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二萬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二萬戶
圖片來自archives

二萬戶工人住宅,一般稱作二萬戶,是上海於1950年代興建的工人住宅群,「二萬戶」住宅由國家投資,總設費用5821萬元人民幣,共1052幢,建築面積552671平方米,每戶平均27.675平方米,分布在滬東、滬西、滬南工業區附近的9個基地中,建成鳳城、鞍山、日暉、玉田、志丹等9個工人新村,10萬戶職工家庭遷入新居。[1]

住宅現況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二萬戶住宅已經顯得破敗,十戶人家公用衛生與廚房的集體式居住環境也不再適合現代城市居民的居住需求。1979年,上海市房地產管理局開始在二萬戶原有的二層樓上加建三層樓,並對廚房、衛生間進行分層設置,擴大居住面積。從1985年代政起政府開始對已有30餘年歷史的二萬戶住宅進行煤衛獨用改造與動遷拆除工程,至21世紀初,楊浦區大部分二萬戶住宅被拆除。2016年,楊浦區擬對長白街道內一動遷停滯的已出讓地塊進行規劃調整,保留12幢兩萬戶住宅。該項目被列為城市更新試點項目。

歷史沿革

建設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上海工人居住狀況頗為糟糕,棚戶與草房連成片形成大量的棚戶區。為了解決大批產業工人住房困難的燃眉之急,1952年4月1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長辦公會議決定當年興建「二萬戶」工人住宅,按前蘇聯集體農莊的理念進行設計。8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華東軍政委員會建築工業部和市總工會召開了二萬戶工人住宅建築工程開工慶祝大會,時任上海市副市長方毅等市領導及上海各界5000餘名代表等出席了大會。[2]

建設情況

1953年,在滬西、滬東和滬南的工廠區附近開始建造一批工人住宅,共計2000個單元,每單元可住10戶,共計二萬套住房,解決了10萬工人的居住困難問題。兩萬戶的建設也開啟了上海工人新村建設的時代,這類被稱作老公房的居住生態影響了兩三代的上海人。

參考文獻

  1. 第二節 "二萬戶"住宅. 上海地方志.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0) (中文). 
  2. 「二萬戶」的溫暖記憶. 解放日報. 2012-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3)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