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指樹麗盲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指樹麗盲蝽

中文名:五指樹麗盲蝽

目:半翅目

亞 目:異翅亞目

科:盲蝽科

亞 科:盲蝽亞科

屬:樹麗盲蝽屬

五指樹麗盲蝽(Arbolygus wuzhiensis Lu et Zheng,1998)是盲蝽科樹麗盲蝽屬的一種昆蟲。[1]

五指樹麗盲蝽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背面褐色,略具光澤;毛銀白色。

頭垂直,黃褐色,略帶紅色,具稀疏毛;雄頭頂寬為頭寬的0.29倍;唇基黃褐色,略帶紅褐色,端部深褐色。頭頂中縱溝明顯,後緣嵴消失;額中央兩側各有5~6條深褐色相互平行的短橫紋。觸角第1節黃褐色,內側深褐色;第Ⅱ節黃褐色,基部1/8和端部1/3黑褐色;第Ⅲ、Ⅳ節黑褐色,各節基部黃白色。喙伸達後足基節。

前胸背板黃褐色,自胝前至前胸背板後緣成一方形黑褐色大斑,斑內在胝前各有一個黃褐色小斑;近側緣及亞後緣等處有一些深褐色斑點,近後側角處各有一個大褐色斑;後緣極窄地黃白色;盤域刻點小且不規則,毛稀短。領黃褐色。小盾片略隆起,深褐色,基角和端角黃褐色;具橫皺。前翅革片和爪片深褐色,散布不規則黃褐色小斑;楔片均一地深褐色,長約為基部寬的2倍。膜片煙褐色。

體下黃褐,有一深褐色縱帶貫全長;腹下中央散布褐色斑點。足黃褐,股節及脛各具4褐環,位於兩端及中部;脛節刺淡褐色。

左陽基側突鐮狀,體部狹,毛極長,端突反捲成小鈎狀。右陽基側突狹長,體部毛極長,端部與體部約垂直,端突粗短,向後彎。陽莖鞘端部有一寬大的長形片狀突,者生於右側中部,僅基部與鞘相連,端部大部分游離。陽莖端針突於中部成近90度彎曲,末端尖細;共具2個膜葉,其中之一寬大,此膜葉的基部為另有一膜葉,甚小,二者端部表面均具微刺;左側有一骨化附器於中部彎折。導精管長筒形,次生生殖孔寬闊。

量度(mm):體長7.1 3,體寬2.43。頭長0.50,頭寬1.09,頭頂寬0.33。觸角各節長0.90:2.03:1..04:0.54。前胸背板長1.22,後緣寬2.26。革片長3.1 5,楔片長1.1 3。

模式標本:正模♂,海南五指山,1 964.VI.22,劉勝利采(存TNHM)(已檢查)。

觀察標本:1♂(正模),海南五指山,1964.VI.22,劉勝利采。

五指樹麗盲蝽分布範圍

海南

盲蝽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隨着抗蟲棉在各地的大面積推廣種植,棉鈴蟲等害蟲逐年逐漸減少。近幾年,棉花盲蝽蟓已經成為制約棉花生產的重要害蟲之一,盲蝽蟓的為害面積逐年上升。棉農們應將盲蝽蟓列入重點防治害蟲對象之一。

盲蝽蟓俗稱「小臭蟲」,屬喜溫喜濕類害蟲,棉花整個生育期都受到為害,常常造成蕾鈴大量脫落,破頭破葉和破枝叢生,一般可造成10%-20%的棉花減產,個別地方嚴重的達30%以上。因盲蝽蟓發生代數多,時代重迭,發生量大,抗藥性逐年增強,常規農藥防治效果較差,成為棉農的心頭之患!

棉株不同生育期被害後所表現的症狀不同,受到盲蝽蟓為害的棉花如發生在子葉期被害,頂芽焦枯變黑,長不出主幹,造成枯頂;真葉出現後頂芽被刺傷而枯死,不定芽從生而成為「多頭棉」;或頂芽展開後為破葉,稱「破頭瘋」;幼葉被害,葉片展開為破葉,成為「破葉瘋」;幼蕾被害,2-3d即脫落,中型蕾被害,包葉張開,成為「張口蕾」;頂心和旁心受害,枝葉從生瘋長,稱「掃帚苗」;嫩鈴被害,鈴上布滿黑點,不久僵化脫落,嚴重時整株棉花沒有鈴,成為「公棉花」,由於盲蝽蟓個體較小,能跳會飛,行動隱蔽,一旦防治不及時,常給棉農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盲椿象——防治方法

(一)農業措施

1、剷除雜草。冬季清除雜草,消滅其上的越冬卵;

2、多頭棉處理方法:把底部多餘的枝條去掉,只留最上部枝條,促根、促長;

(二)燈光誘殺

在成蟲高峰期於夜晚點燈誘殺成蟲,以雙色燈效果好,面積大效果好。

(三)藥劑防治

防治的原則:

1、整片防、整片治,從四周向中間打,周邊地塊全部防治;

2、防治時間:一般在5月10日左右,在每天的傍晚或陰天防治。

3、在埂邊雜草一同噴藥防治;防治盲椿象可用盲蝽誘抗干擾素,20毫升一桶水,均勻噴霧。

參考來源

  1. 五指樹麗盲蝽,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