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變篇第四十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變篇第四十六

【題釋】

五變,原指五種變化。因文中是以五種不同質的樹木遇到五種氣候異常變化時的表現為例,說明人體質不同而發生不同疾病的道理,故稱為"五變"。

【原文】

黃帝問於少俞日余聞百疾之始期也,必生於風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復還,或留止,或為風腫汗出,或為消癉,或為寒熱,或為留痹,或為積聚。奇邪淫溢,不可勝數,願聞其故。夫同時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為人生風乎,何其異也?少俞日夫天之生風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無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

黃帝日一時遇風,同時得病,其病各異,願聞其故。少俞日善乎哉問!請論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礪刀削斫[1]材木。木之陰陽,尚有堅脆,堅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節,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堅脆不同,堅者,脆者易傷,況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異耶。夫木之蚤花先生葉者,遇春霜烈風,則花落而葉萎久曝大旱,則脆木薄皮者,枝條汁少而葉萎;久陰淫雨,則薄皮多汁者,皮潰而漉;卒風暴起,則剛脆之木,枝折而杌[2]傷;秋霜疾風則剛脆之木根搖而葉落。凡此五者,各有所傷,況於人乎!

黃帝日以人應木,奈何?少俞答日木之所傷也,皆傷其枝。枝之剛脆而堅,未成傷也。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節皮膚腠理之不堅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為病也。

【注釋】

[1]斫,音濁,砍伐。

[2]杌,音勿,張介賓注"木之無枝者也",此指樹幹。

【釋義】

黃帝問少俞道我聽說各種疾病在開始發生的時候,都是由於風雨寒暑等邪氣,沿着皮膚、毛孔侵入腠理。

有的發生傳變,有的邪氣停留在體內某一部位,有的形成以水腫、汗出為主症的風水病,有的成為消渴病,有的引起發冷發熱類的疾病,有的導致長期不愈的痹證,有的發生積聚病。邪氣侵入人體後,進一步發展演變,會造成無以數計的各種各樣的疾病,我想了解其中的道理。另外,同時患病的,有的發生這種疾病,有的發生那種疾病,出現這種情況的原由是自然界為人體產生了不同的邪氣嗎?究竟為什麼會發生不同的疾病呢?少俞回答說自然界產生的邪氣,不是專對某一個人的,邪氣的影響對任何人都是不偏不倚的,只有被邪氣侵犯的人才會發生疾病,能夠躲避邪氣的人就不會發生危險。疾病的發生,不是自然界的邪氣有意侵襲人體,而是人不能躲避而感受了它。

黃帝說同是感受邪氣而同時患病,他們所患的疾病卻不相同,我想了解是什麼緣故。少俞答道問得好啊!請讓我以工匠砍伐樹木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工匠磨快了刀斧去砍伐木材,樹木本身的陰面和陽面,有堅硬與鬆脆的不同。堅硬的不易砍入,鬆脆的容易被砍伐劈裂,砍在樹木枝權交結的地方,堅硬得連刀斧的刃都會崩損而出現缺口。同一棵樹木的不同部位也有堅硬、鬆脆的區別,堅硬的地方不易被刀斧砍伐,鬆脆的地方就容易被砍傷,何況那些不同的樹木,樹皮的厚薄、所含汁液的多少也都不相同。在樹木中,開花長葉較早的,遇早春的寒霜和大風,就會花凋葉枯。木質鬆脆、樹皮薄的,遭長久曝曬或大旱,就會枝條汁液減少、樹葉枯萎。樹皮薄而汁液多的,逢長期陰雨連綿,就會樹皮潰爛,水濕漉漉。本質剛脆的,如果遇到狂風驟起就會枝條折斷而樹幹受傷,如果遭受秋霜和疾風就會根搖葉落。這五種情況,便是在五種不同氣候條件下樹木受到的不同傷害和表現,何況不同的人呢!

黃帝問把人和上面論述樹木的情況相對應,又是怎樣的呢?少俞回答說樹木的損傷,主要表現為傷及樹枝,如果樹枝堅硬剛強就不會被傷害。人體也是因為骨節、皮膚、腠理等部位不夠堅固,邪氣侵入而停留在這些地方,才會經常發生疾病。

【按語】

闡述了人的體質強弱是諸邪侵襲人體後發病與否的關鍵,這與《素問•評熱病論》"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觀點一樣,都是強調了正氣在發病中的主導作用。

【原文】

黃帝日人之善病風厥漉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日肉不堅,腠理蹤,則善病風。黃帝日何以候肉之不堅也?少俞答日胭[1]肉不堅,而無分理。理者,粗理,粗理而皮不致者,腠理蹤。此言其渾然者。

【注釋】

[1]胭《甲乙經》作胭,系指隆起的肌肉。

【釋義】

黃帝問人體易於患汗出不止的風厥病,怎樣診察呢?少俞答道肌肉不堅實,腠理疏鬆,就容易患風病。黃帝說怎樣測知肌肉不堅實呢?少俞回答說肌肉結集隆起的部位不堅實,皮膚的紋理不明顯,即使皮膚紋理清楚卻很粗糙,皮膚粗糙而不緻密,腠理也就疏鬆,這些說的是觀察肌肉是否堅實的大致情況。

【原文】

黃帝日人之善病消癉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日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黃帝日何以知五臟之柔弱也?少俞答日夫柔弱者,必有剛強,剛強多怒,柔者易傷也。黃帝日何以候柔弱之與剛強?少俞答日此人薄皮膚,而目堅固以深者,長沖直揚,其心剛,剛則多怒,怒則氣上逆,胸中蓄積,血氣逆留,髖皮充肌,血脈不行,轉而為熱,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此言其人暴剛而肌肉弱者也。

【釋義】

黃帝說人體易於患消渴病,怎樣診察呢?少俞答道五臟都很柔弱的人,就容易患消渴病。黃帝說怎樣了解五臟是否柔弱呢?少俞回答道五臟柔弱的人,必定有剛強的性情,性情剛強就容易發怒,柔弱的五臟就容易被情志變化所傷。黃帝說怎樣診察五臟柔弱和性情剛強呢?少俞答道這類人皮膚薄,兩眼直視銳利,眼睛深陷目眶中,兩眉長而且豎直。這樣的人,性情剛強,就容易發怒,發怒會使氣上逆而蓄積在胸中,氣血運行失常而留滯,使皮膚、肌肉充脹,血脈運行不暢,鬱積而生熱,熱能傷耗津液而使肌膚消瘦,所以形成消渴病。以上所講的,就是性情剛暴而肌肉瘦弱一類人的情況。

【原文】

黃帝日人之善病寒熱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日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熱。黃帝日何以候骨之小大,肉之堅脆,色之不一也?少俞答日顴骨者,骨之本也。顴大則骨大,顴小則骨小。皮膚薄而其肉無胭,其臂懦懦然,其地色殆然,不與其天同色,污然獨異,此其候也。然後臂薄者,其髓不滿,故善病寒熱也。

【釋義】

黃帝說人體容易患發冷發熱病,怎樣診察呢?少俞答道骨骼細小、肌肉瘦弱的人,容易患發冷發熱的疾病。黃帝說怎樣診察骨骼的大小、肌肉的堅實、脆弱,以及氣色的不一致呢?少俞答道顴骨是人體骨骼表現的基本標誌,顴骨大的,全身骨骼就大,顴骨小的,全身骨骼就小。皮膚薄而肌肉瘦弱沒有隆起肌肉的,兩臂軟弱無力,地閣部位的色澤黑暗沒有光澤,與天庭部位的色澤不一致,地閣的黑暗與其他部位的色澤都不同,這就是肌肉強弱,色澤不一致的外部表現。此外,臂部肌肉消瘦的,陰精不足而骨髓空虛,所以容易患發冷發熱的疾病。

藤寺蕾書目何聖人鄉姜嫡言疆童俞答目.姻里而肉不堅者,善病痹。黃帝日痹之高下有處乎?少俞答日欲知其高下者,各視其部。

【釋義】

[1] 黃帝說怎樣診察人體易於患痹證呢?少俞答道皮膚紋理粗糙而肌肉不堅實的,容易患痹證。黃帝說痹證發生的上下,有一定的部位嗎?少俞答道要想知道痹證發生的上下部位,要看各個部位的情況,虛的地方就容易患痹證。

【原文】

黃帝日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日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脾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至。稽積留止,大聚乃起。

黃帝日余聞病形,已知之矣!願聞其時。少俞答日先立其年,以知其時。時高則起,時下則殆,雖不陷下,當年有沖通,其病必起,是謂因形而生病,五變之紀也。

【釋義】

[2] 黃帝說人體易於患腸中積聚病,怎樣診察呢?少俞答道皮膚薄而不潤澤,肌肉不堅實卻有滑潤感,出現這種現象說明腸胃功能差,邪氣便留滯在身體之中,形成積聚病。因為飲食冷熱失常,邪氣逐漸侵襲脾胃,進一步形成蓄積停留,發生嚴重的積聚病。

黃帝說我聽了以上疾病的外部表現,已經知道從外部表現診察疾病的常識,還想聽一聽時令與疾病的關係。少俞答道首先要確定代表某一年的天干、地支,從干支來推算每年的客氣加臨於主氣時的順逆情況,如果客氣勝主氣疾病就減輕,主氣勝客氣疾病就危重。雖然也有不屬主氣勝客氣的情況,由於年運的影響也會發生疾病,這是由於各人不同的形體、氣質類型與年運五行屬性的生克乘侮關系所導致的。這些就是五變的一般規律。

【按語】

舉例並詳細論述了許多人在同一客觀條件下,受邪侵襲發病,由於每個人的體質有差異,所以各人的病證也不同,因此在臨床診治中,一定要注意體質狀況。這些認識為中醫體質學說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