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南古國—滇國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滇王國
古滇王國

雲南古國—滇國篇璀璨的滇文化,是滇國人在歷史長河中的偉大創造。它就像一顆耀眼的明珠,在歷史的塵埃中沉睡了兩千多年。今天,抹去塵埃的它再次發出奪目的光芒,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增添了絢麗的色彩。[1]

呼之欲出的滇國

「夜郎自大」是一個流傳甚廣的成語,許多人都知道它的典故。可是,「不知有漢」,夜郎王並不是第一人。在他之前,滇王就曾問漢使:「漢孰與我大?」之前,中原不知有滇,滇人不知有漢。兩個在各自勢力範圍內可以說第一強的過度,彼此相鄰卻互不所知,不能不讓人感嘆遠古時代是一個多麼閉塞的時期。

更為令人詫異的是,在漢朝發現滇國之後,沒過多少年,這個古國就消失了,盡在《史記》中留下隻言片語。後代人中,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確定滇國是否存在。

由於歷史條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雲南一帶自古以來就成為多民族和多種文化的匯集地,滇國青銅文化吸收和融合了不同地區和民族的文化精華。如銅桶、靴形銅斧等可能受到東南亞青銅文化的影響;動物紋扣飾及成套的馬飾,與北方草原文化有密切關係;兵器中的銅戈、矛等,則是依照中原地區製作的;銅鎧甲、有翼虎帶鈎等和中亞、西亞文化有關。廣取博採,兼容並蓄,是古滇文化發達的重要原因。

兩千多年前,古代越系民族中的一支漸漸占據了以滇池地區為中心的雲南中部及東部地區,大致包括今昆明市全部,曲靖和玉溪大部,紅河州、楚雄州和文山州的一部分地區,形成了一個以越系民族為主體的滇民族。

公元前300多年前,中原大地烽煙四起,群雄逐鹿。楚威王為開疆闢地增強國力,與強大的秦國抗衡,派大軍南征,欲將西南夷之地納入楚國的領地。大約公元前286年(楚頃襄王十三年)前後,楚國大將莊蹻(jué)奉命率數萬大軍出湘鄂,平定了巴、蜀、黔西地區,到達梁州(今雲南昭通鹽津一帶川滇交界處)。

在梁州,楚軍遭到當地土著猛烈抵抗。土著人憑藉天險牢牢守住山道,來自平原的楚軍將士一籌莫展。莊蹻憑着指揮得當與先進的武器,最終擊敗土著人,直奔滇中殺去。滇池各大小部落則聯合起來,利用山地、森林與楚國正規軍打起了游擊戰。莊蹻穩紮穩打,以武力平定了諸部落的抵抗,在滇池沿岸紮下了堅固的營盤。

幾個月後,莊蹻再次率軍出擊,一舉平定了洱海周圍的昆明部落,而後繼續東征,直打到今曲靖一帶,滇中、滇西、滇東、滇東北數千里之地先後納入莊蹻麾下。收服西南的任務完成了,楚軍準備班師回國。正在此時,莊蹻得到消息:就在幾年前莊蹻率軍橫掃西南的同時,秦軍也隨後而來,曾被莊蹻平定的巴、蜀、黔西等地已被秦軍奪取。

這時的秦國,實力已經凌駕於其他六國之上,莊蹻要想打敗秦軍,殺出一條回國的血路,已經不可能了。無奈之下,他只好率軍返回滇中等待時機。

遠征軍征戰數年,如今又歸途受阻,一時軍心渙散,人心不穩。莊蹻左思右想,只好下令全軍入鄉隨俗,穿上當地民族服裝,遵從當地民族風俗,融入當地社會中做當地百姓。幾年之後,莊蹻的數萬大軍不再是持矛執戟的戰士,卻變為地道的當地百姓了。他們首次將中原文化大規模地傳至滇中,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技術、冶煉技術、建築藝術等。

新鮮血液的加入,使滇人的文明發生了質變,滇中地區迅速繁榮起來,勢力不斷擴大,莊蹻眾望所歸地成為滇人部落之王。這時,秦國一面忙於「掃六合」,一面派軍進攻滇中。以莊蹻為首的滇人部落拚死抵抗,依靠地利、人和大敗秦軍,將秦軍打回巴蜀。從此,滇中歸於平靜。

看到滇人部落日益強盛,莊蹻萌發了建立國家的念頭。憑自己很高的威望,莊蹻與滇池各部聯合,成立了滇國,登上國王寶座。莊蹻建立的滇國,是滇中地區第一個統一的王國,勢力範圍北起南盤江,南至紅河,西抵瀾滄江東岸,在歷史上存在了100多年。

公元前109年(西漢元豐二年),漢武帝劉徹為打通從四川到西域的「蜀身毒道」,發兵進攻滇國。滇王舉國歸附,漢武帝正式承認滇國,並賜刻有「滇王之印」字樣的王印一枚。至此,滇國納入漢朝版圖。

西漢末年,漢族人大量移民雲南,郡縣製得到鞏固,滇王的地方政權被逐步取代。到東漢中葉,滇國已完全銷聲匿跡了。

神秘獨特的滇文化

滇國地區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適宜人類居住,而且因崇山峻岭而與中原隔絕,因此養育了獨特的滇文化。滇國人很少受中原傳統禮教的束縛,這在青銅文化中反映出來。

滇國青銅器,無論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都顯得更加開放和富有創造性,以豐富多彩的內容、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精湛的製作工藝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就以器物和種類而言,無論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兵器、樂器還是裝飾品,滇國人樣樣都用青銅製作,而在中原地區,青銅器多只限於兵器和禮器、樂器。尤其是滇國青銅器上的裝飾圖案,多為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圖像和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情節,很少有藝術的誇張和神秘色彩,大到虎豹、小至蜜蜂甲蟲,刻畫得十分細緻逼真、生動。滇國特有的「貯貝器」,裡面往往盛放貝殼。這種青銅器在我國其他地區都極為罕見。器內貯藏的貝殼,屬「環紋貨貝」,產於太平洋和印度洋,是雲南各民族的重要貨幣。使用貯貝器來貯藏貝殼,就是滇人象徵擁有財富的特有習俗。

與中原的國之重器鼎相對應,滇國也有自己的國之重器——銅鼓。滇國銅鼓製作精美,紋飾繁縟(rù):鼓面有太陽紋、暈圈,裝飾翔鷺;鼓身分為胴、腰、足三部分,胴、腰部分往往裝飾羽人、舞人、舟船、牛等花紋。

銅鼓原本是權力的象徵,是原始部落祭祀、賞賜、進貢的重器。在滇人的宗教信仰中,認為凡人可以通過擊鼓與神靈溝通。因此,他們在祭祀中一定要擊鼓。此外,銅鼓還是用於號召部眾進行戰爭、傳信集眾、婚喪喜慶、歌舞娛樂等活動的重要工具。同時,銅鼓又是滇國貴族的重要樂器。

滇國人在製造青銅器時,已經掌握了合適的銅錫比例,而且不同的器物有不同的配合比例,並知道用分范合鑄的辦法塑造人物、動物及壯觀的場面,制范工藝及澆鑄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

圖騰崇拜在滇文化中表現得非常強烈。圖騰通常被視為吉祥物,靈物和氏族標誌,是靈物崇拜的一種;而圖騰神則被視為保護神,他們既是氏族、部族、甚至民族的始祖,又是某種地位很高的自然神。它是多神崇拜中的祖先崇拜與自然崇拜的混合產物。各個部族、民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圖騰,以祈禱保佑安康、興旺、發展和威懾邪惡的力量。

中原人崇拜龍,契丹人崇拜狼,滇人則崇拜蛇,認為蛇是農耕之神,認為自己是蛇的子孫,並因此逐漸發展和形成了獨特的蛇文化。從蛇圖騰的超人的神力,如祭禮儀式所表現的,到震懾力,如青銅兵器反映的蛇頭紋鉞、蛇形劍鞘,一直普及到生產、生活中的蛇頭銎鏟、蛇頭紋叉和名目繁多的扣飾,以及蛇紋身。他們視蛇為保護神,相信蛇神能保佑他們戰勝敵人和災難,能驅趕邪惡和疾病,達到清吉平安與發展。

璀璨的滇文化,是雲南各民族先民在歷史長河中的偉大創造。它就像一顆耀眼的明珠,在歷史的塵埃中沉睡了兩千多年。今天,抹去塵埃的它再次發出奪目的光芒,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揭秘滇國血祭

在古老的滇民族中,有着各種各樣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非常奇怪、殘忍的習俗,其中之一就是流行血祭

古滇國時期,西南山區各部族間戰事頻繁。他們之間的戰爭卻並非為了攻城略地。而是為了掠奪奴隸、搶劫財物或是降服異族並迫其納貢。

兩千多年前,滇池一帶不僅生活着滇人,還生活着以「昆明」為族名的昆明人——雲南昆明市的名稱正是由此而來。滇族與昆明族之間經常爆發戰爭。滇人當時勢力強盛,但是昆明人也是歷來以強悍和「善盜寇」而著名的,滇人並不總是能在戰爭中獲得勝利。原始民族敬重勇士的思想是樸素的。他們承認昆明人的勇敢,因此非常喜歡用昆明人的熱血來祭祀神明,取悅上蒼。僅僅為了祭祀的目的,滇人也會主動進攻昆明人,掠奪奴隸以及貢品。

相比於更為原始的昆明人,在中原文化的影響下,滇人在戰爭之前往往就進行周密的準備。而且,點國人的軍隊整齊劃一,前排是射手,手中握着弓和從中原地區買進的弩。他們還有騎兵,騎着鞍轡齊備的戰馬。身穿輕甲,左衝右突,速度快,反應靈活。面對裝備精良、戰術先進、準備充分的滇軍,昆明人的勝算是很低的。

反抗者的頭顱會被滇人割下,掛在馬上或者提在手中,而投降者的命運也好不了多少。滇人在勝利後,會展開像狂歡節一樣的劫掠。不僅是牲口圈中的牲畜,有躲在屋子裡的婦女和兒童也會被統統作為財富帶走。然後,部落里還活着的成年昆明男子會被集中到一起,帶回滇人的領地。婦女和兒童會被作為奴隸為滇人紡織和放牧,成年的男性昆明人則會被挑選,被買賣。但是,其中總有健壯勇武的,會被留下來。這樣的戰俘會被滇人用於最神聖的場合用於活祭。

天氣晴朗的初春,對於滇人來說有重要意義。再過不久,就是一年中的播種時節。同時,春天到來,萬物繁衍,滇人的婚配也正是在這個時候。

當祭司們選定日子後,不幸的昆明囚徒會被從牢里拖到一個空場裡,綁在柱子上。空場中央立着三個疊放的大銅鼓,象徵着農業之神,鼓面多飾有光芒四射的太陽紋,代表了天,鼓身上刻、鑄的各種場景則代表了人間的生活。這個昆明囚徒將被滇人作為活祭獻給農神。主祭的祭祀是女性,這大概是因為滇人當時剛剛走出母系氏族公社制度的緣故。主祭者頭髮向後梳理得平整光潔,在額前中分為兩半,在頸後束成銀錠形的髮髻,身穿對襟無領、衣長及膝的長衫,通身珠光寶氣。在她的指使下,囚徒的頭顱被一刀砍下放在祭器中,囚徒的鮮血灑在土地上,在滇人看來將會讓神明肥沃土地。滇人熱切盼望着用敵人的鮮血換取莊稼的茁壯生長。眾所周知,腐敗的動物遺體會讓土壤更肥沃。滇人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單純地認為是人的血肉讓神因喜悅而賜福。

祭祀的儀式完成後,男女就可以在桑林中自由媾(gòu)合,以求陽光普照、萬物繁衍、人丁興旺。

活祭的場面在今人看來那樣殘酷,卻被古代滇人視為理所當然。滇國的能工巧匠們用青銅將活祭的場面鑄造成型,在大量青銅器上作為裝飾。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對那血腥、蠻荒的世代有更多的了解。

滇國大事記

約公元前286年(楚頃襄王十三年),楚將莊蹻(jué)奉命率軍征西南,因被秦軍阻擋歸途而滯留當地。莊蹻下令全軍入鄉隨俗,自己成為滇人部落之王,後又與各部落聯合,建立滇國,成為第一代滇王。

公元前109年(西漢元豐二年),漢武帝派兵進攻滇國。滇王歸附,漢武帝賜給滇王一枚刻有「滇王之印」字樣的王印。至此,滇國納入漢朝版圖。[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