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是對中國近現代史產生過重要影響的早期着名軍事院校之一,從這裡走出了以新中國開國元勛朱德[1]、葉劍英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軍事將領。其舊址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加掛「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牌子,強化其收藏、展示、教育功能。主題展覽《百年軍校 將帥搖籃》分為「講武堂的創辦」、「輝煌業績」、「將帥錄」等三個部分,全面介紹了講武堂的創辦背景、軍事教育體系及歷史作用。

基本介紹

在近代雲南的歷史上,有一文一武的兩所學校,都非常着名,「文」指西南聯合大學,「武」指雲南陸軍講武堂。前者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科學家、教育家;後者培養一大批傑出的軍事家、革命家。正因為如此,曾經是雲南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後來成為共和國元帥的朱德,稱雲南陸軍講武堂是「革命熔爐」。

創辦於近一個世紀前的雲南陸軍講武堂,直到今天遺址尚存,並且於1988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就是位於昆明城中心、着名風景區翠湖西岸承華圃這塊土地上,現今還存在着一幢米黃色磚木結構的四合院的二層建築。由東、西、南、北四座樓房組成,各樓對稱銜接,並設有通廊,樓端各設拱券門一道。占地面積1390平方米。主樓西南尚存有大課堂(禮堂)和兵器庫一幢。南樓中部設閱操樓,高約15米,寬13米。樓前即當年寬大的操場,不亞於兩個足球場面積,不過今天已為雲南省科技館等高大的建築所替代。然而,歷經百年風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長120米、寬10米的四座走馬轉角樓的樓房,不僅平添幾分古色古香,也顯現了講武堂當年的雄宏氣魄。

雲南陸軍講武堂這塊地方,不僅緊靠着昆明城內中心一顆耀眼的明珠—翠湖,而且還由於其綠樹成蔭、湖水清澈、環境幽雅、鳥雨花香,更使之成為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雲南陸軍講武堂與翠湖兩相陪襯,從而又使之成為人文色彩濃郁的風景名勝旅遊之地。

歷史沿革

雲南陸軍講武堂是中國近代一所着名軍事院校,開辦於1909年。與創辦於1906年的北洋講武堂(天津)和創辦於1908年的東北講武堂(奉天)並稱三大講武堂。

當時,晚清編練新軍,計劃在全國編三十六鎮(師),其中第十九鎮建於雲南。新軍編練亟需新型軍官,清政府為適應這一新形勢的需要,作出統一的規定:「各省應於省垣設立講武堂一處,為現帶兵者研究武學之所。」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護理雲貴總督兼雲南藩台沈秉經向清廷奏准,籌辦雲南陸軍講武堂。校址設在昆明原明朝沐國公練兵處,占地7萬餘平方米。1909年(宣統元年)8月15日,雲南陸軍講武堂正式開學,高爾登為首任總辦(校長)。學堂開辦之初,分步、騎、炮、工四個兵科,設甲、乙、丙三班。課程仿照日本士官學校加以調整而成,分為學科、術科兩項。講武堂聘用了一批國內武備學堂畢業生和日本士官學校中國留學生任教。至辛亥革命時,講武堂已為雲南新軍輸送中下級軍官600餘名。

辛亥革命後,雲南都督蔡鍔將軍下令將雲南陸軍講武堂改為雲南陸軍講武學校。以雲南講武堂師生為骨幹組建的滇軍[2],在護國、護法戰爭中戰績輝煌,故學校聲譽日隆,威名遠揚。鄰省甚至鄰國許多有志青年紛紛來昆明報考求學。據不完全統計,從第十一期至第十七期,朝鮮、越南來留學的青年達200餘名。

1930年,龍雲在講武學校成立滇軍教導團,龍自兼團長,除步、騎、炮、工四兵科外,增設憲兵、經理、交通三個區隊以培養專業軍官。教導團共辦三期。至此,雲南陸軍講武堂、講武學校共辦22期,包括校內舉辦的各種培訓隊、班,共培養各類軍官、軍士約9000人。

1938年,該校按黃埔軍校系列,改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五分校」。黃埔軍校的9個分校,均由蔣介石兼校長,具體實行主任負責制,昆明分校由龍雲兼主任。依照黃埔軍校系列定為黃埔第十一、十四、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期,培訓各類學員近8000人。抗日戰爭結束後,1945年9月,第五分校奉令停辦。

視頻

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 相關視頻

雲南陸軍講武堂的「新玩法」
歷史文化名城品牌 雲南陸軍講武堂建校110周年學術研討會舉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