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短果杜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短果杜鵑
圖片來自植物智網

短果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brachycarpum D.Don ex G.Don)是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常綠小喬木,高1.5-4.0米。樹皮為灰褐色。粗壯,老枝灰褐色,幼枝略帶紅褐色。寬卵形,先端鈍圓,深紅褐色。單葉,互生,葉多集生於枝端,葉柄粗壯,長1-3厘米,葉片長橢圓形。傘房狀花序,有花5-15朵,與葉同時開放,花萼小,5裂,三角狀卵形,有柔毛;雌蕊子房狹圓錐形,有褐色絨毛,花柱無毛。 蒴果,圓柱形,長1.0-1.7厘米,直徑0.5-0.6厘米, 5裂。 花期6-7月。 果期8-9月。 分布於中國、日本及朝鮮;在中國分布于吉林省長白山安圖縣(高山冰場)、撫松及長白縣(撂荒地),黑龍江省哈爾濱有栽培。喜光但也耐陰,耐寒,喜生於亞高山帶1200-1800米的針葉林下。[1]

短果杜鵑對研究長白植物區系的形成、演變以及同亞熱帶華北植物區系的密切聯繫有重要研究價值。同時,該種又是花卉觀賞、香料化工等方面重要原料。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近危(NT)。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高1.5-4.0米。樹皮為灰褐色。粗壯,老枝灰褐色,幼枝略帶紅褐色。寬卵形,先端鈍圓,深紅褐色,外有短柔毛。單葉,互生,葉多集生於枝端,葉柄粗壯,長1-3厘米,葉片長橢圓形,長倒卵形,基部近圓形,先端鈍圓,邊緣無齒,略反卷,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淡綠色,有少量淡褐色棉毛;長8-15厘米,寬5-8厘米。

傘房狀花序,有花5-15朵,與葉同時開放,花萼小,5裂,三角狀卵形,有柔毛,花冠寬鐘形, 黃白色,直徑2.5-4.0厘米,花冠裂片5,不等大,有一片較大,內有淡綠褐色的花斑,邊緣呈皺摺狀; 雄蕊10枚,不等長,花葯黃色,頂孔開裂;雌蕊子房狹圓錐形,有褐色絨毛,花柱無毛。 蒴果,圓柱形,長1.0-1.7厘米,直徑0.5-0.6厘米, 5裂。 花期6-7月。 果期8-9月。

繁殖方法

材料類別

新萌發嫩芽。

培養條件

基本培養基為MS。①芽誘導培養基:MS+6-BA4.0毫克/升+IBA0.5毫克/升+3%蔗糖:②繼代增殖培養基:MS+6-BA3.5毫克/升+IBA0.4毫克/升+3%蔗糖;③壯苗生根培養基:1/4MS+IBA0.05毫克/升+KT0.1毫克/升+活性炭0.40克/升+2%蔗糖。上述各培養基均加0.85%瓊脂,pH6.2。培養溫度為(25±2)℃,光照強度為25微摩爾/平方米/秒,光照時間14小時/天。

芽的誘導培養

7月上旬,取短果杜鵑的新生嫩芽,在超淨工作檯上用70%酒精涮洗3分鐘,再用5%青黴素溶液浸泡10分鐘,然後用無菌水沖洗10次,無菌濾紙吸乾表面水分,切除被殺菌消毒劑損傷部分,然後將其接種到培養基①中進行嫩芽基部直接再分化培養。35天後嫩芽基部出現錐形突起,繼續培養至55天,嫩芽基部錐形突起直接再生芽。培養至70天,苗可長到1.0厘米,且再生苗壯而整齊,形態及長勢均很好。

繼代增殖培養

再生苗長至2.0厘米以上時,將其切割成一葉一段,轉接到培養基②中,培養35天,莖段基部形成叢生芽團。當再生苗長至3.0厘米時,一部分切下接入培養基③中進行生根培養,另一部分再生苗再切割(一葉一段)轉入培養基②中進行繼代增殖培養,可達到30天為一個繼代增殖周期,增殖倍數平均達50以上。

壯苗及生根

將生長健壯的叢生苗切下,然後將其移入培養基③中。培養18天開始生根,35天時,幼苗的主幹長出5-7條不定根,生根率達95%以上。苗高可達4-5厘米以上。

煉苗和移栽

壯苗生根後,從培養瓶中取出試管苗,在含有20毫克/升殺毒礬溶液中洗去苗上殘留的瓊脂,然後植入經300倍多菌靈消毒過的腐爛松針和細河砂(4:1)混合的基質中,用透性好的薄膜覆蓋以保濕、保溫,濕度保持在80%,溫度控制在(18±2)℃,自然光照6小時/天,3天後通風換氣,10天後揭薄膜,每天適時噴灑清水3次,成活率達90%以上。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日本及朝鮮;在中國分布于吉林省長白山安圖縣(高山冰場)、撫松及長白縣(撂荒地),黑龍江省哈爾濱有栽培。喜光但也耐陰,耐寒,喜生於亞高山帶1200-1800米的針葉林下。喜蔭濕肥沃的偏酸性土壤 ,耐寒而不耐旱。

短果杜鷸在中國生長於長白山針葉混交林下,常成片生於溝谷、河邊苔蘚層較厚的岩石、腐朽的倒木邊及台地上。根串生、橫走於地表淺層,萌櫱而生新株,種子繁殖較困難。伴生植物有花楸(Sorbus dacica Borbás)、紅皮雲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 (Trautv.) Maxim.)、遼東榿木(Alnus hirsuta Turcz.)、紫花槭(Acer pseudosieboldianum (Pax) Kom.)、北極花(Linnaea borealis Linn.)、單側花(Orthilia secunda (Linn.) House)、紅花鹿蹄草(Pyrola incarnata Fisch. ex DC.)、舞鶴草(Maianthemum bifolium (Linn.) F. W. Schmidt)、七筋姑(Clintonia udensis Trautv. et Mey.)、七瓣蓮(Trientalis europaea Linn.)、山酢漿草(Oxalis griffithii Edgeworth et Hook. f.)。蕨類植物有歐洲羽節蕨(Gymnocarpium dryopteris (L.) Newman)、假冷蕨(Pseudocystopteris spinulosa (Maxim.) Ching)、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 ex Murray),蘚類層比較發育,厚10厘米,主要有擬垂枝蘚(Rhytidiadelphus triquetrus (Hedw.) Warnst.)、赤莖蘚(Pleurozium schreberi (Brid.) Mitt.)及塔蘚(Hylocomium splendens (Hedw.) Schimp.)等,地衣石蕊屬、鹿蕊屬的一些種類。

短果杜鵑在中國長白山區日平均溫度通過0℃的年均積溫在1954.5-2237.1℃,≥10℃的活動積溫在1426.6-1722.1℃,年平均氣溫-1.11至0.29℃。1月份氣溫為-20.2至-19.5℃,7月份氣溫為15.9-17.6℃,極端最高氣溫29.1-31.31℃,極端最低氣溫-43.1至-42.3℃。無霜期為97.2-103.2天。年降水802.9-900.9毫米,水熱同季,1月份降水量8.4-92毫米,7月份降水量185.9-215.5毫米。年相對濕度73.3%。

主要價值

短果杜鵑對研究長白植物區系的形成、演變以及同亞熱帶華北植物區系的密切聯繫有重要研究價值。該種又是觀賞花卉,可栽植庭院供綠化觀賞;也是香料化工的重要原料,花可提取香精。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近危(NT)。 列入《中國第二批珍稀瀕危植物名錄》。

種群現狀:它在中國分布範圍狹窄,截止2006年,數量不足200株,是瀕危種。短果杜鵑屬於亞熱帶華北植物區系成份。由於長白山區在地史上曾有過潮濕的亞熱帶氣候,又受近代海洋影響、夏季溫濕季風的作用,使其保存下來。

參考來源

  1. 短果杜鵑植物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