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椏果(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五椏果,中藥名。為五椏果科五椏果屬植物五椏果DilleniaindicaL.的根或樹皮。植物五椏果,分布於我國雲南。具有解毒,收斂之功效。主治腫脹,痢疾。[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五椏果
漢語拼音:Wǔ Yā Guǒ
別名:西濕阿地(僾尼)
性味歸經:味酸、澀,性平。入心、大腸經
功能:解毒,收斂
主治:腫脹,痢疾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五椏果
拼音名:Wǔ Yā Guǒ
別名: 西濕阿地。
英文名: root or bark of Hondapara, root or bark of Indian Dillenia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llenia indica L.
出處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五椏果科植物五椏果的根或樹皮。
採收和儲藏
根夏、秋採挖,樹皮春、夏、秋季剝取,均曬乾備用。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山谷溪旁。
資源分布:分布雲南。
原形態
五椏果 常綠喬木,高達30m。樹皮紅褐色,開裂成大塊狀薄片剝落;嫩枝被褐色柔毛,老枝無毛,有明顯的葉痕。單葉互生;葉柄長5-7cm,有窄翅;葉片革質,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5-40cm,寬7-14cm,先端短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鋸齒,側脈25-26對,干後兩面均突起,初時兩面有柔毛,不久脫落,僅在下面葉脈上有毛。花單生於枝頂葉腋內,直徑12-20cm;花梗粗壯,被柔毛;萼片5,肥厚肉質,近圓形,長4-6cm,外側被毛;花瓣白色,倒卵形,長7-9cm;雄蕊發育完全,外輪數目很多,內輪較少且比外輪長,花葯長於花絲,頂孔開裂;心皮16-20,胚珠多數。果球形,直徑9-15cm,不開裂;宿存萼片肥厚。種子扁,邊緣有毛。花期4-5月。
化學成分
樹皮含白樺脂醛(betulinaldehyde),白樺脂醇(betulin),羽扇豆醇(lupe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白樺脂酸(betulinic acid),楊梅樹皮素(myricetin),3β-羥基羽扇烷-13β,28內酯(3β-hydroxylupane-13β,28-lactone),消旋二氫異鼠李素(dihydroisorhamhetin),山柰酚葡萄糖甙(kaempferol glucoside)及槲皮素(quercetin)衍生物等。 葉子含環木菠蘿烯酮(cycloartenone),正三十一醇(n-hen triacontanol),白樺脂酸及β-谷甾醇等。
果實、心材含白樺脂醇,β-谷甾醇。果實還含酸性多糖。果皮含五椏果素(dillenetin)。
歸經
心;大腸經
性味
酸;澀;平
功能主治
解毒;收斂。主腫脹;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4-6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樹皮:味酸、澀、性平。有收斂、解毒的功能。用於痢疾。[2]
摘錄
《中華本草》
注意事項
孕婦忌服。
藥理作用
抗氧化作用。
相關論述
- 1、《全國中草藥匯編》:「收斂,解毒。」
- 2、《台灣藥用植物志》:「樹皮及葉為收斂劑。」
臨床應用
附註
同屬一些植物療效形似。五椏果屬一些植物具有抗菌作用,表現出廣譜抗菌活性。從小花五椏果DilleniapentagynaRoxb.中分離得到的齊墩果烷型三萜化合物對於枯草芽孢桿菌、大腸埃希菌和藤黃微球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大花五椏果DilleniaturbinateFinetetGagn.分布於我國海南、廣西及雲南。可用於肺癆、感冒、咳嗽、水腫和小便淋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