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南影像(高莉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雲南影像
圖片來自創意悠悠花園

《雲南影像》中國當代作家高莉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雲南影像

雲南,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來不及憧憬彩雲之南的風景,已人在途中。

機場等飛間隙,意外的在行李夾層里翻出了宗璞老師的散文,曾經讀過她的《東藏記》,那是她當年在雲南生活的回憶,有溫度、有味道,驚喜中更憑添了幾分嚮往。

到昆明時已是凌晨,夜色深沉。

清晨,一抹陽光穿透雲層的空隙照了下來。

坐在去往大理的車上,看着窗外,灰藍色的天空雲海翻湧。

扎西德勒,藏族小伙子的一聲問侯打斷了我的思緒。他用帶着雲南腔的普通話跟我們問候。

窗外蒼茫的大山,便是哀牢山脈,山大、民族多、邊境線長、物產豐富、氣候多樣是雲南的特點。斷斷續續聽着他的介紹,望着窗外轉瞬即過的景色,山挨着山、峰連着峰,公路旁的防沙網格中,碩大的仙人掌肆無忌憚地生長,叫不上名兒的野花在風中兀自搖曳。

彝族風情的民居散落在公路一側、半山坡上和重山深處,土黃的外牆上畫着各種圖騰,有牛頭、大象……黑黃色主調的建築凝重、素樸,公路兩旁的電線杆卻又是大紅色的燃燒着的火把形狀。彝族崇拜火神,在曾經守獵為生的歲月里,燃燒的火把照亮着他們前行的腳步。

穿過楚雄彝族自冶州來到大理境內,三月末,南方早已是春意正濃,這裡連綿的群山上卻還是白雪覆蓋。是蒼山嗎?疑惑、驚喜、還有幾分興奮!的確是蒼山,道路兩旁白族特色民居已經給了我解答。粉白的小樓、門樓的匾額、彩繪的照壁、還有家家門前蔥蘢的花草……

下得車來,環顧四周,蒼山總在似近非遠的地方,環擁着大理城。

走近一處小院,門楣上四個大字:清白傳家。曾經聽朋友說過,來到大理,不用問主人姓名,門口匾額上自有答案,這家的主人應該是楊氏後人。

來到院中,一派潔淨,四方天井、粉牆照壁,大大小小几十盆花着實喜人,猩紅的杜鵑、透粉的茶花互不相讓,枝青葉翠、藤牽蔓繞,擠擠挨挨好不熱鬧。

小院的主人驕傲地告訴我們,這些個花草被蒼山雪水滋潤着,才會這麼鮮亮,花草都有如此待遇,真真羨煞我們這些天南地北客。

午餐讓我們眼前一亮,旁的不說,洱海水煮的鮮魚、清香滑嫩的海菜花、潔白酥脆透着奶香的炸乳扇、清亮馥郁的梅子酒,直接對得起一路舟車勞頓。

環遊洱海的輪船上,風吹過來,沒有半分客套的意思,直接把倚在欄杆邊,準備拍照的俏顏美眉驚的花容失色。

遠處的蒼山,象一位深沉又柔情的漢子,擁攬着洱海,廣褒的湖水,在它的面前,甘願做回嬌巧佳人。面對眼前景色,我竟不忍拍照,生怕擾了它們的靜好時光。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的空隙灑了下來,一束束光條灑向連綿的山肩,也灑在洱海之上。洱海本是湖泊,浪漫的雲南人卻給了它一個這麼美的名字。蒼山洱海,山擁着海、海依着山,在滄海桑田的過往中演譯出多少風花雪月的往事!

夜色下的大理恬靜,安然,近處的燈火、洱海的波影,巍巍的蒼山……好一幅濃墨山水。

晨曦穿過窗簾直灑室內,細想來竟一夜無夢,很久都沒有睡足這麼美的覺。

昨夜,如水月光定透過窗幔灑上枕邊,它太善解人意,不忍驚擾遠途旅人,無語伴天明!

大理到麗江,不過三小時的車程,風情卻大不同。四方街外,納西族風情的飯店門口點着一大堆熊熊的篝火,幾十個人圍着火堆手牽着手跳起民族舞,好奇地站在一旁看熱鬧的我也被素不相識的阿妹拽進隊伍,跟着他們的腳步,也感受着他們的熱情。

四方街上,碩大的水車軲轆轆地轉着,玉龍雪山上融化的水一路奔涌,透着刺骨的涼意,帶着不羈的粗放,跌跌撞撞來到麗江城,突然安靜了下來,甘願馴服地順着水道淌進小城每個角落。想是它們也不願太快地離去,惟願在這曲曲折折的河道里多幾分停留。

夜幕深沉,登上麗江城最高處,放眼望去,城內燈火闌珊,城外群山逶迤。

麗江城裡,青石板路有的被踩的透滑透亮,也有的被踩的坑坑窪窪。路旁小店裡有人旁若無人地敲着手鼓,也有人抱着樂器淺歌輕唱,銀匠鋪子門口叮噹的敲擊聲默契地做着伴奏。酒吧街內人如潮、歌如潮、花如潮。夜色下的麗江妖嬈、魅惑!

來到玉龍雪山腳下,恍若走入畫中,眼前幾處水潭波光鱗鱗,澄澈的流水在陽光的映射下五色斑斕,稍遠處的群峰上霧色朦朧,似雲端仙子翩然起舞,更深處的雪山仿佛身披潔白的長紗,靜靜地聳立在天際,端然、凝重。

《印象麗江》的舞台上,納西族漢子從雪山深處奔來,傈僳族的男人騎着馬來了,摩梭女子款款而來,背靠雪山,盡情歌舞。這裡,有他們祖先的訓戒;這裡,有他們過往的歲月;這裡,有他們的歡樂和哀愁;這裡,有他們對大山的膜拜;這裡,充滿了他們對生活最樸素、最美好的感恩和祈願!

雪山護佑着的這片土地,也護佑着這片土地上的芸芸眾生,這裡的民眾崇拜,敬仰着雪山,世代相傳、生生不息!

曾經以為七彩雲南是說美麗的風景,走過才知道更是這裡絢爛的民族風情。

七彩雲南,好一幅風情手繪,點染在高原沃土上,飄蕩在河間山谷中,鮮活在滄桑歲月里……

離開昆明那天,下起淅淅瀝瀝小雨,靠在機艙的舷窗前,再次回望這片多彩的土地

悄悄地我走了![1]

作者簡介

高莉玲(海棠心語)宜昌市人,宜昌市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