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一日夜且半夢從大駕親征盡復漢唐故地 陸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夢從大駕親征盡復漢唐故地是一首七言歌行。詩中以紀夢的形式,描述了宋王朝成功收復西域的漢唐故地後,國家強盛統一、邊疆安定祥和的場面。
原文
陸游〔宋代〕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夢從大駕親征,盡復漢、唐故地。見城邑人物繁麗,云:西涼府也。喜甚,馬上作長句,未終篇而覺,乃足成之。
天寶胡兵陷兩京,北庭安西無漢營。
五百年間置不問,聖主下詔初親征。
熊羆百萬從鑾駕,故地不勞傳檄下。
築城絕塞進新圖,排仗行宮宣大赦。
岡巒極目漢山川,文書初用淳熙年。
駕前六軍錯錦銹,秋風鼓角聲滿天。
苜蓿峰前盡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
涼州女兒滿高樓,梳頭已學京都樣。
譯文
天寶年間安祿山攻陷了洛陽長安,北庭安西都被敵人侵占。
五百年來土地喪失無人過問,今日裡聖明的皇上親自征戰。
百萬猛士跟隨皇帝的車駕前進,用不着傳下檄文故土紛紛歸順。
遙遠的邊塞築起城牆劃入版圖,行宮裡排列儀仗宣讀大赦的詔文。
極目遠望都是宋朝的河山,發布文書開始用淳熙紀年。
慶功大典的將士穿着彩色的戰袍,秋風裡軍樂奏起鼓角震天。
苜蓿峰前都是哨亭堡壘,交河上的烽火報告着平安。
高樓上滿是涼州的少女,連梳頭的樣式也學着京都的打扮。
賞析
陸游詩中慣用夢境來表達難以實現的救國理想。顯然,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詩歌技法問題。夢境中君主可以親征,現實中的當朝者卻一味苟安,不思進取,無意恢復淪喪的大片國土。夢境中國家一統、社會和平,現實中卻是廣大淪陷區人民含淚忍死,憤恨不已。也許是現實太殘酷,詩人只有以曲折隱幽之筆,借夢境來滿足內心的那份渴望,正所謂「奇想結夢寐,快意瀉肺腑」 (清賈臻《讀放翁詩》)。詩人隨時隨地想着報效國家,時刻都有一洗家國恥辱的雄心壯志。他看到一線希望,就會勃發出滿腔熱情;從他的作品中,讀者可以深切體會到那份激情。詩人抓住典型場景進行刻畫,大處落墨,小處著筆,在壯闊之美的同時又給人以細膩清新之感。這首詩是陸游諸多寫夢境的詩中寫得最為真切具體的一首。詩的結尾用細微的筆觸描寫生活中細節的變化,以此來反映政治態勢的改變,堪稱絕妙之筆,頗得後世稱賞,同時也體現出作者體驗、觀察生活之細緻。全詩音韻有高華跌宕之致,有圓轉流暢之美,與詩人深沉的思想情感、自由的想像融為一體。這首詩藝術形式精緻,內容感人至深,其藝術特點可以概括為「豪盪豐腴」 (元方回《讀張功父南湖集》)。
總的來看,這首記夢詩,通過「夢隨大駕親征」的一系列場景的描寫,來抒發自己立功邊塞「盡復漢唐故地」的愛國情懷,表現了詩人的滿腔熱望;另一方畫,作者把這一現實理想的實現置於夢中,這也暗示了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理想的苦衷,其間含有諷諫之意。全詩在概括抒情的氣氛之中,鋪排揮灑,線索清晰,通貫着一種豪邁樂觀的氣勢。此外,作為一首七言古詩,全詩十六句,四句一組,每組一轉韻,並且平仄相間,使全詩顯得抑揚頓挫,生動感人。
創作背景
這首詩創作於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作者陸游已五十六歲,在江西撫州任職。當時,宋金對峙的局面已大體固定下來,而陸游則終身以驅逐胡虜、光復中原為己任。
簡析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夢從大駕親征盡復漢唐故地》是一首七言歌行。詩中以紀夢的形式,描述了宋王朝成功收復西域的漢唐故地後,國家強盛統一、邊疆安定祥和的場面。這首詩在概括抒情的氣氛之中,鋪排揮灑、線索清晰,通貫着一種豪邁樂觀的氣勢,從而抒發了詩人崇高的理想追求和愛國主義情懷。
陸游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