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水系--以悼屈原(余秀華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五月的水系--以悼屈原》是詩人余秀華創作的詩歌。
作品原文
其實,你一直深居我魂魄,比月光更沉默
所以不用提起,你,一直在那裡
在我的故鄉,你的祖國
在以「楚」覆蓋的每一個山崗,每一條河
每一朵蘭花,每一棵艾草
每一個露珠閃亮的清晨,每一個夕輝渲染的黃昏
我選擇在五月與你匯合;五月的每一條水系
方向都朝着汨羅
我身形單薄:帶給你的不過一種相思,一份信念
一段淚腔難掩的歌
汨羅河的風吹走雲,吹走沙,吹走一個又一個時代
而你,還在
汨羅河的水流去悲,流去樂,流去王朝和草民
而你,還在
你在,家的門楣就在:行書的「楚」
你在,國的碑碣就在:正楷的「楚」
楚是一段時光,是越來越寬廣的地域
是越來越香醇的懷念,是越來越明亮的信仰啊
《九歌》唱罷,《離騷》唱罷
我要和你一起躺在陽光明媚的祖國
看大河東流,龍舟競發
如今,你的楚國有960萬平方公里
有多少條河?每一條河都是你的
每一個波浪也是你的,我的愛在五月
也屬於你
屬於960萬平方公里上的每一個呼吸
多麼好啊,我從什麼地方都能夠抵達你
每一條河,每一座山
每一縷陽光。每一個微笑,每一滴淚
每一個文字,每一個符號
每一個喊出你名字的「我」
2014年5月16日21:06:16
作者簡介
余秀華(1976年3月22日-),中國詩人,出生於湖北省鍾祥市。[1]
余秀華因出生時倒產、缺氧造成了腦癱,從此行動不便,說話口齒不清。2009年起她正式開始寫詩,代表作有《月光落在左手上》《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我們愛過又忘記》 等,曾獲農民文學獎、湖北文學獎等榮譽。[2]
余秀華的詩歌中有許多愛情詩。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社會底層、身體帶有殘缺的女人,她對愛的缺失有着極為深刻的體驗。她的愛情詩並不滿足於對愛情慾望的詩意呈現,而是極力展現出豐富複雜、個性鮮明的女性主體形象。[3]
她詩中的女性抒情者是一個深懷自卑感攬鏡徘徊的「傻子」、「犯病者」(《與一面鏡子遇見了》),也是極為清高驕傲、愛自己身體裡的銹斑勝過愛「你」的自戀者(《我想要的愛情》);是在「你」口渴的時候,甘願以自己青春的鮮血供奉「你」的奉獻者(《面對面》),又是決定將「人間情事一丟」重獲「清澈的骨骼」的逃離者(《在田野上打柴火》);是讓愛情的冰涼火焰照亮深處傷疤後兀自熄滅的孤獨者(《戰慄》),又是如果回到過去會「把愛過的人再愛一遍,把疼通過的再疼一遍」的痴情者(《人到中年》)。[4]
她的詩歌充溢着愛的躁動與呼喚、愛的幻滅與實現等複雜的意蘊,愛情與其說是其詩歌的主題,不如說是引發詩人對存在、真理、死亡等形而上問題進行本體追問的核心命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