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短錐玉山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短錐玉山竹(學名:Yushania brevipaniculata (Hand.-Mazz.) Yi)是禾本科、玉山竹屬竹類植物。竿柄長,圓柱形,實心。竿高可達2.5米,圓筒形,幼時密被白粉有紫色小斑點,老時變為黃色,常具黑垢,籜環隆起,竿環平坦或微隆起;竿芽長橢圓形,扁平,芽鱗邊緣具白色纖毛。枝條斜展,梢端稍下垂,無毛,筍紫綠色,間有淡綠色條紋,籜鞘宿存,軟骨質,長圓形,籜耳發達,線形,紫色,抱竿貼生,籜舌圓拱形,無毛,籜片外翻,無毛,葉鞘上部縱脊不明顯,縱向脈紋清晰,葉耳通常存在,線形,褐色,葉舌發達,圓拱形,無毛,葉片披針形,先端漸尖,下表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葉緣具細鋸齒而略粗糙。圓錐花序,頂生,花序枝無毛,基部托以小形苞片,小穗柄細長,微呈波狀曲折,小穗含小花,紫色或紫黑色;小穗軸節間扁平,穎無毛,第一穎卵形兼長圓形,第二穎卵狀披針形,外稃卵狀披針形,紙質,紫色,內稃先端微凹,脊間具縱溝,脊上生微毛,花葯淡黃色,穎果三棱形,深褐色,6-8月筍期,6-8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四川西部。多生於海拔1800-3800米的亞高山暗針葉林下或溪河兩岸。 在四川臥龍、馬邊、寶興、天全等自然保護區內短錐玉山竹是大熊貓的主要採食竹種之一。
形態特徵
灌木狀竹類。地下莖合軸型,竿柄長達20厘米以上,粗5-8毫米;節間長3-8毫米,圓柱形,實心。竿高2-2.5米,粗5-10毫米;節間長達32厘米,圓筒形,幼時密被白粉,並有紫色小斑點,平滑,老時變為黃色,常具黑垢,竿壁厚約2.5毫米;籜環隆起,初時有時具棕色小刺毛;竿環平坦或微隆起;節內長3-5毫米。竿芽長橢圓形,扁平,芽鱗邊緣具白色纖毛。枝條以3-7枝生於竿之每節,斜展,梢端稍下垂,長達70厘米,直徑1-2.5毫米,無毛,亦常具黑垢。筍紫綠色,間有淡綠色條紋,具貼生的淡黃褐色刺毛;籜鞘宿存,軟骨質,長圓形,約為其節間長度的1/3,背面具黑褐色斑塊,在下部疏生淡黃褐色刺毛,縱肋約略可見,頂端圓拱形,邊緣上部具淡黃褐色纖毛;籜耳發達,線形,紫色,抱竿貼生,具多條黃褐色或紫色的繸毛,其長為7-8毫米,並作放射狀開展;籜舌圓拱形,無毛,高達4毫米;籜片狹長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外翻,無毛,寬1-2毫米。
每小枝通常具3葉,稀可2葉或多至6葉;葉鞘長3-5厘米,上部縱脊不明顯,縱向脈紋清晰,無毛;葉耳通常存在,線形,褐色,具數條長2-5毫米淡黃褐色放射狀開展之繸毛;葉舌發達,圓拱形,無毛,高1-2毫米;葉柄長2-3毫米;葉片披針形,長7-12厘米,寬8-16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下表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次脈(3)4(5)對,葉緣具細鋸齒而略粗糙。花枝長達30厘米,下部節上可再分具花小枝;圓錐花序,頂生,長8-12厘米,具多達20枚以上的小穗,基部被葉鞘所包藏或微伸出,花序枝無毛,基部托以小形苞片,各具2或3枚小穗;小穗柄細長,微呈波狀曲折,長15-30毫米,腋間具小瘤狀腺體;小穗含4-7朵小花,長2.5-5厘米,直徑1.5-2毫米,紫色或紫黑色;小穗軸節間扁平,長5-8毫米,寬約0.5毫米,背部貼生微毛,向頂端則毛更密;穎無毛,先端銳尖或鈍圓,第一穎卵形兼長圓形,長2.5-4毫米,僅具1脈及數條小橫脈,第二穎卵狀披針形,長4-7毫米,具7-9脈,脈間具小橫脈;外稃卵狀披針形,紙質,紫色,長9-11毫米,具7-11脈,小橫脈呈網狀,先端漸尖或具短尖頭,無毛,但基盤具灰色或黃褐色長約1毫米的短柔毛;內稃長8-9毫米,先端微凹,脊間具縱溝,脊上生微毛,其上部並有細刺而粗糙;鱗被長約1.5毫米,下部具脈紋,上部邊緣生纖毛,前方2片歪斜或呈半卵形,後方1片卵形,花葯淡黃色,長5-6毫米。穎果三棱形,長約2毫米,深褐色,先端具2枚長約0.8毫米的殘留花柱。[1]
生長環境
多生於高山針葉林下及溪河兩岸。垂直生長高度為1800-2600米。下限與邛竹、方竹等屬的竹種交錯生長,上限與冷箭竹相間嵌混生。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中國四川西部的彭縣、茂汶、灌縣、大邑、邛崍、寶興、天全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