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白色大熊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色大熊貓,在陝西秦嶺佛坪自然保護區共有五次發現白色大熊貓。據陝西人民出版社《當代陝西大事輯要(1948-1990)》725頁載,最早在秦嶺南坡佛坪自然保護區發現白色大熊貓的時間是1990年11月15日。那隻大熊貓體高0.7米,除眼圈、四肢下部外,從耳朵、肩胛到整個胸脯,均為白色,堪稱「寶中之寶」。此後在1991年、1992年又相繼發現了兩隻。最後一次是在秦嶺發現一隻棕白色大熊貓,並命名「七仔」。 2019年5月25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全球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
最早拍攝到它的畫面,在2019年的5月份,當時它還是一隻通體雪白色,跟隨着媽媽一起活動的幼年大熊貓,而在時隔大半年後,當它再次出現的時候,它都是獨自活動的,而且毛髮也開始出現了淡淡的金黃色。[1]
身體特徵
白色大熊貓,確為世界罕見。它們的發現,打破了熊貓研究史上「單形性」(即毛色黑白相間)的說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 這樣,已知的大熊貓的毛色共有三種:黑白色、棕白色、白色。 生活在陝西秦嶺的大熊貓因頭部更圓而更像貓,被譽為國寶中的「美人」。
生活環境
白色大熊貓棲息於長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濕,其濕度常在80°以上,故它們是一種喜濕性動物。它們活動的區域多在坳溝、山腹窪地、河谷階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這些地方土質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長良好,構成為一個氣溫相對較為穩定、隱蔽條件良好、食物資源和水源都很豐富的優良食物基地。居住於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其生活環境濕度很大,溫差也比較大。
生活習性
除發情期外,常過着獨棲生活,晝夜兼行。巢域面積為3.9~6.4平方千米不定,個體之間巢域有重疊現象,雄體的巢域略大於雌體。雌體大多數時間僅活動於30~40公頃的巢域內,雌體間的巢域不重疊。食物主要是高山、亞高山上的50種竹類,偶食其它、樹葉、樹皮等植物,甚至動物屍體。日食量很大,每天還到泉水或溪流飲水。
發現案例
1990年11月22日11時,在秦嶺地區發現白色大熊貓較,當時是保護區的兩個工作人員在野外巡視時發現的,其地海拔高度約為1600米。 2019年5月25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全球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保護區內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台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於4月中旬攝錄下一張大熊貓影像,圖片清晰顯示出這隻熊貓獨特的形態特徵:毛髮通體呈白色、爪子均為白色,眼睛為紅色,正穿過鬱鬱蔥蔥的原始落葉闊葉林。據專家分析,根據照片上這些外部特徵,可以判斷該熊貓是一隻白化個體。從體型判斷,這是一隻亞成體或青年熊貓,年齡大概在1-2歲左右。
2021年1月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線相機在2020年2月又有兩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2020年的兩次記錄中,這隻白色大熊貓都是單獨活動,推算它目前已3歲左右,已離開媽媽,「自立門戶」了。
相關報導
在人們的印象中,「國寶」大熊貓的毛色都是黑白相間。但在陝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又發現一隻白色大熊貓。據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高級工程師張堅稱,這是秦嶺地區第四次發現白色大熊貓。
保護區管理局職工梁虎成陪同客人在三官廟保護站附近參觀時,忽然聽到路邊的竹林里有響聲,便急忙跑上前去,只見一隻大熊貓從竹林中走出,奔向距他們立足地約30米的另一片竹林。由於兩片竹林間有約20米長的一塊空地,而且天氣晴朗、能見度好,看的格外清晰。據其描述,這隻成體大熊貓周身為白色,因野外生活又略現黃色,沒有發現黑色斑毛,該地海拔高度約為1700米。
據了解,陝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大熊貓分布密度最大的保護區之一,按原來的調查數據,區內生活着70多隻黑白色大熊貓,而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棕色大熊貓也發現在該區。
參考來源
- ↑ 罕見!四川出現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貓,白白胖胖惹人喜歡百家號百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