多酚具有收斂性,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空腹的情況下刺激性更強。而紅茶就不一樣了。它是經過發酵烘製而成的。紅茶不僅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經常飲用加糖、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

舒張血管

美國醫學界一項研究與紅茶有關。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每天喝4杯紅茶,血管舒張度可以從6%增加到10%。常人在受刺激後,則舒張度會增加13%。

加工工藝

萎凋

萎凋分為室內加溫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兩種。萎凋程度,要求鮮葉尖失去光澤,葉質柔軟梗折不斷,葉脈呈透明狀態即可。

揉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使用雙腳揉茶。50年代採用鐵木結構雙桷水力揉捻茶機。至60年代,揉捻這一工序又加以改進,採用了鐵製55型電動揉捻機,提高制茶效率。揉捻時要使茶汁外流,葉捲成條即可。

發酵

發酵,俗稱「發汗」,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指將揉捻好的茶胚裝在籃子裡,稍加壓緊後,蓋上溫水浸過的發酵布,以增加發酵葉的溫度和濕度,促進酵素活動,縮短發酵時間,一般在5~6小時後,葉脈呈紅褐色,即可上焙烘乾。發酵的目的,在於使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在酶的促進作用下發生氧化作用,使綠色的茶坯產生紅變。

發酵是形成紅茶色、香、味品質特徵的關鍵性工序。一般是將揉捻葉放在發酵框或發酵車裡,進入發酵室發酵。發酵要掌握滿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應所需的適宜溫度、濕度和氧氣量。

烘焙

把發酵適度的茶葉均勻搜集放在水篩上,每篩大約攤放2~2.5公斤左右,然後把水篩放置吊架上,下用純松柴(濕的較好)燃燒,故小種紅茶具有獨特的純松煙香味。剛上焙時,要求火溫高些,一般在80度左右,溫高主要是停止酵素作用,防止酵素活動而造成發酵過度,葉底暗而不開展。烘焙一般採用一次乾燥法,不宜翻動以免影響到干度不均勻,造成外干內濕,一般在6小時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一般是焙到觸手有刺感,研之成粉,干度達到,而後攤涼。

復焙

茶葉是一種易吸收水分的物質,在出售前必須進行復火,才能留其內質,含水量不超過8%。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