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祖塔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二祖塔是一座古塔,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二祖村元符寺內,創建於公元732年,距今已經有1500年了。二祖塔是供奉禪宗二祖慧可舍利處,是佛教禪宗聖地。[1]
簡介
據史料記載,二祖舍利塔高九丈三尺,蓮花頂一丈八,二層為一棚,最上三層封頂,每層八角,均掛有銅鐘,每層塔室均有佛像。從塔北門可登臨塔頂,遠眺數十里。塔南門佛殿一間,二祖慧可塑像栩栩如生。塔下為八寶宮,內有用鐵鏈懸空吊起的石棺。石棺里裝有銀質內棺,安放着二祖慧可舍利。宮四壁繪有五彩油畫,刻有八仙。頂上繪一對仙鶴展翅飛翔。石棺周圍刻有精細花紋,石棺前有長命燈兩盞,外圍擺有十八尊鍍銅羅漢及銅牆錢等物。
慧可
二祖塔的歷史可追溯到中國禪宗的創始。公元527年,印度高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五乳峰頂,面壁九年思禪機,創立大乘禪宗,便是中國禪宗初祖。慧可,原名姬光,北魏虎牢(今河南省滎陽市汜水)人,年輕時皈依佛門,學佛習禪,四十歲時到少林寺拜菩提達摩為師學禪宗。開始時達摩不肯輕易收姬光為徒,姬光從不灰心,耐心等待。一天降大雪,姬光求師心切,在大雪中恭立不去,天亮雪盈其膝。達摩見姬光說:要我傳法於你,除非天降紅雪。姬光便取出利刃,自斷左臂。達摩感其心誠,遂收為弟子,賜法名慧可。後人在慧可斷臂求法處建有立雪亭,在少林寺南缽盂峰上慧可養傷處建有二祖庵。
慧可跟達摩學佛,六年得道,領悟真傳。達摩圓寂前,在眾多弟子中獨選慧可為繼承人。慧可在少林寺主持,光大禪宗佛法,即為繼達摩之後東土禪宗二代始祖。為把禪宗發揚光大,慧可多次外出傳法。曾應南朝梁武帝之邀到南京雨花台傳法,傳說因講佛法而天花亂墜,雨花台因此得名。東魏天平初年,到鄴都(今河北省臨漳縣縣城)傳法。 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慧可到成安匡教寺講經說法,匡教寺法師辯和妒賢嫉能,到縣衙誣告慧可,成安縣令翟仲侃將慧可緝拿並致死。
傳說慧可死後,屍體在野外放出奇香。知縣又派人將其拋入寺前漳水中,慧可竟端坐水面,二目微閉,單掌過胸,安祥如生。屍體逆流而上,至現在的東西向陽村,屍體仰面朝上。自此,改為向陽村。行至蘆村,人們將屍體打撈上岸,安葬於村旁一舊寺內。自此,蘆村改名為二祖村,其名沿用至。
建塔
唐帝李世民感恩於少林寺法師救駕有功,又得知其方丈慧可遭遇非難,公元642年,派大將尉遲敬德監工修寺,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2年)建二祖塔,安奉慧可舍利。唐元和十二年,昭義監軍使李朝正重修,唐天復二年、宋嘉祐二年多次重修。元未毀於兵燹,明永樂十三年再次修復。清康熙三十九年,磁州知縣蔣擢重修。
宋道明二年,仁宗皇帝欽賜寺名為「廣慈禪院」,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更名為元符寺,其名一直沿用至今。
二祖塔北面是大雄寶殿,內塑三座大佛像,後面為背座殿和藏經樓,寺後為土築的二祖山,風景幽美,相傳為塔修成時扒下的屯土所築。元符寺興盛時,建築物錯落有致,氣勢非凡。登上塔頂,大有雲遊天際之感。宋元年間,此處是遠近聞名的二祖鎮。
1938年二祖塔曾遭土匪焚燒,塔頂破損,1966年毀於地震,造成塔基二層以上倒塌,這就是流傳的「二祖塔,塌半塔,半塔半不塌」妙聯趣對。 1969年5月23日,殘破的二祖塔被拆除。塔下地宮發現有彩繪壁畫、石槨、銀棺、鐵俑、古幣等文物,還有禪師慧可的舍利,現均保存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中外各界人士雲集二祖塔舊址處朝拜、參觀、考察。二祖塔不僅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建築風格和技巧也頗具匠心,是古代建築學上的又一智慧奇葩。如何恢復二祖塔原汁原味的古代樣式,是修建二祖塔的一大課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