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中國自古以來道學的一種系統觀,廣泛地用於中醫學、堪輿、命理、相術和占卜等方面。最早見於戰國陰陽家。五行的意義包涵藉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水(代表潤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從革)、木(代表曲直)、土(代表稼穡)。
如果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五行學說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系統論。五行學說認為,大自然的現象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氣的變化所總括,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
中國自古至今的時序符號「十個天干」,其意義與五行搭配陰陽有密切相關。而陰陽五行生剋學說之完成最早見於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