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長耳玉山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長耳玉山竹
圖片來自植物智網

耳玉山竹,竿柄長約27厘米,直徑2—5毫米,淡黃色,實心。竿散生,高達1.5米,粗僅4—6毫米;節間長9.5—14厘米,圓筒形或在具分枝一側的基部微扁平,幼時在節下方被白粉,無毛,縱向細肋不明顯或微明顯,竿壁厚約2毫米,髓呈鋸屑狀;籜環明顯,無毛;竿環稍隆起,但在分枝之節則明顯腫脹而高於籜環;節內長3—4毫米。竿之每節為1—5分枝,枝的直徑為1.5—3毫米。籜鞘遲落,短於節間,厚紙質,背面無毛,縱肋可見但不隆起,頂端三角形,邊緣生淡棕色纖毛;籜耳發達,鐮形或半圓形,彎曲,被短絨毛,具長6-8毫米呈放射狀開展的繼毛。

形態特徵

竿柄長約27厘米,直徑2—5毫米,淡黃色,實心。竿散生,高達1.5米,粗僅4—6毫米;節間長9.5—14厘米,圓筒形或在具分枝一側的基部微扁平,幼時在節下方被白粉,無毛縱向細肋不明顯或微明顯,竿壁厚約2毫米,髓呈鋸屑狀;籜環明顯,無毛;竿環稍隆起,但在分枝之節則明顯腫脹而高於籜環;節內長3—4毫米。竿之每節為1—5分枝,枝的直徑為1.5—3毫米。籜鞘遲落,短於節間,厚紙質,背面無毛,縱肋可見但不隆起,頂端三角形,邊緣生淡棕色纖毛;籜耳發達,鐮形或半圓形,彎曲,被短絨毛,具長6-8毫米呈放射狀開展的繼毛;籜舌微作拱形,高約1毫米;籜片狹披針形,外翻,無毛,有時內卷。每小枝具5-9葉;葉鞘長2.8—5厘米,邊緣無纖毛;葉耳:發達,鐮形或半圓形,外翻,邊緣具放射狀縋毛;葉舌截形,無毛,高約1毫米;葉柄長1—2毫米;葉片披針形,長4-12厘米,寬1.2-1.7厘米,基部廣楔形或近圓形,下表面無毛,次脈4或5對,小橫脈清晰,葉緣一側小鋸齒較密,另一側較稀疏。花枝未見。筍期不詳。 [1]

生長環境

海拔較高地區

分布範圍

產福建東南部,海拔1500米,主要分布於福建德化地區。

本目

本目只含禾本科一科,其性狀描述可詳見該科。過去有人認為它的親緣與莎草科 CYPERCEAE有較密切的關係,故將此兩科同歸隸於穎花園GLUMIFLORAE之內。 據新近的研究,特別是通過葉解剖與孢粉學等方面的研究,已證明未本科很可能是從須葉 藤科FLAGELLARIACEAE的域外草屬Joinvillea Gaudichaud這一類型的植物演化而 來。禾本科與莎草科只是形態上的相似,並非有真正的親緣,故它們不應同隸於一目。

參考來源

  1. 長耳玉山竹藍妖花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