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桂山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五桂山區 |
五桂山區 是中國廣東省中山市下轄的一個街道,中山市人民政府五桂山辦事處位於中山市五桂山脈腹地,毗鄰港澳和珠海經濟特區,北面與中心城區接界,南面與南部中心鎮三鄉對接,西鄰板芙,東面是翠亨新區,是廣東省著名的革命老區和中山市生態保護區。五桂山面積101.23平方公里,轄龍石、南橋、長命水、桂南4個村民委員會和五桂山社區居民委員會。2015年年末常住人口4.8萬人(含省駐本區大、中專院校師生),戶籍人口8060人,是中山市唯一以客家人為主的聚居鎮區。五桂山環境優美,山清水秀、林相豐富,交通便利、人文薈萃,是中山綠肺,天然氧吧,有着"綠色寶地"、"教育高地"、"宜居福地"、"旅遊勝地"之美譽。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五桂山區 [1]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廣東省中山市
下轄地區 轄4個村和1個社區
電話區號 0760
郵政區碼 528400
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西南部
面積 113平方公里
人口 4.8萬(2015年末)
方言 客家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機場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車牌代碼 粵T
山區概況
中山市人民政府五桂山辦事處位於中山市五桂山脈腹地,毗鄰港澳和珠海經濟特區,東鄰南朗,西接南區,南連三鄉,北枕東區,西南面與板芙接界,轄4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面積113平方公里。戶籍人口7700多人,外來人口30000多人,省市駐本區大、中專院校師生近30000人。境內群山連綿,層巒疊翠,飛瀑流泉,乃中山市之天然氧吧,有中山"市肺"之美譽,是廣東省著名的革命老區和中山市唯一的生態保護區。
五桂山交通便利,城桂公路貫穿南北,是聯結中山、珠海、澳門的交通要道。長命水、石鼓、龍塘、南橋、桂南等村如長藤結瓜之狀分布在城桂、馬石、翠山公路兩旁,公路沿途風景如畫,曾得到過國家領導人的熱情讚譽。
五桂山人文薈萃,在800年前已經有史跡可尋。教育事業發達,擁有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完整教育鏈條,被評為廣東省教育強區。
2005年,五桂山辦事處全境被劃為生態保護區之後,五桂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致力於環境保護。優越的自然環境先後吸引了廣東藥學院、廣東理工學院、中山中專等大中專院校的入駐,一個現代化的教育園區正在五桂山形成。雅居樂、碧桂園等房地產龍頭企業紛紛投資五桂山。泮廬山莊、陽光翠苑、嶺東上築、山水豪庭、萬鑫花園、寶豐翡翠園、雅居樂御龍山等高檔住宅區先後興建。
2010年,五桂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以下簡稱增長)12.2%;工業總產值50億元,增長18%;農業總產值9500萬元,增長5%;第三產業增加值3.6億元,增長10.5%;各項稅收合計3.6億元,增長22.5%;固定資產投資12.3億元,增長16%;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民年純收入增長10%。
地質地貌
五桂山區地形平面輪廓似一個緊握而向上舉的拳頭,南北狹長,東西短窄。地形配置分北部平原區、中部山地區和南部平原區。平原面積約占全市面積的68%,山地占25%,河流占7%。市境三面環水,境內主要水道從西北流向東南,5000多條河涌和人工排灌渠道縱橫交織,互相連通,以衝口門為頂點呈放射狀的扇形分布。中山地形是在華南准地台的基礎上,經過漫長的氣候變化和風雨侵蝕,形成了如今以沖積平原為主,低山丘陵台地錯落其間的水鄉地形地貌。
平原基底是花崗岩,屬淤積浮生平源。全市平原面積約1242平方公里,由低山丘陵分隔成三大片:北部平原,範圍東起張家邊,西至古鎮,北達黃圃,南到石岐附近,面積約850多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廣闊的平原;南部平原又稱金斗灣平原,南及東南與珠海市接壤,西南傍磨刀門水道,北和西北背靠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高丘陵,面積約11O平方公里,是市內第二大平原;西南部平原,位於磨刀門水道中游東側,面積近100平方公里,地勢偏低,大部分在海平面以下,地下水位高,是市內低層土壤分布地區。
灘涂主要分布在市境東面沿海、西南部沿海和河岸,有的已越過橫門外側,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全市海岸26公里,瀕臨珠江口伶仃洋一帶,大部分屬淤泥質海岸,由於沖積物不斷下沖沉積,灘涂面積不斷擴大,西、北江河口逐年向外伸展,成為新的沖積平原。
低山丘陵台地位於市境中部偏南,面積約400平方公里。以五桂山為主脈,與周圍諸山形成全市低山丘陵台地的主體,海拔高度多在100至300米之間,300米以上山峰10多座。山脈行列有卓旗山、旗山、長腰龍山、大尖山、南台山、周東坑山、白雲逕山、五桂山、飛雲洞山等9條山列,其中五桂山最高,海拔531米,山列較連續,地勢雄偉,東南坡延至珠海市境。竹篙山區位於五桂山以西,西至磨刀門水道,面積較五桂山區小,基底以花崗岩為主,抗風化力較強,山勢較高峻,有300米以上高峰5座,最高峰白水林達473米。五桂山區和竹篙山區的低山丘陵,基本都有植被覆蓋;在溪流發育的溝谷,喬木和灌木叢較多。山區丘陵外圍,高度漸降,是廣闊的丘陵和等高明顯的台地,主要分布在沙溪、張家邊等鎮。台地海拔一般在25至50米之間,風化層厚,多已開發成為果園、旱田,市境的文化活動和經濟活動,主要集中在這一帶地區。鄉村聚落設置、公路取道,也多與台地有關。
資源概況
中山的林業用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五桂山和竹篙嶺山一帶。境內植物種類繁多,具有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特色,但由於人類長期活動的影響,天然植物幾乎被破壞殆盡。如今,全市植被現狀,絕大部分是次生植物和人工植被。林地面積5205萬畝,人均擁有林地面積0.49畝。森林覆蓋率16%,林木總蓄量251761立方米。現存的次生天然林零星分布在五桂山、竹篙山的部分地區和區民點附近的所渭"風水林"中。
闊葉林共有50萬畝,多分布在五桂山區,大部分是人工林。用材林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區,包括松、杉、竹、按等樹種,共457128畝。其中馬尾松占絕大多數,其餘是杉和70年代從美國引進的濕地松等幼林或中幼林。炭薪林分布在居民點附近,主要是?仔樹,多為人工種植。防護林3473苗,分布在南?、神灣、五桂山和長江林場等地,多為馬尾松、竹、台竹、水松、苦楝、桉樹、木麻黃等為主,構成平原林網。經濟林多分布在山區海拔較低的山丘和坡地,面積達40567畝,主要樹種有荔枝、龍眼、油茶、油桐、烏欖、板栗、茶、柑、桔和橙等
山區歷史
1983年,五桂山區公所成立。
1986年,改置為五桂山鎮。
2005年,設立五桂山生態保護區,五桂山撤鎮設立街道辦事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