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國相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國相王,指的是古中國時期中的戰國時代中葉五個主要諸侯國互相承認對方君主王位的事件,該事件標誌着周天子權威的徹底喪失[1]

牧野之後,商國的同族徐國率領東方諸國與西周對抗,從現有史載看,最晚在周穆王之時,徐國的徐偃王即已稱王。戰國早期,各諸侯國之中僅有楚國越國僭越稱王。

前334年,魏惠王因屢敗於齊國和秦國,霸業喪失,為求遏止秦國擴張,在惠施的謀劃下,主動率領韓國等國的國君,前往徐州拜見齊威王,雙方互相承認對方的王位,史稱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等傳統大國的敵意。楚國立即出兵攻打齊國徐州,希望齊國取消王號。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為王,同年,魏惠王尊韓宣惠王為王。一時各國不論大小紛紛稱王,其中甚至包括中山國、宋國等當時的二流國家。前323年,在公孫衍的斡旋下,魏國、韓國、趙國、燕國和中山國結成聯盟,各國國君均稱王,以對抗秦、齊、楚等大國。齊國對於中山國的王號不滿,曾試圖聯合燕國、趙國攻擊中山國以迫使其去王號。各國之中,獨有趙武靈王認為趙國實際上沒有稱王的實力,所以在國內未採用王號,僅稱「君」。

簡介

徐州相王指的是戰國時期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公元前334年,惠王率領韓國和一些小國到徐州(今山東滕縣東南)朝見齊威王,尊齊威王為王,齊威王不敢獨自稱王,於是也承認魏的王號,惠王並改此年為後元年。

簡言之,魏惠王、齊威王訂立了同盟條約,相互尊對方為王,這以後各國紛紛稱王(僭越稱王,無視周王的權威。之前各國都是諸侯國,只有周天子可以稱王),史稱「徐州相王」[2]。所以戰國中後期的君主的諡號都是XX王,而之前的諡號都是XX公、XX侯,如齊桓公晉文公、魏文侯、韓昭侯、秦孝公等等。(吳、越、楚三國春秋時期已稱王)

視頻

五國相王 相關視頻

張儀笑着對齊國使臣說道:五國相王,齊國可以省心了!
《中山國》片花——五國相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