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嶺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雲嶺鎮隸屬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地處涇縣西北部,東與丁家橋鎮接壤,東南與黃村鎮接壤,南連桃花潭鎮,西與池州市青陽縣為鄰,西北接蕪湖市南陵縣煙墩鎮。 行政區域總面積192.23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雲嶺鎮戶籍人口為41913人。

1958年10月,設立雲嶺公社。1984年,改為雲嶺鄉。2001年11月,撤鄉為鎮。2005年4月,撤併原章渡鎮、中村鄉、北貢鄉合併為雲嶺鎮。 截至2020年6月,雲嶺鎮轄19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雲嶺村羅里。

2019年,雲嶺鎮有工業企業178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8個。[1]

概況

雲嶺鎮位於涇縣西部,距縣城24千米。涇(縣)煙(墩)公路縱貫境內。轄1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蟹形。特產雲嶺方片糕。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1938年7月至1941年1月,為新四軍軍部駐地。境內有新四軍軍部、司令部、政治部、大會堂、中共中央東南局等舊址,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沿革

1958年建雲嶺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43平方千米,人口1.3萬,轄新興、白果、雲嶺、羅里、光明、楊村、南保、蘭石、汀潭9個村委會。

附:章渡鎮位於涇縣西部,距縣城20千米。涇(縣)北(貢)公路穿境東部。1958年屬雲嶺公社,1961年析置章渡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建鎮。1997年,面積34平方千米,人口1.3萬,轄章渡、洪村、河沿、靠山、馬家、大寧、綿遠、肖村、建設、瑤莊、壩埂11個村委會。1938年7月至1940年12月,新四軍總兵站設此。沿青弋江而建的民居"吊棟閣",有"江南千條腿"之稱。

附:中村鄉位於涇縣西南部,距縣城23千米。章(渡)中(村)公路通達。1958年屬雲嶺公社,1961年析置中村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65.4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前山、蘭山、中村、園山、長壟、銀峰、秋陽、水南、郭峰、復興、水山、梅村12個村委會。

附:北貢鄉位於涇縣西部,距縣城19千米。涇(縣)煙(墩)公路橫貫境內。1958年屬雲嶺公社,1961年析置北貢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50.9平方千米,人口0.9萬,轄陳塘、莊裡、楊家、栗陽、韋家、北貢、外馬、許村8個村委會。[2]

自然資源

鎮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大理石、方解石、花崗岩、鉀長石,儲量達3億立方米以上;白雲石、石灰石儲量達5億立方米以上,尤以大理石"涇川白玉"享譽華東地區,大理石、方解石理化指標符合超細重質碳酸鈣生產要求,石灰石理化指標符合輕質碳酸鈣生產要求,至2007年,全鎮有碳酸鈣開採企業10餘家,年產原礦石150餘萬噸;板材、工藝加工企業20餘家;重質碳酸鈣加工企業50餘家,年產石粉40餘萬噸。雲嶺鎮是著名的藥材種植基地,品質優越,所產丹皮以丹峰含量高而為各地廠家所青睞。章渡醬菜聞名遐邇,曾獲中國食品博覽會銅獎。

旅遊資源

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是新四軍軍部舊址所在地,被國家列入100個重點打造的"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十二條旅遊精品線路之一,也是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景區內有國家文物保護舊址6處,省級文物保護舊址3處,文物1萬多件。境內文化、古蹟眾多,有兩處新石器文化遺址,有香火勝極千年的聳壁禪寺,有李白放歌台遺址和漆林古渡口遺址,有百年歷史並保存完好的獨特建築"江南千條腿--吊棟閣"、"大夫第"、"衛公祠"等明清府第及古民居建築一百多處。新四軍軍長葉挺曾賦詩讚譽雲嶺美麗景色,並留下千年名句"雲中美人霧裡山"。

經濟潛力

雲嶺鎮境內投資環境較為優越,322省道穿鎮而過,距318國道12公里,距205國道1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通訊設施覆蓋全鎮。雲嶺鎮工業經濟異軍突起,城鎮建設日新月異,效益農業迅猛發展。政通人和,百業俱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