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陰石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雲南陰石蕨 |
雲南陰石蕨,植株高達40厘米。
根狀莖長而橫走,粗5-6毫米,密被蓬鬆的鱗片;鱗片線狀披針形,長8-10毫米,寬約1毫米,先端長漸尖,黃棕色,基部近圓形,紅棕色,盾狀着生。特產於雲南南部及西南部(西雙版納、綠豐、景東、雙江)。
貴州東南部(三合縣)也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雲南陰石蕨
拉丁學名; Humata henryana (Bak.) Ching
界; 植物界
門; 蕨類植物門
綱; 蕨綱
目; 真蕨目
科; 骨碎補科(Davalliaceae)
屬; 陰石蕨屬(Humata)
種; 雲南陰石蕨
分布區域; 特產於雲南南部及西南部(西雙版納、綠豐、景東、雙江)。
是否中國特有; 否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目錄
1形態特徵
2生長環境
3分布範圍
4物種提示
5相關的種
6參考資料
形態特徵
葉遠生;柄長15-17厘米,粗約2毫米,淺棕色,光滑;葉片長達30厘米,基部寬約20厘米,長三角形,先端漸尖,三回羽狀;羽片約14對,互生,斜展,具短柄(長3-5毫米),基部一對最大,長13-14厘米,寬約5厘米,三角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不對稱,上側與葉軸平行;小羽片約10對,互生,斜向上,有短柄(長2-3毫米),羽軸上側的常較短,基部下側一片較長,約4厘米,寬約1.5厘米,長三角狀披針形(向上的漸變為橢圓形),長2-3厘米,寬6-8毫米,先端有矮鈍齒,基部不對稱,上側截形,與羽軸平行,下側楔形,羽狀或深羽裂幾達小羽軸;裂片橢圓形,長5-7毫米,寬約3毫米,淺裂或近全緣;由第二對羽片起向上漸變為披針形,裂片橢圓形或倒卵形,尖頭,全緣。
葉脈不甚明顯,側脈斜上,單一或分叉,幾達葉邊。葉近革質,干後褐棕色,無毛。
孢子囊群生於裂片的基部上側,每裂片1枚;囊群蓋扁圓形,以基部和兩側下半部着生於葉面,棕色。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 100-2200米的林中樹幹上。
分布範圍
產自雲南南部及西南部(瀘水、漾濞、景東、雙江、南嶠、勐連、佛海、祿豐)、貴州(三合)、西藏(察隅)。模式標本產地:雲南。
物種提示
本種易與半圓蓋陰石蕨H. platylepis(Bak.)Ching混淆, 僅區別於囊群蓋的着生情況, 鑑定時須加注意。
相關的種
長葉陰石蕨Humata assamica (Bedd.) C. Chr.
杯蓋陰石蕨Humata griffithiana (Hk.) C. Chr.
馬來陰石蕨Humata pectinata (Sm.) Desv.
半圓蓋陰石蕨Humata platylepis (Bak.) Ching
陰石蕨Humata repens (L. f.) Diels
鱗葉陰石蕨Humata trifoliata Cav.
圓蓋陰石蕨Humata tyermanni Moore
熱帶陰石蕨Humata vestita (Bl.) Moore
參考資料
Humata henryana (Bak.) Ching in Chien et Chun, Fl. Reip. Pop. Sin. 2: 312. 1959; Pichi-Serm. Ind. Fil. Suppl. 4: 157. 1965; Ching et al. in C. Y. Wu, Fl. Xizang. 1: 288, f. 69 (5-6) . 1983. --Davallia henryuna Bak. in Kew Bull. Misc. Inform. 1906: 8. 1906; C. Chr. Ind. Fil. Suppl. 1: 23. 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