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鰾冠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鰾冠花
圖片來自技點網

鰾冠花(Cystacanthus paniculatus T. Anders):又名鰾刺草。爵床科,鰾冠花屬灌木;高達2米,莖4棱,光滑,幼枝具翅。葉矩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10-12厘米,寬2.5-4厘米。圓錐花序頂生,緊縮似總狀,長達18厘米,花序軸上密生柔毛和腺毛;苞片和小苞片矩圓狀披針形,短於花萼;花萼裂片5,寬披針形,長12-14毫米;花冠淡紫色,近鍾狀;雄蕊2,內藏,花絲基部有髯毛;退化雄蕊2,極小;子房有毛,每室具4粒胚珠。蒴果棒形,灰褐色,長2.3厘米,花萼宿存,種子離散。 產雲南(德宏、瀾滄、勐海、元江、馬關)。生於海拔300-2100米的灌叢中。緬甸也有分布。[1]

形態特徵

灌木;高達2米,莖4棱,光滑,幼枝具翅。葉矩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10-12厘米寬2.5-4厘米,頂端漸尖,基部下延至柄,柄長1-1.5厘米,邊緣呈淺波狀圓齒,上面光滑,背面脈上有毛。圓錐花序頂生,緊縮似總狀,長達18厘米,花序軸上密生柔毛和腺毛;苞片和小苞片矩圓狀披針形,短於花萼,早落,與萼同密被腺毛;花萼裂片5,寬披針形,長12-14毫米;花冠淡紫色,近鍾狀,外被腺毛,內面光滑,長20-24毫米,冠管下部囊狀,冠檐5裂,裂片圓鈍,近相等而稍開展;雄蕊2,內藏,花絲基部有髯毛;退化雄蕊2,極小;子房有毛,每室具4粒胚珠。蒴果棒形,灰褐色,被粘絨毛,長2.3厘米,花萼宿存,爿片有明顯凹槽,種子離散。

栽培技術

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2100米的灌叢中。

分布範圍

產雲南(德宏、瀾滄、勐海、元江、馬關)。緬甸也有分布。模式產地緬甸毛淡棉。

主要價值

用於植物科學研究。

參考來源

  1. 鰾冠花技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