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白頸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白頸鶇
圖片來自探秘志網

白頸鶇(學名:Turdus albocinctus)是鶇科、鶇屬的中型鳥類,體長23-28厘米。雄鳥通體黑色或褐黑色,頦、喉和一寬闊的頸圈白色,尾下覆羽具白色縱紋;嘴橙黃色,眼圈黃色。雌鳥棕褐色,下體稍淡,頦、喉和頸圈灰白色。特徵均甚顯著,野外容易識別。中國還未見有與之相似種類。

白頸鶇是一種高山森林灌叢鳥類,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海拔2300-43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尤以山上部雲杉林和杜鵑灌叢為最適生境,冬季多下到山腳和鄰近的山腳平原地帶。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冬季也和其他鶇類混群。活動在林下灌叢間或河、湖岸邊灌叢中,也在高的樹上活動和覓食。繁殖期間常站在高大的樹頂枝上嗚叫,鳴聲甜潤,但少變化。主要以甲蟲、金龜子、鱗翅目幼蟲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種子。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地區國家,從克什米爾東部往東到印度西北部、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東北部阿薩姆和中國,越冬於緬甸北部。

形態特徵

雄性成鳥:通體黑色,頦、喉白色、後頸、上背和頸側白色,形成一寬闊的白色領環沿頸側向下與頦、喉部白色相連,成一完整的白色領圈,其餘上下體羽,包括兩翅和尾概為黑色或黑褐色富有光澤,尾下覆羽具白色羽干紋,眼周黃色。有的頦,喉部微沾暗褐色,下體較上體稍淡。

雌性成鳥:額、頭頂、枕後頭暗褐色,後頸、頸側上背灰白色沾褐,兩翅和尾暗褐色羽緣淡棕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暗棕褐色。頦、喉和前胸灰白沾褐,此灰白色與頸側白色相連成灰白色頸圈,其餘下體棕褐色。 幼鳥:主要為暗褐色,上體從頭至尾上覆羽具黃棕色縱紋,下體具有棕黃褐色橫斑。

虹膜暗褐色,嘴鮮黃色,嘴尖較暗,腳黃色或皮黃色。 大小度量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峰 翅 尾 跗蹠 雄性 60-95克 242-265毫米 20-24.5毫米 133-145毫米 114-120毫米 31-33毫米 雌性 75-106克 232-275毫米 20-23毫米 133-146毫米 107-127毫米 31-35毫米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林下高的灌木或幼樹枝權上,距地高1-3米,偶爾也在伐倒的樹樁上或陡的岩坡上營巢。巢呈碗狀,主要由苔蘚、根、枯葉構成,並常常混雜有泥土,巢內墊有細草莖和草根。每窩產卵3-4枚,卵的大小為29.3-32.6毫米×20-22.1毫米。

棲息環境

白頸鶇是一種高山森林灌叢鳥類,繁殖期間主要棲息於海拔2300-43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尤以山上部雲杉林和杜鵑灌叢為最適生境,冬季多下到山腳和鄰近的山腳平原地帶。

生活習性

習性: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冬季也和其他鶇類混群。活動在林下灌叢間或河、湖岸邊灌叢中,也在高的樹上活動和覓食。繁殖期間常站在高大的樹頂枝上嗚叫,鳴聲甜潤,但少變化。其叫聲似"tew-i,tew-u,tew-o……」。驚叫聲與其他鶇類相似,從喉部發出「tuck,tuck,tuck……」叫聲。

食性:主要以甲蟲、金龜子、鱗翅目幼蟲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種子。[1]曾在這個西藏考察時剖驗2個胃,一胃內含有鱗翅目幼蟲、金龜子、甲蟲,另一胃為甲蟲和植物種子。

遷徙:留鳥,或許部分作小距離遷徙。

分布範圍

世界

存在(居住地):不丹、中國、印度、尼泊爾。

遊蕩:孟加拉國、緬甸。

中國

在中國分布於四川康定、西藏樟木、亞東、林芝、波密、吉龍、察隅、排龍、春丕山谷和昌都地區西南部。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