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五都鎮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原廣豐縣)境中心,東鄰毛村,東南界泉波、沙田,南接橫山,西連大石,北毗塘墀,東北連排山、社後。總面積72.67平方千米,鎮駐地五都距縣城12公里。[1]
中文名稱: 五都鎮
外文名稱: Wudu Town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 江西省上饒市廣豐
下轄地區: 3個居民委員會和18個居民小組
政府駐地: 五都大道
電話區號: 0793
郵政區碼:334605
地理位置: 江西東北部,廣豐境內中心
面 積: 72.67平方千米
人 口: 60068人(2017)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蛇山頭文化遺址
火車站:湖豐站
車牌代碼: 贛E
特色小吃: 五都羊肉粉、清湯
國 道: G353二級公路
學 校: 五都中學,五都鎮中學
鄉鎮簡介
五都鎮,一座山水相依的百年老鎮,一顆秉鍾秀靈氣而成的豐溪明珠。地處縣境東南部,為廣豐重要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全鎮國土總面積74.36平方公里,下轄20個村(居、場),總人口7﹒4萬人。五都鎮是廣豐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五都人素以敢為天下先,善闖四方路聞名。改革開放以來,勤勞肯干、敢闖敢為的五都人抓住機遇,開拓進取,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經濟發展路子。五都是全省勞務輸出示範鎮和遠近聞名的「挖掘機之鄉」,全鎮外出創業近3萬人,年創勞務收入3億多元,擁有挖掘機等各式工程機械近3000台。同時,五都還是江西省重點鎮、文明集鎮和教育強鎮。2006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82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688﹒39萬元。五都鎮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圍繞着建設小商品交易大鎮、農產品交易大鎮和經濟強鎮的目標,五都人民信心百倍,豪情滿懷,正在為打造一個經濟發展、生態優美、社會和諧的新五都,實現經濟社會在新的起點上又好又快發展闊步前進。
行政區劃
五都鎮原設修文街、西湖街、義星街3個居民委員會、18個居民小組,五都村、前山村、黃豐村、紫塢村、仙洲村、雙洲村、花棚村、六都村、蘭田村、村頭村、項家村11個行政村和東升林場,194個村民小組,有19個居民點和127個自然村。60068人(2017)。2002年10月,雙洲村併入村頭村,杉溪村和杉江居民委員會合併為杉溪居民委員會。有修文、西湖、義星、杉江、五都5個居民委員會、18個居民小組,前山村、黃豐村、紫塢村、仙洲村、花棚村、六都村、蘭田村、項家村、王家畈村、塔山村、雙橋村、澄村、松林13個行政村、21個村民小組,224個自然村。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永平鄉五都。民國初期,屬日起區。民國十八年(1929)屬第二區。二十年改屬三區。二十七年建鎮,因位於永豐鎮東,稱日起鎮,仍隸三區。三十一年屬霞宇區。三十五年改為縣直轄鎮,轄15保、181甲。新中國建立後仍為鎮,先後屬杉溪區、第十區。1957年改為縣直轄鎮。1958年11月成立東方紅人民公社。1959年3月改稱五都人民公社。此後,鎮、社幾經分合,曾有黃峰、蘭田人民公社、五星鎮、五一人民公社之名稱。1981年鎮區從五都人民公社中析出,成立五都鎮。1984年9月公社改稱鄉。1985年4月撤銷五都鄉,其所轄11個行政村歸併鎮轄。2002年11月,原杉溪鄉撤銷,其區域劃入五都鎮。五都鎮是廣豐「鐵蹄」良種黃牛主要產區。黃煙產地之一。六都蘿蔔以個大、皮薄、肉嫩聞名。是縣東南交通樞紐,農產品集散地。五都村為全區小康示範村之一。池塘養魚產量較大。礦藏有無煙煤、石灰石。杉溪,宋代設有杉溪驛,是縣內油茶主要產地。縣辦五峰山水泥廠設在杉溪。
五都清湯
初聞清湯,理所當然的以為是餐桌上的一道湯,定然味道鮮美而很少油膩。但到了五都,方知南轅北轍鬧了個大笑話,五都清湯是一種點心,一種非常美味可口的點心!很多人吃過小餛飩,無不被她晶瑩剔透的皮子、鮮美無比的肉餡、柔嫩滑爽的口感所折服,但和清湯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了。清湯的皮手工干制,薄如紙翼;清湯的餡用刀背捶打出來。大師傅左手捏皮,右手拿一支竹片,蘸點肉餡,只見竹片飛揚,雙手翻動,眼花繚亂之際,肉餡已和皮子混為一體,成了一個個小而又小的清湯。放在湯鍋里一滾,即起鍋,盛入碗裡,撒上蔥花,最後點綴一點豬油和香油,這色、這香、這味怎不令人神往!更何況,一碗四十個,那不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嗎。
發展歷史
清代五都即為墟鎮之一,是縣東南各鄉農產品集散地,每逢農曆一、四、七為傳統墟日,集市貿易興旺。民國時期,鎮內有商店、攤販約180多戶,其中竹木業、煙行較為有名,煙行如萬信行、李福記等,煙葉外銷杭州、蘇州、上海等地;竹木行有餘泰昌、余恆吉、同仁行、義大行、祥泰行等10多家,收購或代銷豐溪上游竹木產區竹木,轉運經銷縣內外。手工業主要有木器、園木、篾器、雨傘等行業,從業者200戶左右,曾以五都傘聞名。民國三十一年日本侵略軍竄擾,街道商店被燒,資財洗劫一空,使元氣大傷,市面一直不景氣。新中國建立後,各業漸蘇,改造舊街,建設新街。20世紀90年代以後,加快了小城鎮建設步伐。鎮區現有6條主街道,其中新街4條,總長1800米、寬20米~40米,新建3個交易市場、占地467公頃。各街道分設各類商店和服務性行業,門類比較齊全,2002年共有各類商店550家,年銷售額550多萬元。1978年後,個體工商業戶興起,有棉棕、家具、篾器、花炮、藤椅、印刷、服裝等廠及運輸、搬運、建築等服務性行業。80年代,是縣棕棚床加工主要基地,當時棕棚床、儀表、玻璃、檯燈配件等銷往省內外。鎮轄境內還有煤礦、磚瓦窯、石灰廠等。境東六都崗,集中了縣辦磷肥、絲綢、羽絨幾家工廠,八九十年代曾是新興的小工業區。五都鎮2000年有耕地面積558公頃,其中水田538公頃,糧食總產量8437噸。土特產有煙葉、黃麻,是縣內黃煙產地之一。黃豐村是良種「鐵蹄」黃牛的主要產區。池塘養魚水面77.13公頃,水產品產量980噸。農業總產值2028萬元,工業總產值1億元,五都鎮財政收入3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00元。2002年末,五都鎮耕地總面積1365公頃,其中水田1359公頃,糧食總產量14297噸,農業總產值3078萬元,財政收入3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68元。工業總產值12620萬元,其中民營企業176個,產值9693萬元。鎮內投資150萬元,新建了一個日供水500噸的自來水廠。設立了2個程控電話端局,交換機容量1萬門,五都鎮安裝了程控電話6525部。設立了供電所,電力供應充裕。公路交通便利,東至杉溪、泉波,西到橫山,南去福建浦城,北往縣城、上饒,都有班車直達。鎮設有文化站、電影院、電影隊,設有電視差轉台、有線電視站,有線電視終端用戶4890戶。有公辦中學2所,教職工191人,在校學生4954人;私立中學2所,教職工52人,在校學生750人。中心小學2所,教職工316人,在校學生8021人。學前班學生人數1555人。有鎮中心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84人,村衛生所、個體診所17個,鄉醫68人。境內蛇山頭有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址,面積11萬平方米。
文化
孔傳,原名若古,字世文,山東曲阜人,孔子四十七代孫。精易學,操行介潔。建炎初,隨孔端友南渡,遂流寓衢州。紹興二年除知邠州,移知陝州,改知撫州,官至右朝議大夫。晚號杉溪,卒年七十五,封仙源縣開國男。有《孔子編年》、《東家雜記》、《杉溪集》。孔傳致仕回了衢州,韓駒卻因身體不佳而依舊寓居撫州。紹興五年(1135)去世。清乾隆年間編輯而成的《欽定四庫全書·白孔六帖提要》亦云:「東魯孔傳,字聖傳,先聖之裔,而中丞道輔之孫也。為人博學多聞。取唐以來至於吾宋,詩、頌、銘、贊、奇編奧錄,窮力討論,纖芥不遺,撮其樞要,區分匯聚有益於世者,續唐白居易六帖,謂之六帖新書。」在引用了韓駒的文字之後,作了結論:「則宋人已頗重其書矣。」在紹興年間的頭幾年,衢州知州一職,轉換多人。可以說,朝廷派出的官員如走馬燈一般,圍着衢州進進出出。席益的知州交椅還未坐熱,王岩來了;沒多少日子,王岩走了,汪思溫又來了。汪思溫運氣不佳,在衢州任上碰上了倒霉的事情。方臘利用明教起義失敗之後,其部屬、明教首領餘五婆長期隱於衢州開化九里坑「傳習魔法」。久之,引起了當地官員的注意,就向衢州府報告。朝廷得知,即於紹興三年(1133)三月,命令衢州守臣汪思溫「追捕事魔為首之人,重置於法」。然而,官兵追捕時,餘五婆卻逃到了遂安白馬洞,並組織教眾起義。因為縱虎為患,衢州知州汪思溫和嚴州知州顏為均被撤職。孔傳回到衢州時,餘五婆的起義早已被朝廷鎮壓。這時正是原任知州宋伯友和新任知州常同一出一進的時候。他們自然都曾拜會孔傳這位老前輩,只不過一位是辭行,一位是探望。回到衢州的孔傳,自號「杉溪」,開始了他的著書、授徒的生涯。之所以自號杉溪,又為自己的新著取名為《杉溪集》,其原由倒是十分簡單的。當年,孔傳從衢州到撫州上任,從撫州離任回衢州,都要經過杉溪驛(今五都杉溪鄉),並在那裡小住。該驛站依山傍水,風光殊佳。宋詩人危昂霄有《眼兒媚》寫此處之景:晴雲十丈跨杉溪。偏稱夜涼時。我來正值,一灘月朗、萬木霜飛。謫仙不住人間世,此恨有誰知。何人畫我,依欄得句,聽水忘歸。最不能使孔傳忘懷的還是署名鮑娘所作的杉溪驛站壁題壁詩。其詩云:溪驛舊名杉,煙光滿翠巒;須知今夜好,宿處是江南。孔傳吟誦再三,感到了詩人的那種濃濃的無可奈何。再細看,字體亦十分熟悉。可這鮑娘又是是誰呢。鮑者,鮑魚也,生產名貴的鮑珠。鮑者,齊國大夫鮑叔牙也,與管仲為好友,俗稱管鮑。《孔子家語》云:「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是一種無可奈何也。魚?魯?鮑?娘?孔傳忽然想起了匆匆而過衢州的李格非之女李易安清照。因為同是朝廷命官,又是山東鄉黨,孔傳和李格非相交甚厚,又和李清照之婿趙明誠相識。早些時日,因族事去青州,在趙明誠那裡,還讀過李清照的詞稿。此女,詞甚佳,字亦甚佳。當時十分讚賞這位奇女子。看來,這鮑娘也許就是李氏的化名,不然,字跡怎麼會那麼熟悉呢。孔傳找驛官一打聽,果然,題詩者是南渡湖州知州、未到職而病故的趙明誠趙大人的未亡人。孔傳這才知道,鮑娘確是李清照的化名。原來,趙明誠死後,李清照在往洪州(今江西南昌)投奔其妹婿權兵部侍郎李擢時,曾路過杉溪驛站。唉,「須知今夜好」,只可惜「宿處是江南」啊。此情此景,那種有家難回,那種寂寞無助,那種百無聊賴,那種無可奈何,孔傳自是難以忘懷。回到衢州,他自號「杉溪」,也就不奇怪了。
視頻
五都鎮開展黨員主題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