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氣莢膜桿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產氣莢膜桿菌(Clostridiumperfringen)又名魏氏梭菌(ClostridiumWelchii),它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並見於幾乎所有溫血動物的消化道內,屬於人和動物腸道內正常菌群的成員。本菌能引起人類氣性壞疽及多種動物的腸毒血症和壞死性腸炎,是近年來我國家畜「猝死症」的主要病原。
培養特性
非專性厭氧菌,對營養要求不高,在厭氧血瓊脂平板上,經35℃,孵育6h即開始生長,24h菌落可達2~4mm,灰白色,光滑,圓形,扁平,半透明,邊緣整齊,偶爾可見邊緣呈鋸齒狀或放射條紋的粗造形菌落。大多數A型 菌落有雙層溶血環,內層是狹窄的β-溶血環,外層是較寬的半溶血環。在庖肉培養中,上部肉湯混濁,肉渣淡紅色,不被消化,產氣較多,可將覆蓋在肉湯使凡士林上沖,洶湧發酵, 卵磷脂酶陽性。
特徵
為梭狀芽胞桿菌類屬,是 厭氧、無動力、能產生 芽胞的革蘭氏陽性粗大桿菌,單獨或成雙排列,兩段鈍圓,芽孢大,卵圓形,位於次端,在機體內可形成莢膜。無 鞭毛不能運動。是氣性壞疽的主要 病原菌,並可引起厭氧性蜂窩織炎、泌尿系感染和食物中毒。存在於人糞及溫血動物的糞便內,可作為糞便污染水體和土壤的 指示菌。此菌具有 芽胞,污染水體後存活時間較長,對氯等消毒劑有較強的抵抗力。如水體內未檢出糞大腸菌群和 糞鏈球菌而僅檢出此菌,說明該水體以往曾有過糞便污染。產氣莢膜桿菌作為判斷土壤是否被糞便污染及污染程度的 指示菌。通常用產氣莢膜桿菌值表示。
家禽感染
由產氣莢膜桿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在實驗感染上得知,其不僅能單獨使雞併發症壞死性腸炎(Necrotricentertis),且能與球蟲混合感染,增強、惡化球蟲症之病變或症狀,使死亡率變高。又同樣,在野外之養雞場,產氣莢膜桿菌與球蟲病之合併症,會給與養雞戶很大之經濟性蒙害.常表現為:急性或亞急性壞死性腸炎 、 菌群失調症 (濕便)和 膽管肝炎 。這些疾病已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行 ,在某些地區 ,由于禁止使用抗生素類促生長劑後,該病的發生更為普遍 。[1]
急性壞死性腸炎的災難性的後果很容易觀察到,但亞臨床型 則較難發 現。 剖檢時,也僅能在腸道發現小的潰瘍灶來確定該病的存在 。然而,亞臨床型感染 因為能夠影響雞的 生產性能,所以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亞臨床感染顯得尤為重要。當雞群拉鬆軟的糞便時,很容易判斷是菌群失調症, 這樣就會影響腸道對有營養價值物質的吸收,以及大量的水份的丟失 。這二者均會嚴重影響家禽的健康狀況。如果雞舍存在濕便問題,就非常容易出現雞跗關節疼痛。高效的抗生素,如愛樂新, 可迅速控制這一對經濟影響較大的疾病 。膽管肝炎也會導致非常嚴重的經濟學損失。屠宰前 ,如果有也僅是少數病雞表現出非常明顯 臨床症狀。 在屠宰時僅能鑑定出患該病雞的很小一部分。它主要影響肝臟和膽管,導致整個 酮體的報廢 。經濟損失包括飼養成本增加及出欄時不能達到標準體重。產氣莢膜 梭狀芽孢桿菌在小雞出殼後頭幾天內就可進入消化道。 為了減少該菌在肉雞體內的早期繁殖,避免對肉雞後期生長的影響,建議在下一批雞進舍時就進行控制。
奶牛感染
產氣莢膜桿菌病,通常是因創傷感染產氣莢膜桿菌,引起局部組織的產氣性水腫或全身中毒的疾病。夏季炎熱潮濕,當環境溫度超過30℃時,奶牛易感染罹病。按奶牛身體部位,分為三種類型,即軀幹部位的感染、蹄底感染和乳頭內創傷感染。
1、軀幹部位的感染:由於外傷或 蠅虻類的叮咬,都可能造成產氣英膜桿菌由傷口感染。多見於頸部兩側、胸部兩側和腹部兩側,在傷口周圍形成十或數個皮下氣腫的腫皰。腫皰圓形或橢圓形,如拳頭太乃至數倍於拳頭大,用手觸之,有捻發音,並有痛感。若用手術刀切開一小口,可故出一些氣體,並流出少量混濁的液體。當切口癒合時,腫皰重新鼓起,觸之會出現捻發音,反覆進行則可重複出現。拖延時間較長,致全身症狀出現,體溫升高至39℃~41℃,乳產量和食慾反芻銳減。
2、蹄底的感染:夏季濕熱,運動場泥濘,奶牛蹄底特別是後蹄的蹄叉和蹄腫易腐爛,傷口感染產氣莢膜桿菌,形成重度蹄斃。呈現自 後腿至臀部連成一片的或分散的數個氣腫皰,患牛跛行嚴重,甚至造成體溫升高等全身症狀,嚴重影響了奶牛的健康和產乳量。[2]
3、乳頭內的感染:由於擠乳技術不好,或由於各種原因的排乳不暢而經常使用乳導管針擠乳,致使乳頭內導管部創傷或乳池創傷,造成產氣莢膜桿菌感染,形成乳房炎。患病乳區浮腫脹大,觸之有捻發音,有痛感,擠出帶有腥臭睞的氣體,灰白色帶絮狀的污穢乳汁。在不及時或不合理的治療情況下,約34天左右出現全身症狀。體溫升高至40℃一41℃,精抻不振,食慾反芻減少或停止、行動緩慢或臥地不願站起。病情較嚴重。
治療
對僅有局部症狀的病牛,採取局部注氧和抗菌消炎的方法.對有全身症狀的較重病牛,採取局部注氧.結合輸液治療.為了消除氣腫皰,採用醫用氧氣袋注氧.效果非常好.值得推廣.
乳房感染產氣羹膜桿菌病.可將乳導管針消毒後.塗上抗菌素軟膏,插人乳頭內,再將乳導管針接上氧氣袋,注氧.每次3分鐘,每天1次.同樣取得良好效果.
預防
發現產氣莢膜桿菌病牛,應立刻隔離.單獨飼養獸醫和擠奶員.處理病牛完畢.應將手臂工具等徹底消毒.有外傷的病牛.儘管是輕微的外傷,也應及時敷藥治療.不可延誤.做好牛場內環境衛生工作,定期消毒,及時清除污物,是減少發病的重要措施
案例:某場修蹄.刷洗蹄底,發現在左後蹄底外瓣蹄腫.有小而裸的洞.擠壓時排出氣體和污穢的液體,沿蹄向上,左腿臀部有4個長形腫皰.腫皰之間能通連起來,觸之有捻發音,切開大腿腫皰,吸取少罐液體.鏡檢並培養,檢查結果為產氣莢膜桿菌感染.蹄底腐爛處,用過氧化氫溶液沖詵,然後敷土黴素粉,繃帶包紮.外用魚石脂軟膏;靜注糖鹽水500毫升,內加安鈉咖、 青黴素600 萬單位,下午再次靜注.次日檢查患牛,體溫,食慾,反芻,精神均已正常,但腿部和臀部氣腫皰仍未消退.立刻用醫用氧氣袋,將其腔管接針頭.密封銜接處.將針頭刺人腫皰下部.加壓注氧,每腫皰注氧時間為3天,每天1次.此法連用3天,全部氣腫皰消失而痊癒
參考文獻
- ↑ 產氣桿菌用什麼抗生素?39問醫生
- ↑ 腳步受到產氣莢膜桿菌該怎麼辦快速問醫生