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黑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了解黑竹
圖片來自樹農園林網

黑竹,禾本科剛竹屬,又名紫竹、烏竹,散生竹,原產我國,南北各地多有栽培, 耐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喜光耐陰,可供觀賞、藥用及製作小型家具或魚竿、手杖和樂器等物品。

形態特徵

竿高4-8米,稀可高達10米,直徑可達5厘米,幼竿綠色,密被細絨毛及白粉,籜環有毛一年生以後的竿逐漸先出現紫斑,最後全部變為紫黑色,無毛;中部節間長25-30厘米,壁厚約3毫米竿環與籜環均隆起,且竿環高於籜環或兩環等高。籜鞘背面紅褐或更帶綠色,無斑點或常具極微小不易觀察的深褐色斑點,此斑點在籜鞘上端常密集成片,被微量白粉及較密的淡褐色刺毛;籜耳長圓形至鐮形,紫黑色,邊緣生有紫黑色繸毛;籜舌拱形至尖拱形,紫色,邊緣生有長纖毛;籜片三角形至三角狀披針形,綠色,但脈為紫色,舟狀,直立或以後稍開展,微皺曲或波狀。末級小枝具2或3葉;葉耳不明顯,有脫落性鞘口繸毛;葉舌稍伸出;葉片質薄,長7-10厘米,寬約1.2厘米。花枝呈短穗狀,長3.5-5厘米,基部托以4-8片逐漸增大的鱗片狀苞片;佛焰苞4-6片,除邊緣外無毛或被微毛,葉耳不存在,鞘口繸毛少數條或無,縮小葉細小,通常呈錐狀或僅為一小尖頭,亦可較大而呈卵狀披針形,每片佛焰苞腋內有1-3枚假小穗。小穗披針形,長1.5-2厘米,具2或3朵小花,小穗軸具柔毛;穎1-3片,偶可無穎,背面上部多少具柔毛;外稃密生柔毛,長1.2-1.5厘米;內稃短於外稃;花葯長約8毫米;柱頭3,羽毛狀。筍期4月下旬。

栽培技術

移植母竹或埋鞭根繁殖。母竹以選2—3年生,稈形較矮小,生長健壯者為佳。挖母竹時,應留鞭根1米許,並帶宿土,除去稈稍,留分枝5—6盤,以利成活。埋鞭繁殖,應選生長良好的鞭根約1.5米左右,筍芽飽滿,2—3年生者,於早春二月間栽植為宜。

黑竹子作用

1.藥用:根狀莖(黑竹):辛,平。祛風,散瘀,解毒。用於風濕痹痛,經閉,症瘕,狂犬咬傷。

藏藥:牛溫次哇:莖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治療婦科熱症《中國藏藥》

2.園林:黑竹為傳統的觀杆竹類,竹杆紫黑色,柔和發亮,隱於綠葉之下,甚為綺麗。

此竹宜種植於庭院山石之間或書齋、廳堂、小徑、池水旁,也可栽於盆中,置窗前、几上,別有一番情趣。黑竹杆紫黑,葉翠綠,頗具特色,若植於庭院觀賞,可與黃槽竹、金鑲玉竹、斑竹等杆具色彩的竹種同植於園中,增添色彩變化。多栽培供觀賞觀稈色竹種,為優良園林觀賞竹種。

3.經濟:毛竹稈形粗大,端直挺秀,清雅宜人,風景區、城市郊區營造純林或與闊葉樹混交,對淨化空氣、減弱噪聲、改善小氣候都有很大的作用。多栽培供觀賞;竹材較堅韌,供製作小型家具、手杖、傘柄、樂器及工藝品。[1]

生長習性

陽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適合砂質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對氣候適應性強。

地理分布

黃河流域以南各地,北京亦有栽培。

原產我國,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在湖南南部與廣西交界處尚可見有野生的紫竹林,印度、日本及歐美許多國家均引種栽培。

主要價值

園林價值

紫竹為傳統的觀杆竹類,竹杆紫黑色,柔和發亮,隱於綠葉之下,甚為綺麗。

此竹宜種植於庭院山石之間或書齋、廳堂、小徑、池水旁,也可栽於盆中,置窗前、几上,別有一番情趣。紫竹杆紫黑,葉翠綠,頗具特色,若植於庭院觀賞,可與黃槽竹、金鑲玉竹、斑竹等杆具色彩的竹種同植於園中,增添色彩變化。

觀稈色竹種,為優良園林觀賞竹種。竹材較堅韌,宜作釣魚竿、手杖等工藝品及簫、笛、胡琴等樂器用品。筍可供食用。 多栽培供觀賞;竹材較堅韌,供製作小型家具、手杖、傘柄、樂器及工藝品。

醫用價值

1、【藏藥】牛溫次哇:莖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治療婦科熱症《中國藏藥》。

2、根狀莖(紫竹):辛,平。祛風,散瘀,解毒。用於風濕痹痛,經閉,症瘕,狂犬咬傷。

參考來源

  1. 黑竹子作用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