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停心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五停心觀 |
能使五種過失停止於心,須有五種觀法,亦即聲聞乘(梵語sravaka-yana) 人,在最初入道時所修的五種觀法。
目錄
釋義一
釋義二
詞語由來
相關釋義[1]
釋義一
一、不淨觀:是觀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屬不淨,以停止貪慾(梵語lobha)。
二、慈悲觀:是觀察一切眾生痛苦可憐之相,以停止嗔恚(梵語pratigha)。
三、因緣觀:是觀察一切法皆從因緣生,前因後果,空無自性,歷歷分明,以停止愚痴(梵語moha)。
四、念佛觀:是觀察佛身相好,功德莊嚴,以停止業障(梵語karmavarana)。
五、數息觀:是觀察呼吸出入之相,每一出入,皆暗數自一至十,乃至一至五十,一百等,以得正定,停止散亂之心。(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釋義二
息止惑障之五種觀法。或云:五觀、五念、五停心、五度觀門、五度門、五門禪。即:
1.不淨觀:乃多貪眾生,觀想自他色身不淨而息止貪慾心。如觀想死屍青瘀等相,以對治顯色貪,觀想鳥獸啖食死屍,以對治形色貪,觀想死屍腐爛生蟲蛆相,以對治妙觸貪,觀想死屍不動,以對治供奉貪,及觀想白骨之骨鎖觀,以對治以上四貪。
2.慈悲觀:又稱慈心觀、慈愍觀,乃多嗔眾生,觀想與樂拔苦而得之真正快樂,以對治嗔恚煩惱。
3.緣起觀:又雲因緣觀、觀緣觀。乃觀想順逆十二緣起,以對治愚痴煩惱。
4.界分別觀:又雲界方便觀、析界觀、分析觀、無我觀,乃觀想十八界等諸法由地、水、火、風、空、識所和合,以對治我執障。外道於身心常執為我而起我執,故地、水、火、風、空、識六界,起因緣假和合之分別,若觀無我,則能對治我執。此觀為聖道方便,故稱界方便觀。
5.數息觀:又雲安那般那觀、持息念。即計數自己出息、入息,以對治散亂尋伺,而令心念止持於一境,為散亂眾生所依止之修持為旨趣。
另『五門禪經要用法』中以念佛觀,取代界分別觀,而與其他四觀合稱五門禪。所謂念佛觀,即念應身、報身、法身等三佛身,以次第對治昏沉暗塞障、惡念思惟障、境界逼迫障等三種障。
詞語由來
佛教故事,有一個人得了癩病,全身長滿了惡瘡,潰爛流膿,苦不堪言。一天,經過一處長滿茅草蘆荻的園林,被草尖所刺,痛徹心肺,於是生起瞋恨心,對着園林破口大罵。
佛陀正好游化經過,看到這個情景,對隨行的弟子說:「你們覺得這個人的行為是不是很愚痴可笑?」
弟子齊聲回答:「是的!佛陀!草木本無心,怎麼可以因為身體的病痛而遷怒這些花草樹木呢?」
佛陀說:「對的!這個人因為身體上的病痛而起瞋恨心,說明他不只是身體上有病,就是他的心也病得不輕啊!」
佛陀接着又說:「比丘們!有一些人見到美色,聞到香味,聽到好話,嘗到甜的滋味,心裡就起貪着;相反的,遇到不順己意的境界,就起瞋恨心,這種情形就跟身上長瘡的人一樣,可以說身心都生病了。」
弟子問:「像這樣的人,佛陀有什麼方法可以對治呢?」
佛陀於是為弟子說示對治貪瞋痴惑障的五種修行法門:以不淨觀對治貪慾,以慈悲觀對治瞋恚,以緣起觀對治愚痴,以念佛觀對治我執,以數息觀對治散亂。以上五種修行法,稱為五停心觀。
五停心觀就是對治心理煩惱的五種方法,以五種正念來降伏五種妄念,勘破煩惱的虛妄性,對境不起迷惑,譬如長了惡瘡的人,如果能了解草木本自無心,就不會愚痴遷怒無情眾生。
相關釋義
《心地觀經》說:「心如畫師,能畫種種諸法故;心如僮僕,為諸煩惱所策役故;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心如怨賊,能令自心受大苦故。」惡行因煩惱而起,煩惱由妄心所造,因此,學佛修行,就是要正本清源,以各種方法將虛妄的心識清除淨盡。
然而,藥之良窳,貴在應病予藥;修行也是如此,種種法門,各有千秋,重在運用得當。當我們使用五停心觀時,除了一一對治不同的心病以外,還需要懂得靈活運用,對多種病況應該採取兼治之法,病症改變時,必須改轉另外一種方法治療。例如貪愛和瞋恚都很重的人,應兼修不淨與慈心二觀,否則只用一種觀法,僅能偏治一病,往往使得另一邊的過失更加嚴重,徒勞無功。貪心重的人修習不淨觀成熟後,往往厭惡外境,因而生起瞋心,這時,就要轉修慈心觀,才能對症下藥,否則,過猶不及,反而增加瞋病,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