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二氧化碳資源利用與減排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二氧化碳資源利用與減排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5月6日,記者從清華大學獲悉,「CO2資源化利用與地質封存中關鍵基礎問題研究」項目順利通過專家驗收。該項目由清華大學二氧化碳資源利用與減排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承擔,屬北京市2011年度階梯計劃項目。

據介紹,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礎上,課題組得到了CO2和水在多孔岩心中的定量化分布特徵以及封存過程中的遷移規律;確定了有效封存係數模型;得出了以水為工質的增強型地熱系統(water-EGS)驅動的ORC循環工質的一般選擇原則,並對CO2-EGS的運行參數進行了優化。科研人員[1]還研製了CO2熱泵熱水器樣機;研究了高溫下SOEC電解H2O、電解CO2、高溫共電解CO2/H2O生成CH4的特性以及多尺度多物理場耦合基元反應模型。

據了解,CO2的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是繼提高能源效率、節能和利用非化石能源之外,人類實現CO2減排的最有效方案。與通過提高能效和調整能源結構減少CO2排放相比,CCUS是有望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下保障我國繼續安全大規模使用化石能源的重要技術。

專家表示,該研究為未來實現規模化低能耗CO2減排和安全封存、深化及拓展CO2資源化利用,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和有效技術途徑,對於節能環保具有重大意義。

相關資訊

清華大學5位教師2位校友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選結果。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王梅祥、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姜培學共2位教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李克強、電子工程系教授羅毅共2位教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此外,還有2位校友獲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校友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王國慶(1988屆本、2010屆博,機械工程系);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宗亮(1984屆水利工程系)。

王梅祥,1960年9月生,198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化學系,1989年7月和1992年3月分獲中科院化學所有機化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畢業後在中科院化學所工作,先後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1997)、 博士生導師[2](1998)。2009年5月來清華大學工作,任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於2000年4月~2004年2月任中科院化學所所長。

長期從事有機化學的基礎研究。1997年至2007年從事生物催化反應研究,建立和發展了腈的對映選擇性轉化反應合成手性羧酸及衍生物的方法。本世紀初開始致力於新型大環與超分子化學研究,建立和發展了具有鮮明結構和性能特色的冠芳烴和雜杯芳烴的大環與主-客體化學體系,為分子識別與組裝提供了新的基元,並闡明了陰離子-π非共價相互作用的普遍性、強度、結構特徵及陰離子-π作用的協同性,推動陰離子-π非共價相互作用成為分子識別和組裝新的驅動力。同時,探究了高價芳基銅的結構與反應,豐富和發展了有機銅化學的內容。近10年中,致力探索鋸齒型環帶烴大環分子的合成與物性研究,提出了「跨灣構橋」創新合成策略,突破了鋸齒型環帶烴分子的合成難點,為鋸齒形碳納米結構分子更為可控和精準的合成奠定了基礎。

先後獲香港求是科學基金會 「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和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第三屆中國化學會有機合成創造獎金獎,中國化學會物理有機化學獎。曾當選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任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