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赤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雲南赤瓟 |
中文名:雲南赤瓟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合瓣花亞綱 目:葫蘆目 科:葫蘆科 族:藏瓜族 屬:赤瓟屬 |
雲南赤瓟是葫蘆科赤瓟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雲南、貴州等地,生長於海拔1,500米至2,600米的地區,一般生于山谷、溝旁或灌叢中。
[1]
形態特徵
攀援草本;具塊狀根。莖、枝有棱溝,被短柔毛及長柔毛,尤以節上長柔毛較多。葉柄細,長3-7厘米,生有像枝上一樣的的毛被;葉片 卵狀心形,長6-11厘米,寬4-9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的一對葉脈沿彎缺邊緣向外展開,葉面密生短剛毛,後剛毛斷裂而膨大的基部存 留呈疣點,粗糙,葉背被短柔毛,葉脈上雜生有稀疏短剛毛。卷鬚單一,生短柔毛和稀疏長柔毛。雌雄異株。雄花:3-6朵生在2-5厘米長的總花梗上部,成疏散的總狀花序,無苞片,總花梗和花梗均被短柔毛和疏長柔毛,花梗絲狀,長達2-4厘米;花萼筒寬鐘形,頂端寬4-5毫米,長4毫米,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稍反折,長8-10毫米,頂端漸尖,具3脈;花冠黃色,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5厘米,寬0.6厘米,先端急尖;雄蕊5枚,花絲絲狀,有短柔毛,長3-4毫米,花葯長圓形,長2毫米,具長達2毫米的卵圓形膜質鱗片。雌花單生,比雄花大,花梗細,長2-3厘米,被長柔毛和短剛毛;花萼裂片線形,長8-9毫米;花冠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2厘米,寬約7毫米,先端短漸尖,明顯3-5脈;子房卵球形,長約7毫米,寬6毫米,被短柔毛和長柔毛,具多數鱗片狀皺褶,頂端縊縮成短喙狀,花柱長5毫米,頂端分3叉 ,柱頭2裂,膨大,腎形。果梗稍粗壯,長2-3厘米,被稀疏柔毛,果實卵球形,徑約2-3厘米,外面多鱗片狀突起。種子寬卵形,長6-7毫米,寬3.5毫米,厚1.5毫米,兩面隆起,有凸起的疣點,基部稍鈍。花果期4-11月。
該種與該亞組的其他2種的顯著不同是全體密生淡黃色短柔毛和長柔毛;果實卵球形,基部不具裂片,果皮散生瘤狀突起但不成皺褶狀。
生活型:攀援草本;具塊狀根;
莖: 莖、枝有棱溝,被短柔毛及長柔毛,尤以節上長柔毛較多;
枝: 卷鬚單一,生短柔毛和稀疏長柔毛;
葉: 葉柄細,長3-7厘米,生有像枝上一樣的的毛被;葉片卵狀心形,長6-11厘米,寬4-9厘米,先端短漸尖,邊緣有不等大的三角形鋸齒,基部心形,彎缺張開,半圓形或方形,深1.5-2厘米,寬1-2厘米,基部的一對葉脈沿彎缺邊緣向外展開,葉面密生短剛毛,後剛毛斷裂而膨大的基部存留呈疣點,粗糙,葉背被短柔毛,葉脈上雜生有稀疏短剛毛;
花: 雌雄異株;雄花:3-6朵生在2-5厘米長的總花梗上部,成疏散的總狀花序,無苞片,總花梗和花梗均被短柔毛和疏長柔毛,花梗絲狀,長達2-4厘米;花萼筒寬鐘形,頂端寬4-5毫米,長4毫米,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稍反折,長8-10毫米,頂端漸尖,具3脈;花冠黃色,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5厘米,寬0.6厘米,先端急尖;雄蕊5枚,花絲絲狀,有短柔毛,長3-4毫米,花葯長圓形,長2毫米,具長達2毫米的卵圓形膜質鱗片;
果: 果梗稍粗壯,長2-3厘米,被稀疏柔毛,果實卵球形,徑約2-3厘米,外面多鱗片狀突起;
種子: 種子寬卵形,長6-7毫米,寬3.5毫米,厚1.5毫米,兩面隆起,有凸起的疣點,基部稍鈍;
生態習性
產地: 雲南、貴州;
生境: 山谷、溪旁及灌叢中;
海拔: 1500-2600m;
物候期:花果期4-11月;
生長環境
雲南赤瓟生長於海拔1,500米至2,600米的山谷、溝旁或灌叢中。
分布範圍
雲南赤瓟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雲南、貴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