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葉紅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二葉紅薯(學名:Ipomoea pes-caprae),又名馬鞍藤(福建、廣東、廣西)、沙燈心(廣東)、馬蹄草、鱟藤(福建)、海薯、走馬風、馬六藤、白花藤(浙江)、海茹藤、二裂牽牛、厚藤、紅花馬鞍藤、馬蹄金、獅藤、海薯藤、沙藤,是一種常見於熱帶地區的旋花科番薯屬多年生匍匐蔓生草本植物。厚藤的葉先端明顯凹陷或是接近兩裂。厚藤生長在海灘較高的地區並且能在含鹽的環境生長。
- 中文學名: 二葉紅薯
- 別 稱:馬鞍藤、厚藤、沙藤、海薯、走馬風、馬六藤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茄目
- 科: 旋花科
- 屬 :番薯屬
- 種 :厚藤
- 分布區域 :廣西、福建、浙江、海南、廣東等地
形態特徵
匍匐草本,有乳汁.莖紅紫色,節上生不定根.葉厚,形似馬鞍,長3~8厘米。聚傘花序腋生;萼片5,長8~10毫米,綠色;花冠漏斗狀。蒴果球形,4瓣裂。夏秋開花。[1]
主要價值
甘、微苦,平。祛風除濕。治關節風濕痛、蕁麻疹、風火牙痛、流火、白帶、濕疹、背癰。30~60克,水煎服。全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
方選
- 風濕關節痛:二葉紅薯、土牛膝各30g,水煎服。
- 濕疹:二葉紅薯30g,水煎服;另取鮮葉適量,水煎熏洗患處。
- 流火(絲蟲病引起的淋巴管炎):二葉紅薯根、毛天仙果根、老鼠耳根各30g水煎服。
- 背癰:鮮二葉紅薯適量,搗爛敷患處。
- 風火牙痛:二葉紅薯、梔子根各15g,蘆根30g,水煎服。
- 白帶:二葉紅薯30g,苡米根15g,水煎服。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邊沙灘或堤岸草叢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華南至東南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