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野當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雲南野當歸,中藥名。為傘形科當歸屬植物雲南野當歸Angelicasp.的根。分布於雲南省。具有養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瘀血閉經,貧血,風濕性關節痛,跌打損傷,腸燥便秘。[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雲南野當歸
漢語拼音:yún nán yě dāng guī
別名:土當歸、野當歸[雲南]
性味歸經:味苦、辛,性微寒。歸肺、脾、肝經
功能:養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
主治: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瘀血閉經,貧血,風濕性關節痛,跌打損傷,腸燥便秘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雲南野當歸
別名:土當歸、野當歸[雲南]
來源
傘形科當歸屬植物雲南野當歸Angelicasp.,以根入藥。秋冬采根,洗淨曬乾。
性味
辛,溫。
功能主治
活血調經,補血潤燥,滑腸。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瘀血閉經,貧血,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腸燥便秘等。
用法用量
內服3~5錢。
注意
濕阻中滿,大便泄瀉者忌用。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注意事項
濕阻中滿,大便泄瀉者忌用。
藥理作用
- 1、對子宮的作用,具有收縮作用。
- 2、對物質代謝及內分泌的影響,提高代謝作用。
- 3、對循環系統的影響。
- 4、抗菌作用。
- 5、其他作用,輕度抑制中樞神經的作用。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 1、月經不調,痛經,瘀血閉經,貧血:雲南野當歸15-30g,煮羊肉吃,或用4.5g,配方煎服。
- 2、風濕骨痛,跌打損傷,腸燥便秘:雲南野當歸9-15g,水煎服或配方泡酒服。(《全國中草藥匯編下第2版》)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根圓錐形,根頭極少有纖維狀葉鞘基殘存,有少數支根,長3-15cm,直徑0.8-1.7cm,表面棕色至黑棕色,有淺直細縱皺紋,並有灰白色橫向皮孔,及點狀鬚根痕,皮部較狹,散有黃色油點,木部黃白色。氣芳香,味微苦、辛。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圓錐形根,長7-10cm,有少數分枝,成人字形叉張,根頭多不粗大,具橫紋,干後表面棕色或暗紅棕色,縱皺呈棱狀。莖直立,高約1m,中空,表面無毛,有縱條紋。基生葉具長柄,葉柄長達30cm;葉為二至三回單數羽狀複葉,小葉片卵形或闊卵形,長2.5-4cm,寬1.5-3cm,先端尖或鈍,基部寬楔形,兩側略不對稱而下延,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有時呈不規則淺裂至深裂,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無毛,常帶粉或細小鱗片狀物;莖生葉互生,中部以下的具柄,向上漸小並近無柄,簡化成囊狀膨大的紫色葉鞘。夏秋,莖頂及葉腋抽生復傘形花序;總苞片小苞片均條形,全緣;花瓣5,倒卵形,白色,先端短尖,內彎;雄蕊5個,子房下位,2室,花柱2條,反曲。雙懸果矩狀圓柱形,分果長橢圓形,5條主棱均顯著隆起,側棱稍寬,橫切面半圓形,各棱槽間有油管3個,合生面油管7個。
分布區域
分布於雲南省。
生長環境
生於乾燥向陽的山坡草叢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