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五月,徜徉在屈子故里(溫新階)

五月,徜徉在屈子故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五月,徜徉在屈子故里》中國當代作家溫新階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五月,徜徉在屈子故里

五月,我在秭歸的大街小巷穿行。

家家戶戶門楣上掛着艾草,鮮嫩植物的草香混合着艾葉的芬芳,成為一個月最為流行的氣味時尚。

也有燃了艾灸的店鋪,裊裊青煙里,連對話都變得古香古色,舊時丹陽的俚語字字珠璣,述說着《離騷》的意境。

辟邪,並不只是五月的話題,自從兩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屈子懷石投江,每年五月,辟邪才成為人們一致的選擇。

在門楣上插上艾草,在每條街巷燃上艾灸,驅除奸佞的邪氣,讓屈子的魂靈安全的返回故鄉,讓楚國的山川大地開出粲然的花朵,讓江河的浪花翻捲成為愜意的歌唱。

艾香瀰漫的秭歸,我們聽到了楚辭的吟哦,聽到了騷壇詩社的誦讀,聽到了橘頌的歌唱,也聽到了划龍舟的號子。

今年五月,我的詩句散發着艾草的芳香。

菖蒲的香氣,總是帶着水的清涼。

一寸一寸地滲透,從你的手掌慢慢划進你的心臟,似如細密的瓷器,熨過你的每一根血管,試圖熨平了不平的五月。

把一束束菖蒲掛上城門,芳香瀰漫在每一條街巷。

菖蒲又叫水劍,一束菖蒲,就是一束水中的利劍,直指水中的魔怪,屈子的魂魄從汨羅歸來,一束束菖蒲護佑,一個屢遭中傷的靈魂,豈容再度受到傷害?這顆靈魂將是照亮人世的燈塔,它的光芒將普照四野,豈容魔怪擋住光芒造成陰影? 把菖蒲掛起來,把燈籠點起來,把篝火燒起來,把號子喊起來,偉大的屈子,故鄉的人們迎接你歸來,把魔怪擊退,把奸佞降服,尊敬的屈子,歸來吧,秭歸,永遠是你可愛的故鄉。

江水滔滔,長江兩岸,總有匍匐在水邊的菖蒲,幾千年生生不息,一把把利劍沒有一刻鬆懈。

屈子,才在鳳凰山端坐如常,峨冠博帶,經天緯地,腰上的佩劍,或許是無數的菖蒲鍛造而成。

粽子,凝結了兩千多年的文化。

從汨羅直到秭歸,一種食品的暴雨下個不停,餵飽所有的魚蝦,讓他們護佑屈子的遺體回歸故里。

粽子,從此成為端午的一種文化符號。

它潔白的糯米,象徵屈原高潔的人格,它有稜有角的形狀,昭示了屈原剛直不阿的個性,它大紅的棗餡,是屈子丹心報國的隱喻,而五色的絲線,正是水中蛟龍的忌憚。

五月,在屈子故里,箬葉的清香和糯米的醇香從一架一架杉木格子裡飄出來,在街巷繚繞。

已經沒有果腹的意義,一種文化的浸潤,一種價值的傳遞,一種懷念的寄託,一種氛圍的營造,每一籮粽子,都和着《離騷》的節奏,押着《懷沙》的韻律,曠世的哀悼,空前絕後的祭奠。

因為一個人的離世,催生了一種食品,因為一個人的亡故,誕生了一種特殊的祭奠方式,這個人,偉岸不遜泰山之巔,宏大不亞江河之勢。

把一隻只粽子投入長江,投入汨羅,投入沅水,投入全中國每一條水系,讓屈子的魂魄發育成華夏的精神脊樑,引導一個民族昂首挺胸走向璀璨的夢境。

力的彰顯,美的詮釋。

龍舟,犁開水面,駛向彼岸。

獵獵旌旗,飄揚了兩千多年,隆隆鼓聲和嘹亮的吶喊聲,穿越歷史的帷幔,從春秋響到今天。

還是那些龍舟,從汨羅出發,駛入長江,駛入每一條河流,尋找三閭大夫,尋找楚國的中流砥柱。

鼓聲密集,吶喊聲撕雲裂帛,木漿的划動攪動天地,敬愛的三閭大夫快快回來,我們開來了迎迓的彩船,敬愛的三閭大夫快快回來,我們吟哦着《橘頌》的歌詠,回來吧,回來吧,岸邊是綿延不絕的等待你的楚人陣列,高山之巔是如泣如訴的女嬃的呼喚……

划龍舟,不是體育項目,更不是娛樂,是對堅定信念的不懈追尋,是對偉岸人格的全力接近,是對燧火的嚮往,是對光芒的追逐。

龍舟,不會停歇,永遠向着彼岸,向着未來,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願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

龍舟,屈子的美政之舟。

[1]

作者簡介

溫新階,喜歡文學。尤其喜歡散文詩歌的創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